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本的影像化

文本的影像化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影片力图用公正的态度来纪录这场争论,但是影片制作者的立场还是从影像素材的选择和剪辑中彰显出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影像作品永远不可能冷静旁观地纪录建筑批评,建筑影像作品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影像参与建筑讨论的过程。盖尔的纪录片往往牢牢抓住城市或建筑的某个局部,将表现、讨论和批评的对象都直接锁定在这个特写的局部影像上,重复物像,强化其特征,然后不断追问。

1.3.1 文本的影像化

在现当代,不仅建筑实体、建筑历史被影像化,就连建筑批评也开始用影像的方式直呈出来。比如波尔宾德(Perlbinder,Sandy)在1989年导演的7min短片《家》(Home)中,描述了一对富裕的中产阶级夫妇,雇用了一位名声正噪的解构主义建筑师来重新布置他们的住宅。新设计当中那些令人困惑的装置令他们的家成为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在一天辛苦的改装工作之后,建筑师回到自己的家——一个舒适的乡村小别墅。影片如同一出讽刺戏剧,矛头直指正流行于美国的“解构主义”。这令人想起路斯(Loos,Adolf)的《一个可怜的富人》[43]——《家》可以被视为这部建筑讽刺短文的影像版。

与《家》同年出品的另一部批评性建筑纪录片名为《这建筑出什么毛病了?》(What’s Wrong with This Building,1989)。影片围绕这样一个事件展开: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托管人要改变布劳耶(Breuer,Marcel)1966年设计的这一地标建筑。扩建项目由格雷夫斯(Graves,Michael)设计。导演采访了许多专家,其中包括社会活动家莱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任主席哈维因、著名建筑师沃斯梅(Gwathmey,Charles)和西萨佩里(Pelli,Cesar)以及艺术批评家旦托(Danto,C.)。这一系列采访,掀起了更广范围的建筑讨论。讨论的几个关键词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责任、艺术博物馆的责任。争论的焦点在于,博物馆的核心身份究竟应该是“一个艺术的陈列场所”(a showcase for art),还是“一个艺术作品”(a work of art)。虽然影片力图用公正的态度来纪录这场争论,但是影片制作者的立场还是从影像素材的选择和剪辑中彰显出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影像作品永远不可能冷静旁观地纪录建筑批评,建筑影像作品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影像参与建筑讨论的过程。

img34

图1.34 《侧面/行走/穿梭》的旧金山城市空间

资料来源:电影多帧截屏。

观念影像导演盖尔(Gehr,Ernie)于1991年拍摄的《侧面/行走/穿梭》(Side/walk/shuttle)成为对旧金山城市空间的一种批评性影像(图1.34)。从1968年开始至今,盖尔已经拍摄了24部电影。每部电影都关于一个城市主题——高速公路、电梯、高层、走廊,甚至桌子。他的影像特点是快速凌厉的剪接、高速的摄影运动以及现实素材的抽象化,这些手法的运用,无一不是为了表达他的某种有关城市空间的批评。本片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是在旧金山费尔蒙特(Fairmont)宾馆通向顶楼餐厅的玻璃升降电梯内拍摄完成的。他本来想在顶楼餐厅内拍摄,但是宾馆负责人没有答应。于是盖尔只好把16mm摄像机藏在大衣下面,来来回回不断乘坐升降电梯拍摄。影片带给我们的是恍如颠覆重力的感觉,每分钟25个镜头,在这些镜头里,我们从时而倒立,时而倾斜的物体面前忽高忽低地经过。日常生活中仰望摩天大楼所产生的失重感在镜头中被夸张地表现出来。存在于空间困惑中的旧金山显得荒凉甚至荒谬。在许多镜头里,宾馆景观窗的窗框以黑色线条出现在画面两侧,就像油画的画框一般,所定格的画面则是无处不在的高层建筑。摄像机所在的玻璃升降机的垂直运动不断与外面行人车辆的运动呼应,形成一种对位关系。我们可以把升降机比作道路上的车辆,而升降机的轨道就是道路——影片中当车辆在路口处停下的时候,升降机恰好也到达了顶端。电影极力呈现导演对所处城市的看法:城市中高密度的摩天楼限制了人们的运动、空间的透视感以及观赏的角度。

电影在摩天楼诞生的不久后出现,盖尔把它们都看做是“规矩的机械产物”。与其他一些电影同行不同,盖尔并不把摩天大楼的出现看做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胜利果实,也并不大力讴歌机器的力与美。相反的,他呈现出被高层建筑所肢解的城市空间。盖尔用影像来表达他的城市批判立场:在一些镜头中,邻近的摩天楼从低处望去就好像要硬生生把天空撕裂,而从上至下的急速下移镜头又强化了高层俯视城市时产生的眩晕感。盖尔的纪录片往往牢牢抓住城市或建筑的某个局部,将表现、讨论和批评的对象都直接锁定在这个特写的局部影像上,重复物像,强化其特征,然后不断追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