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芝麻短额负蝗

芝麻短额负蝗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普遍分布,以东部居多。除为害芝麻、麻类、水稻、小麦、玉米、烟草、棉花外,还为害甘薯、甘蔗、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等各种蔬菜及药用植物和花卉。成虫及若虫食叶,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者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商品价值。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8月羽化为成虫。

1.分布与为害 芝麻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I. Boliva属于直翅目,蝗科。别名中华负蝗、尖头蚱蜢、括搭板。国内普遍分布,以东部居多。除为害芝麻、麻类、水稻小麦、玉米、烟草、棉花外,还为害甘薯、甘蔗、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等各种蔬菜及药用植物和花卉。成虫及若虫食叶,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者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商品价值。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30毫米,头至翅端长30~48毫米。绿色或褐色(冬型)。头尖削,绿色型自复眼起向斜下有一条粉红纹,与前、中胸背板两侧下缘的粉红纹衔接。体表有浅黄色瘤状突起;后翅基部红色,端部淡绿色;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端部约1/3。卵长2.9~3.8毫米,长椭圆形,中间稍凹陷,一端较粗钝,黄褐至深黄色,卵壳表面呈鱼鳞状花纹。卵粒在卵块内倾斜排列成3~5行,并有胶丝裹成卵囊。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3~5毫米,草绿稍带黄色,前、中足褐色,有棕色环若干,全身布满颗粒状突起;2龄若虫体色逐渐变绿,前、后翅芽可辨;3龄若虫前胸背板稍凹以至平直,翅芽肉眼可见,前、后翅芽未合拢盖住后胸一半至全部;4龄若虫前胸背板后缘中央稍向后突出,后翅翅芽在外侧盖住前翅芽,开始合拢于背上;5龄若虫前胸背面向后方突出较大,形似成虫,翅芽增大到盖住腹部第三节或稍超过。

3.发生规律 我国东部地区发生居多。在华北年生1代,江西年生2代,以卵在沟边土中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8月羽化为成虫。喜栖于地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的环境,在灌渠两侧发生多。

4.防治药剂

剂型:20%乳油。

使用方法: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力极弱的特点,每亩用20%氰戊菊酯乳油15毫升,兑水40升喷雾。

注意事项

①稀释时以微温(12℃)水为宜,如水温超过50℃时,药液分解失效。

②避免用碱性水稀释,并忌与碱性药物同用或混用,以防药液分解失效。

③稀释后,其药液比较稳定,只要妥善保管,1个月内效力不变,可以继续使用。

中毒急救

①吸入中毒:给予新鲜空气,休息,并予以医疗护理。

②皮肤接触:脱掉污染衣服,冲洗,然后用水洗净皮肤。

③眼睛接触:首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方便取下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④摄食中毒:立即获得医疗护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