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壤基础肥力贡献率统计图

土壤基础肥力贡献率统计图

时间:2022-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县域内耕地地力的系统、可比性,针对不同的耕地利用等状况,选用统一的共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即耕地地力的评价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利用类型。为做好大厂回族自治县耕地地力调查评价工作,经过研讨确定了指标的选取、量化以及评价方法。

(一)评价的原则

耕地地力就是耕地的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区域内一定的土壤类型上,耕地的土壤理化性状、所处自然环境条件、农田基础设施及耕作施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总和。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在耕地地力评价中,我们遵循的是以下基本原则。

1.综合因素研究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原则 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是人们利用的对象,对土地质量的鉴定涉及自然和社会经济多个方面,耕地地力也是各类要素的综合体现。所谓综合因素研究是指对地形地貌、土壤理化性状、相关社会经济因素之总体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分析与评价,以全面了解耕地地力状况。主导因素是指对耕地地力起决定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子,在评价中要着重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因此,把综合因素与主导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则可以对耕地地力做出科学准确的评定。

2.共性评价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原则 大厂回族自治县耕地利用存在菜地、农田等多种类型,土壤理化性状、环境条件、管理水平等不一,因此耕地地力水平有较大的差异。考虑县域内耕地地力的系统、可比性,针对不同的耕地利用等状况,选用统一的共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即耕地地力的评价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利用类型。另一方面,为了了解不同利用类型的耕地地力状况及其内部的差异情况,对有代表性的主要类型如蔬菜地等进行专题的深入研究。这样,共性的评价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使整个的评价和研究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3.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灰色系统,定量和定性要素共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合理,宜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总体上,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合理,尽量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可定量化的评价因子如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土层厚度等按其数值参与计算,对非数量化的定性因子如土壤表层质地、土体构型等则进行量化处理,确定其相应的指数,并建立评价数据库,以计算机进行运算和处理,尽力避免人为随意性因素影响。在评价因素筛选、权重确定、评价标准、等级确定等评价过程中,尽量采用定量化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则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知识,对评价的中间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定性调整,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选取的评价因素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等,从而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合理,使评价结果能够有较长的有效期。

4.采用GIS支持的自动化评价方法原则 自动化、定量化的土地评价技术方法是当前土地评价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GIS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基于GIS的自动化评价方法已不断成熟,使土地评价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本次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将通过数据库建立、评价模型及其与GIS空间叠加等分析模型的结合,实现了全数字化、 自动化的评价流程,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土地评价的最新技术方法。

(二)评价的依据

耕地地力是耕地本身的生产能力,因此耕地地力的评价则依据与此相关的各类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耕地地力的自然环境要素 包括耕地所处的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成土母质条件等。

2.耕地地力的土壤理化要素 包括土壤剖面与土体构型、耕层厚度、质地、容重等物理性状,有机质、N、 P、 K等主要养分,微量元素、pH值、交换量等化学性状等。

3.耕地地力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 包括耕地的灌排条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培肥管理条件等。

(三)评价指标

为做好大厂回族自治县耕地地力调查评价工作,经过研讨确定了指标的选取、量化以及评价方法。认为耕地地力主要受成土母质、地下水、微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耕地地力差异较大,各项指标对地力贡献的份额在不同地块也有较大的差别,并对每一个指标的名称、释义、量纲、上下限给出准确的定义并制定了规范。在全国共用的55项指标体系框架中,选取了包括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剖面构型六大类共14个指标,作为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表2-4) 。

表2-4 大厂回族自治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