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统计分析与土壤碳储计算

统计分析与土壤碳储计算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分析所用软件为Matlab和SPSS。另外,注意土样深度需要标注,且在一个特定的深度间隔每层碳储量数值格式保持MgC不变。最后得出的土壤碳储汇以平均碳储量±总不确定因子的方式来表示。表1-2 调查区土壤碳储量快速评价指南
统计分析与土壤碳储计算_滨海湿地固碳能力

一、统计分析方法

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柱样容重、有机组分、有机碳、矿物含量、粒径、矿物组成、沉积速率、累积速率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标准误差在95%置信区间之内。统计分析所用软件为Matlab和SPSS。

二、土壤碳储计算

土壤碳储计算是基于对特定地区一定深度土壤的碳含量的计算。为了获得碳储数据,需要测定以下内容:

(1)土壤深度;

(2)二次取样深度与间隔;

(3)原位密度;

(4)有机碳浓度。

碳储计算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1)对每段二次取样样品进行有机碳密度分析,计算方法如下:

SOCD=BD×Corg

式中,SOCD为土壤碳密度(g/cm3);BD为土壤原位密度(g/cm3);Corg为土壤碳浓度(%)。

(2)计算样品每段取样间隔的有机碳含量,方法是用步骤(1)得到的土壤碳密度乘以特定的取样间隔厚度,公式如下:

LC=SOCD×H

式中,LC为层碳含量(g/cm2);SOCD为土壤碳密度(g/cm3);H为层厚度(cm)。

(3)把所有层的碳含量累积计算得到总取样深度(最少1m)的碳含量。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必须有总取样深度的数据。

式中为总取样深度碳含量;LC1为A层碳含量(g/cm3);LC2为B层碳含量(g/cm3);LC3为C层碳含量(g/cm3);LCn为所有土壤样品中的层碳含量(g/cm3),所有的土样都要计算在内。

(4)将步骤(3)得到的样品碳总量进行单位转换,用碳储量评估中常用的计量单位表示。公式为:

土样碳总量(MgC/hectare-cm)=柱状样各层的碳加和(g/cm3)*(1Mg/1 000 000g)*(100 000 000cm2/1hectare)

单位MgC/hectare(指从地表至1m深度)是用于碳贮评价的典型单位。

*每个柱状样品数据都可重复上述四个步骤进行碳贮评价。

(5)计算地层中给定深度样品的平均碳含量,并算出相应的标准偏差

样品平均碳含量={样品1碳含量[步骤(4)可得]+样品2碳含量+样品3碳含量+…N}/N。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为样品平均碳含量;x1为样品1碳含量[步骤(4)可得];x2为样品2碳含量,等;N为样品数。

(6)获取生态系统中总的碳储量。由步骤(5)得出的每个样品平均碳含量乘以每个地层公顷面积值得出每层的MgC值,然后相加得到总碳储量。

另外,注意土样深度需要标注,且在一个特定的深度间隔(通常为1m)每层碳储量数值格式保持MgC不变。

(7)为了消除测量误差,需要计算数据的不确定因子。首先,计算每层平均碳含量的标准偏差[由步骤(5)得出的碳值标准偏差乘以地层面积]。然后把这些标准偏差做累计运算,公式如下:

式中:σT为总的不确定性因子;σA为地层A区样品平均碳含量标准偏差;σB为地层B区样品平均碳含量标准偏差;σN为地层剩余区域样品平均碳含量标准偏差。

独立地层碳含量平均值得出后,此方法方可采用。

(8)最后得出的土壤碳储汇以平均碳储量±总不确定因子的方式来表示。另外,用最大和最小碳密度乘以项目区范围得出的最大和最小碳储量值,也可以用来表示最终土壤碳储量。项目区总有机碳[步骤(6)可得]±标准偏差[步骤(7)可得]。

表1-2 调查区土壤碳储量快速评价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