首页 百科知识 拱眼壁与圪夹替

拱眼壁与圪夹替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五台山周边地区,斗拱的画法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晋中一绿细画中的斗拱普遍不施展色,而以图案表现。这种做法与河南明清时期的风土彩画相近[13],显示出宋代高等级彩画的持续影响。藻井的斗拱体量小而攒数多,因此无论晋北、晋中均无繁琐的跳色或图案。在折子图案的诗词一面,常留有晋中画匠对彩画年代的记录。晋中栱眼壁的画法更为复杂。圪夹替中央通常会增加一个“荷叶墩”,其上随形开池,绘花草、四合纹等图案。

3.3.2 斗拱、拱眼壁与圪夹替

五台山寺院下五彩中的斗拱多以展色表现,轮廓采用黑线挂白线,画法相对统一[12](见图3.46(a)~(c))。斗拱的跳色方式普遍比上五彩简单。单攒斗拱取拱绿斗蓝或拱蓝斗绿,正面与侧面往往也不跳色。相邻斗拱的跳色方式亦与上五彩相当,在内、外檐之间大多也没有区别。梁头的跳色较为复杂,除正、侧跳色外,还增加了外绿内蓝、类似对晕的做法,惟二色之间以黑线相隔。在五台山周边地区,斗拱的画法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轮廓或施白线,或取消不绘(见图3.46(d))。展色出现了拱蓝斗绿(拱绿斗蓝)分正侧,以及坐斗与相邻斗、升跳色的画法(见图3.46(e))。更特殊的则是斗拱施暖色双展,并于浅色中央增加黑色的轮廓(见图3.46(f))。

晋中一绿细画中的斗拱普遍不施展色,而以图案表现。这种做法与河南明清时期的风土彩画相近[13],显示出宋代高等级彩画的持续影响。晚期一绿细画的斗与拱多数无轮廓,正面和侧面随形开池,拱肚皮单色平涂。坐斗池子心的图案多为草片花,其他斗、拱则随纹饰的区别而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在斗、升之内将草片花的三层花瓣展开排列,拱内则施花草或四合纹,形成了檩替中草片花与池子的关系(见图3.47(a)~(c))。其二在斗、升之内绘草片花或四合纹,拱内则以草片花和池子相结合,形成了檩替中盒子与花、池的关系(见图3.47(d))。早期一绿细画的斗拱画法与后者更加接近。其坐斗绘作丛集的莲瓣,其他斗、升绘柿蒂纹,拱则以全半套连的如意头与池子结合(见图3.47(e))。晚期一绿细画的斗拱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画法,即斗与拱皆无轮廓,完全以海墁式的花鸟鱼草装饰,纹样的布置也相当灵活(见图3.47(f))。

img163

图3.46 晋北斗拱的常见画法[作者拍摄]

藻井的斗拱体量小而攒数多,因此无论晋北、晋中均无繁琐的跳色或图案。在现存实例中,藻井斗拱或用白线轮廓、或不做轮廓。色彩简单的全部采用拱蓝斗绿或拱绿斗蓝,复杂的二者相间(见图3.48(a))。有的拱相邻跳色,斗则以全部或部分贴金的画法增加了色彩的变化(见图3.48(b))。拱眼在下五彩中多以红色平涂,一绿细画则增加了浅绿,复杂的甚至铺有龟背纹。

下五彩与一绿细画的抱檩替多由各种二方连续图案组成,如万字、回字、工字(见图3.49(a))、角花[14](见图3.49(b))、软草、倒顺莲叶(见图3.49(c))及各类云纹的组合(见图3.49(d))。诗画相间的“折子”图案一般见于晋中地区(见图3.49(e))。如张晓波所言,“过去就有这种书折嘞,一下下折起来,最后往开一拉。这面是山水啦、花草啦,那面是诗”。折子图案的雏形至少在金代就已经出现,实例可见太原郊区义井金墓的普拍方[15]。在折子图案的诗词一面,常留有晋中画匠对彩画年代的记录。在五台山的寺院建筑中,下五彩正心枋和外拽枋正面与肚皮之间的轮廓线多数由沥粉贴金转为黑线挂白线。二者的表现方式以双展和平涂为主,跳色关系则与上五彩类似。在晋中一绿细画中,正心枋、外拽枋和抱檩替正面往往以图案表现。三者的构图在倒顺三段式与海墁式之间跳接,图案在花草、出剑和四合纹之间跳接,肚皮则以红色或浅绿平涂。

晋北拱眼壁大多以子母线随形开池,池子心绘龙凤、花草等纹样(见图3.50(a)~(c))。佛像和火焰宝珠具有浓厚的佛教特色,在画法上也复杂了许多(见图3.50(d)~(e))。晋中栱眼壁的画法更为复杂。晚期轮廓绘作如意头状,被随形伸入池子心的软草分为上、中、下三段(见图3.51(a)~(c))。轮廓皆取外弧形式,外施平涂、内做退色。工艺复杂的外展内退,内外之间还有跳色处理。早期栱眼壁的轮廓虽然也绘作如意头,但上、中两段与倒顺莲叶相近,中、下两段皆取内弧形式(见图3.51(d))。轮廓内外皆施展色,接近宋式“对晕”,当为晚期外展内退的雏形。就池子心的纹样而言,龙纹和花卉均很常见。

img164

图3.47 晋中斗拱的常见画法[作者拍摄]

img165

图3.48 藻井斗拱的常见画法[作者拍摄]

img166

图3.49 抱檩替的常见画法[作者拍摄]

img167

图3.50 晋北拱眼壁的常见画法[作者拍摄]

img168

图3.51 晋中拱眼壁的常见画法[作者拍摄]

在五台山一带,下五彩中的圪夹替接近上五彩而相对简单,早期则铺有倒顺莲叶、角花等二方连续图案(见图3.52(a))。晋中圪夹替的构图或为海墁式、或为三段式,池子心以表现方式不同的花草为饰(见图3.52(b))。圪夹替中央通常会增加一个“荷叶墩”,其上随形开池,绘花草、四合纹等图案。

img169

图3.52 晋北与晋中圪夹替的常见画法[作者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