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历史建筑造成致命伤的“抢房风”

对历史建筑造成致命伤的“抢房风”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年动乱给房管系统带来各种严重灾害,其中尤以抢房风为最甚。抢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书面文件上称为“冲击”、“紧缩住房”,革命的对象理应冲击,住房太宽应予紧缩,无非表明“造反有理”。“文化大革命”后改称“挤占”,占,指明了其非法性,但未免太文雅了些。“抢房风”对历史建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影响。又有“红卫兵”开来拖拉机要推倒龙华塔,附近群众起来保护,才幸免于难。

3.1.5 对历史建筑造成致命伤的“抢房风”

十年动乱给房管系统带来各种严重灾害,其中尤以抢房风为最甚。抢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书面文件上称为“冲击”、“紧缩住房”,革命的对象理应冲击,住房太宽应予紧缩,无非表明“造反有理”。“文化大革命”后改称“挤占”,占,指明了其非法性,但未免太文雅了些。但不管用什么字眼,都是用强迫、威胁手段破坏私有权(私房)、租赁权(公房),是一种强抢行为。所以老百姓习惯叫它抢房。“抢房风”对历史建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影响。

当时在“破四旧”的口号下,凡见到建筑物上有西洋雕塑、古代雕刻、吉祥图案、里弄名称或外文标志等,一律当做“封、资、修”和“四旧”加以摧毁扫荡。稍后造反派们又深入到“地、富、反、坏、右、资、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等家里查抄“四旧”,搜集“罪证”,翻箱倒柜,挖地拆墙,无所不为。搜出的刺绣、寿材、佛像、旧书、古董、字画,有的堆放在较大较好的房间内,门上贴封条,有的运走,有的烧掉。

寺庙教堂破坏非常严重,如龙华寺在1966年8月24日一天内,就由17个单位的“红卫兵”千余人将山门推倒,将700尊佛像全部砸毁,将庙内宗教藏品集中焚烧3天。又有“红卫兵”开来拖拉机要推倒龙华塔,附近群众起来保护,才幸免于难。圣三一堂、徐家汇天主堂除砸毁宗教设备外,宏大的高塔建筑被拆毁。南市区的文庙被视为“封建主义的遗毒”,除拆毁棂星门、大成门外,又将进门3座石桥和泮池破坏,魁星阁倾斜,大成殿脊断檐坍,险象环生。房管部门后来单单为修复龙华寺,在1979-1981年间就投入9万余人工,资金70万元,才将6040平方米房屋修复。

为了平衡各区房源,把普陀、闸北等空房少的“穷区”困难户分配到徐汇、静安、卢湾等空房较多的“富区”,结果许多花园住宅、公寓、新式里弄等好房,被生活习惯不能适应的住户搞得破破烂烂。例如迁到新闸路沁园村的困难户,不仅房租付不起,连煤气也用不起,竟在打蜡地板上支起了行灶,用拾来的木柴生火做饭。这就大大加重了“文化大革命”后落实政策的困难(还房应先修复),如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陈小宝家,在巨鹿路有花园住宅1000余平方米,共有各种彩色卫生设备27套。被没收后拨给部队做招待所。因军人习惯蹲坑,全部敲掉改为蹲式坑槽。落实政策归还时限于经费只修复了6套。也有的业主申诉地上铺的方砖是明代古物,梁上木雕是明清精品、祖宗遗留等等,要求赔偿[31]

类似情形在“义品村”内当然也存在。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当社会外部环境及其内部机制发生变化的时候,长期以来在住房制度中隐藏的消极因素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