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镇守鄜延路

镇守鄜延路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神宗下令出动二十万大军。战争期间,沈括在延州担任留守。在宋军五路大败的情况下,只有鄜延路在沈括的运筹下,能够败中取胜,先击败了西夏军乘胜南下的计划,从而稳定了边境的局势。永乐城于1082年9月筑成,四天后便遭到西夏军主力的袭击。宋军阵亡官兵达一万二千五百多人,损失夫役无数。因为沈括是鄜延路的最高统帅,神宗便让他做了替罪羊。

镇守鄜延路

沈括在宣州知州任上,干了将近三年,把宣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物丰民乐。

1080年(元丰三年)5月,沈括改任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6月,又被朝廷任命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

唐朝贞观二年(628年),开始在边州设置经略使,统领边防部队。后来常以节度使兼任。宋朝初年,不设置此职。仁宗宝元年间,为抵御西夏入侵,在西北沿边诸路设置经略使,因常兼任安抚使,所以也称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军政大权。

鄜延路在陕西北部,与西夏接壤,是个极有战略意义的军事重地。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长期以来一直构成宋朝的边患,对宋朝的国内安定形成了威胁。因此,沈括出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其责任是很重大的。

那时,西夏幼主惠宗在位,外戚专权,国内出现了政治危机。宋神宗想乘机向西夏用兵,借以摆脱西北地区所处的窘境,因无将才可遣这才想到了沈括。

沈括到任后,加强边防,整顿军队,视察前线,积极准备出兵。

一天晚上,沈括正在灯下翻阅公文,发现油灯冒的烟很浓,把新挂不久的帷帐都熏黑了。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放下公文,仔细地察看起来,这才发现灯油与用过的灯油截然不同,就像纯漆一样。

望着这见所未见的东西,沈括的钻研劲头又鼓起来了。

第二天,沈括找来一个出生当地的幕僚,向他问道:

“府中用的灯油像纯漆一样,冒的烟又那么黑,这是什么油啊?”

幕僚回答说:

“这是高奴(今陕西延长县一带)产的油。这种油出产在水边,在沙石和泉水相杂的地方慢慢地流出来。当地百姓用雉尾上的羽毛把油沾上来,收集到瓦罐里。”

沈括听到这里,问道:

“《汉书·地理志》上说:‘上郡高奴县有洧(wěi)水,可燃。’洧水指的就是这种油吧?”

幕僚回答说:

“正是。唐朝段成式编著的《酉阳杂俎》里说:‘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石脂水指的也是这种油。这种油名称极多,古代称之为‘石漆’,汉朝称‘洧水’,唐代称‘石脂水’,五代及我朝称‘猛火油’,或单称‘火油’。此外,还有‘石脑油’、‘石烛’、‘火井油’、‘雄黄油’、‘泥油’等名称。这种油埋藏在地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沈括喜道:

“这太好了。目前齐鲁一带的松林已经砍光,不久太行山区、豫西、陕南、鄂北、江南一带的松山也会被砍成秃山的。这种油将来一定会派上大用场的。”

沈括回到书房,望着帷账上黑黑的油烟污迹,心中想道:

这种烟迹可以利用。

于是,沈括收集了一些烟迹,用油烟制造了一块墨,写出字来又黑又亮,像漆一样,连松烟做的墨都比不上。

幕僚们见了,都问道:

“这是用什么名贵的墨写的,怎么这么好?”

沈括说,

“这是用咱们府中油灯的油烟制造的墨,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墨。”

幕僚们吃惊道:

“大人真是用心独到,连我们本地人都没有想到。”

沈括见人们都夸好,便大量制造油烟墨,并给这种墨定名为“延川石液”。

后来,沈括把这一切都写进了《梦溪笔谈》,并称这种油为“石油”。

正像沈括预言的那样,今天石油已经派上大用场了。但第一个提出“石油”这个名称的却是沈括,第一个利用石油制品的也是沈括。他为我国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经过沈括一番整顿,鄜延路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了。

1081年(元丰四年)6月,西夏发生内乱。神宗下令出动二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攻西夏。这五路便是环庆路、泾原路、熙河路、鄜延路、河东路。

