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越轨行为的含义与分类

越轨行为的含义与分类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广义的越轨行为泛指一切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其中包括犯罪行为;而狭义的越轨行为并不包括犯罪。依据越轨行为的自身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三类。第二种是触犯刑律且受到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这是对现存社会秩序危害性最大的越轨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越轨行为的含义与分类_社会学教程新编

一、越轨行为的含义与分类

(一)越轨行为的含义

越轨行为,也被称为离轨行为,指社会团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关于越轨行为的含义,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越轨行为泛指一切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其中包括犯罪行为;而狭义的越轨行为并不包括犯罪。就本质而言,犯罪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越轨行为,是越轨行为中的一个特殊类型。

什么样的行为是越轨行为?这个问题在不预设前提的情况下很难简单给出答案。由于社会控制的阶级性和社会规范的不断发展变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会遵循不一样的社会规范,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标准。例如,在封建统治下的旧中国,一个男人可以娶多个妻子,而在今天的中国,这一行为被认为是越轨行为;在美国,私人持有枪支是合法的,而在中国,这一行为则是违法的。

但是,在一定社会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对越轨行为的判定总会存在共同的规范和标准,因为社会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也是有效社会控制的前提。所有违反当时社会的社会规范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越轨行为。事实证明,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二)越轨行为的分类

1.以越轨行为的自身特点为划分标准

社会规范多种多样,越轨行为也是类型各异。依据越轨行为的自身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三类。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这类越轨行为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违反了法律但不具备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因而不能给予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比如盗窃但数额很小的“小偷小摸”行为。第二种是触犯刑律且受到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这是对现存社会秩序危害性最大的越轨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违警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安秩序的规则、规定、条例的行为,如违反交通规则、不遵守公共秩序等。这些行为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否则很容易发展为违法行为而造成对社会的更大危害。例如,闯红灯这样的违警行为就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后果严重时就会构成违法甚至犯罪。

违规行为是指违反社会公认的道德、习俗等一般社会规范的行为,一切不按常规办事的行为,是最为常见的越轨行为。违规行为既不违法也不违警,很多情况下也不会对他人及社会构成即时的危害。如拿到结婚证的夫妻没有举办婚宴,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会被认为是违规行为。

2.以越轨行为的性质为划分标准

不同的越轨行为对于社会的影响各不相同,或阻碍社会发展,或促进社会进步。根据越轨行为对于社会生活影响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消极性越轨、积极性越轨和中性越轨。

所谓消极性越轨,指的是对社会共同生活产生消极作用或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越轨行为。这类行为往往挑战人类共有的价值理念,破坏人们从社会共同生活中想要获得的安全感、秩序感和正义感,或直接损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恐怖袭击、强奸、盗窃;或威胁人们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生活环境恶化,生活质量降低,如酒后驾车、调戏妇女、公共场所寻衅滋事等。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会对此类越轨行为严加控制。

所谓积极性越轨,指的是对社会共同生活产生积极作用或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越轨行为。这类行为虽然违反了现存社会的某些规范,但这些社会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相对滞后的规范,这种类型的越轨行为非但不会对社会生活造成破坏,相反,它会冲击旧有的、落后的社会规范,并推动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规范的创立,从而对思想解放、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20世纪初期大批年轻人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追求婚姻自由,不仅冲击了落后的封建礼教,而且促进了思想的解放,这样的越轨行为实际上起到了社会改革启蒙者的作用。

所谓中性越轨,指的是对社会共同生活或社会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或阻碍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类行为非常普遍,多出现于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个体对传统文化或传统生活方式的厌倦和突破,对其他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生活并不构成直接的影响,或有些影响目前尚无法判断,如部分年轻人的“闪婚”、“试婚”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