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轿车车身分类

轿车车身分类

时间:2022-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非承载式车身广泛用于客车及货车,有些高级轿车也采用这种形式的车身。这种结构的车身是为了避免非承载式车身相对于车架位移时发出噪声而设计的。承载式车身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没有独立车架。承载式车身的缺点是: 底盘部件与车身结合部在汽车运动载荷的冲击下,极易发生疲劳损伤,乘员室也更容易受到来自汽车底盘的振动与噪声的影响。

1. 按车身外形分类

轿车按车身外形分为三厢式轿车和两厢式轿车。

三厢式轿车是一种比较流行且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车身为封闭、 刚性结构,有两个或四个车窗,单排或双排座位,有两个或四个车门。由发动机室、 乘员室、 行李厢分段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三段布置,故称之为三厢式轿车,其外形如图1-1 (a) 所示。两厢式轿车,后部形状按较大的内部空间设计,将乘员室与行李厢同一段布置,其外形如图1-1 (b) 所示。三厢式轿车与两厢式轿车相比,其抗横向风稳定性好。

图1-1 车身外形结构

(a) 三厢式轿车:(b) 两厢式轿车

2. 按车身壳体分类

1) 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的主要特征是: 车身下面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独立车架,车身以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如图1-2所示。

图1-2 非承载式车身

如图1-3所示,非承载式车身由壳体与底架组合而成,大部分载荷由车架所承受,车身壳体不承载或只在很小程度上承受由车底架弯曲或扭曲变形所引起的部分载荷。当车身受到较大损伤时,可以拆开分别修理和校正。非承载式车身广泛用于客车及货车,有些高级轿车也采用这种形式的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的优点:

(1) 减振性好。发动机和底盘各主要总成,直接装配在车身主体的车架上,可以较好地吸收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振动。

(2) 工艺简单。壳体与底架共同组成车身主体,它与底盘可以分开制造、 装配,然后再组装到一起,总装工艺因此而简化。

(3) 易于改型。由于以车架作为车身的基础,易于按使用要求对车身进行改装、 改型和改造。

(4) 安全性好。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冲击能量的大部分由车架吸收,对车身主体能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图1-3 非承载式车的结构

非承载式车身的缺点:

(1) 质量大。由于本身壳体不参与承载或很少承载,故要求车架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从而导致整车质量增加。

(2) 承载面高。由于车架介于车身主体与底盘之间,给降低整车高度带来一定困难。

(3) 投入多。制造车架需要一定厚度的钢板,对冲压设备要求高而增加投资,焊接、检验及质量保证等作业也随之复杂化。

2) 半承载式车身

车身与车架是用焊接、 铆接或螺钉连接的,载荷主要由车架承受,车身也承受一部分。这种结构的车身是为了避免非承载式车身相对于车架位移时发出噪声而设计的。由于质量大,现在很少采用。

3)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又称为整体式车身,车身代替车架来承受全部载荷,如图1-4所示。

图1-4 承载式车身结构

承载式车身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没有独立车架。虽没有独立的车架,但由于车身主体与类似于车架功能的车身底板采用组焊等方式制成整体刚性框架,所以整个车身 (底板、 骨架、内外蒙皮、 车顶等) 均参与承载,这样分散开来的承载力分别作用于各个车身结构件上,车身整体刚度和强度同样能够得到保证。当车身整体或局部承受适度载荷时,壳体不易发生永久变形,即刚性结合角在正常载荷作用下,一般不会永久变形,而且这种由构件组成的刚性壳体在承受载荷时 “牵一发而动全身”,依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法则,“以强济弱” 地自动调节,使整体壳体在极限载荷内始终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承载式车身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 质量小。由于车身是由薄钢板冲压成型的构件组焊而成的,因而具有质量小、 刚性好、 抗变扭能力强等优点。

(2) 生产性好。车身采用容易成型的薄钢板冲压,并且采用点焊和多工位自动焊接等现代化生产方式,使车身组焊后的整体变形小,且生产效率高,质量保障性好。

(3) 结构紧凑。由于没有独立的车架,汽车整体高度、 重心高度、 承载面离地都有所降低,可利用空间也有相应增加。

(4) 安全性好。由薄板冲压成型后组焊而成的车身,有均匀承受载荷并加以扩散的功能。对冲击能量的吸收性好,使汽车的安全保障性得到改善与提高。

承载式车身的缺点是: 底盘部件与车身结合部在汽车运动载荷的冲击下,极易发生疲劳损伤,乘员室也更容易受到来自汽车底盘的振动与噪声的影响。为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减振、 消噪等技术措施。另外,由事故所导致的整体变形较为复杂,并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性能。钣金维修过程中复原参数时,需使用专门设备和特定的检查与测量手段。

承载式车身作为其他所有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各安装点之间的尺寸精度都有严格要求,尺寸误差过大会造成相关零部件配合不良,如果涉及关键零部件安装失准,还会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车身的修复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标准:

(1) 车身各部位都应恢复原始尺寸,误差必须≤±3mm。

(2) 结构性板件必须恢复其原始状态,以抵御可能发生的再次撞击。

(3) 不能改变吸能区的强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