这次出兵,由于宋年深入西夏腹地,粮草不继,终告失败了。

战争期间,沈括在延州担任留守。他率军击退了西夏的偷袭,还巧布疑兵,连克西夏边境上的三个营寨。当宋军败退时,沈括又声东击西,采取迂回战术,攻下两座西夏军事要塞,擒获敌军主将。

在宋军五路大败的情况下,只有鄜延路在沈括的运筹下,能够败中取胜,先击败了西夏军乘胜南下的计划,从而稳定了边境的局势。

沈括胜不骄,败不馁,继续练兵,经常亲临校场,指挥宋军学习阵法。

一天,刚练完兵,一个副将走过来对沈括说:

“大帅,永宁关附近的黄河土岸崩塌了,裂缝有几十尺深,在土里露出一片竹笋,总共有好几百根,都变成石头了。围观者人山人海,谁也说不清是什么道理。”

沈括吃了一惊:

“有这种事?走,快去看看。”

沈括随副将来到永宁关外,果然见到了石竹笋。

沈括细心地观察一番,对副将说:

“延州从来没有竹子吧!”

副将说:

“是的,这地方不适合竹子生长。”

沈括说:

“这些竹笋埋在几十尺深的土里,不知是什么朝代的东西。可能在很古很古以前,这一带低洼潮湿,适合竹子生长吧?这些竹笋埋在地下,年深月久,化而为石了。”

副将听了,连声说道:

“大帅所言极是!”

沈括正确地指出化石是古生物石化的结果,并根据化石论证古今气候的变化。他这种科学创见比达·芬奇要早400年。

1082年(元丰五年),为了加强边防,沈括对鄜延路做了大量的地貌考察,并研究了以往西夏与鄜延路宋军交战的情形。沈括发现,过去由于在这一路上双方中间隔着沙漠,谁先越过沙漠进攻对方,谁就必败无疑。

为此,沈括特地考察了无定河流域的沙漠地貌。沈括发现,人马走在沙漠上,百步之外的地方都会发生震动。下足处一旦塌陷,几百人瞬间便消失了。

沈括向当地百姓说:

“沙漠可真险啊!”

百姓说:

“是啊!这就是流沙,也叫活沙,会吃人的。”

沈括问道:

“西夏与我路隔着一望无际的大片沙漠,怎么都能经常进犯我们鄜延路呢?”

百姓说:

“自从西夏军占据了沙漠以南的山界后,有险可守,有民可使,有粮可食,因此常常进犯我们。”

沈括想:

如果宋军能够控制住山界,便可占有山界一带的地势,进可攻,退可守,以逸待劳了。

沈括考察边境上的地貌后,画了两本地图,并在此基础上,决定重修山界北坡上的古乌延城,以便驻屯兵马,稳操胜券。

不幸的是,神宗派来的钦差大臣徐禧,坚决反对重修古乌延城,一意孤行地修筑了永乐城,完全是出于嫉贤妒功。

永乐城在米脂寨西一百五十里处,北倚崇山峻岭,南临无定河。永乐城于1082年9月筑成,四天后便遭到西夏军主力的袭击。经过十二天的战斗,永乐城终于陷落了。宋军阵亡官兵达一万二千五百多人,损失夫役无数。

事后朝廷追究责任,把罪过都一股脑推到永乐城的修筑上,认为这是多生枝节,招惹事端。因为沈括是鄜延路的最高统帅,神宗便让他做了替罪羊。

永乐城陷落后的第十天,神宗下诏贬沈括为均州(今湖北均县)团练副使,拿一份干禄,到随州(今湖北随州)去过没有自由的、被监护的生活。

团练使本是唐明时的地方武官名,在不设节度使的地方设置,掌管本地区或本州的军事,常由刺史兼任。宋沿唐制,也在诸州设置团练使,但没有具体职务,也不驻本州,仅作为武臣的官阶。

沈括接到神宗的诏书后,立即动身前往随州。从此,沈括的政治生涯结束了。

这年,沈括五十二岁了。

沈括二十四岁跨入仕途,在将近三十年的宦海浮沉中,他爱国爱民,忠于职守,是无罪而有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