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漫迁徙路

漫漫迁徙路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漫漫迁徙路众所周知,中国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迁居北京的俄罗斯族仍然信仰东正教,且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据统计当时生活在北京的200余名俄罗斯族主要有罗、何、姚、杜、贺五姓。1884年,清政府活捉了俄国盗金头目,勒令回国,并与俄国多次交涉,沙俄最终在1885年7月发布公告,禁止俄罗斯人到中国采金。新疆是中国俄罗斯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俄罗斯族人口最多。
漫漫迁徙路_中国俄罗斯族

第一节 漫漫迁徙路

众所周知,中国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据史料记载,俄罗斯人最早进入中国是在13世纪前期,当时的蒙古帝国于1237年攻入斡罗思(俄罗斯),将大批俘虏带回,元文宗为加强元朝统治,“时收聚境内斡罗思一万人,置忠扈卫亲军都万户府统率之,驻守于大都(北京),并拨给田地一万顷,供其耕种”。不过这些早期的俄罗斯移民早已融入汉人和蒙古人中了,因而很难说他们对形成今天的中国俄罗斯族产生过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俄罗斯族真正开始形成的时间应从清朝算起。随沙皇俄国的日益强大,自17世纪中叶起,沙皇俄国的侵略触角开始伸入我国的东北地区,沙皇军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蚕食引起了清朝政府的不安,历顺治、康熙等朝,双方大大小小爆发了多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雅克萨之战。战乱之中有不少俄罗斯人归顺清朝,一部分留居东北,一部分被清朝安置在北京。由于这些俄罗斯人在归顺清朝后有不少都在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中立功,康熙皇帝甚至破例,为迁居北京的俄罗斯人设俄罗斯佐领,编入镶黄旗。为此截至1885年,被安置在北京的俄罗斯人已过百人。辛亥革命后,俄罗斯人的俸禄被裁撤,开始自谋生路。迁居北京的俄罗斯族仍然信仰东正教,且世代相传。此后的岁月中,他们自组社团,拥有自己的教堂,教会直属于俄国教廷管理。这些虔诚的东正教徒按时聚会,做礼拜。由于东正教的经典都是由俄文书写,因而他们在礼拜和祷告时均使用俄语。由于居住在北京的俄罗斯族长期和汉族通婚,这里的俄罗斯族逐渐吸收了汉文化,不但衣食住行与汉俗相同,而且也采用了汉名。新中国成立后,据统计当时生活在北京的200余名俄罗斯族主要有罗、何、姚、杜、贺五姓。

内蒙古额尔古纳的俄罗斯族主要形成于清代,大概在1860年,沿额尔古纳河地区的大批俄国人涌入中国境内,当时主要是以盗采黄金为主,到1884年,越界盗采黄金的俄国人已达到1.5万人。1884年,清政府活捉了俄国盗金头目,勒令回国,并与俄国多次交涉,沙俄最终在1885年7月发布公告,禁止俄罗斯人到中国采金。但是到1892年又发现了数百名俄罗斯人越界盗金。中国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皇俄国更是乘机大举入侵中国。随之,俄罗斯盗金者也大量流窜到额尔古纳河南岸,他们中大部分后来就留居此地了,甚至在此开垦荒地、放牧牲畜。截至1907年,仅额尔古纳右旗就有俄罗斯族1000余户,近5000人。十月革命后,一部分带有明显政治流亡性质的俄罗斯人流入此地,这些人中包括沙俄旧贵族、官僚政客、大资本家和富农等。特别是1920年,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爆发,迫使白匪军残部成建制携带武器进入中国,同时额尔古纳河沿岸的俄国居民也相继越过界河来此定居,一时间纷纷组建起俄移民村屯或中俄杂居村。据统计,1922年左右,额尔古纳辖区内定居着近万名俄罗斯人。

img7

华俄家庭

内蒙古额尔古纳还有不少俄罗斯族属于俄汉通婚的后代,这段历史大概源自19世纪中叶。当时有不少中原汉人因为生计开始“闯关东”,其中有不少人辗转流落到西伯利亚,这些人中不少或自发或被俄国资本家招募到金厂采金,当时有一家俄国资本家开设的金厂中竟招有8000余名华工。这些华工一般都是男人,他们由于长期生活在俄国人当中,经常与俄罗斯女子接触,且不嗜酒,体贴女子,因而中俄男女便开始通婚。据赵春芳在《边务报告书》中称:“目下沿边华民,则剪发易服,纳俄女为妻,而生子女等,不可胜数……”十月革命后,不少华侨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了红军,有些还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日本在远东不断制造事端,苏联政府为了防范苏联境内的华侨和潜入苏联的日本间谍,遂对生活在远东地区的中国人也简单地采取了不信任态度,迫使他们携带着俄国妻子和子女迁回中国,不少此类家庭最终也定居在了额尔古纳[1]

新疆是中国俄罗斯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俄罗斯族人口最多。俄罗斯人迁入新疆的时间大概在19世纪初叶,如鲍戈亚夫连斯基在其《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一书中所言:“俄国臣民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出现,约在19世纪初叶,当俄国领土和中国领土在中亚细亚逐渐接近时开始的。”后历经五次移民浪潮和本土化过程[2],最终形成了中国的俄罗斯族。

首批移居新疆的俄罗斯人,是为了逃避沙皇俄国宗教迫害的旧教徒——吉尔加克人。他们于1861年骑马进入罗布泊地区,总数约160人。在湖的西南定居下来,生活在用泥土搭建的小屋里,并以耕种、渔猎为主要生计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部分旧教徒继续跨越中俄边界进入中国领土,定居在阿山地区首府承化寺(今阿勒泰市)附近。他们在当地购置了小块土地,以农牧业为生,一小部分人则从事养蜂和贩马。他们生活安宁,与世无争。这次移民对新疆的影响与后来的几次移民浪潮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却是俄罗斯人在新疆的首次移民定居。旧教徒的宗教信仰造成了他们的封闭性,使其很难与新疆其他民族进行沟通和交流,因而限制了他们的影响力。据1943年统计,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共有吉尔加克人295户,120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先后迁居澳大利亚。

1851年,根据《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俄国可在伊犁、塔城建立贸易圈,建房、存货、居住、放牧、圈定坟地等,而且可以免税通商。这就为俄国商民进入中国提供了有利条件。1860年,根据《中俄北京条约》,清朝被迫对俄开放喀什噶尔,准俄商享受以上通商章程的优惠待遇。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10年的占领期间,俄国在华经济利益迅速得到了巩固和大规模的发展,商人和使节聚居于地区首府伊宁,俄式建筑遍布这座城市,俄罗斯文化对当地居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881年,根据中俄《伊犁条约》,清政府虽然收回了伊犁,但以割地赔款为代价,同时也给予俄商在中国购买土地、建造房屋和商店以及通商免税的特权。许多俄罗斯商人和移民在中国定居下来。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以维护俄侨利益为借口,先后在伊犁、塔城、喀什、吐鲁番(后移至乌鲁木齐)、阿勒泰等地设立领事馆,并建立贸易圈,大批俄商随着俄使蜂拥进入新疆,以领事馆和贸易圈为中心形成了俄罗斯人的社区。可以这么说,此时移居新疆的俄罗斯人大多是与沙俄的侵略势力和不平等条约联系在一起的,俄国领事馆和贸易圈从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据新疆警察厅1921年调查,乌鲁木齐贸易圈共有俄罗斯人101户,至于伊犁、塔城贸易圈的俄罗斯人估计还要多一些。此为第二次移民浪潮。

第三次移民浪潮的主体是白军及其裹挟的难民。1917年十月革命后,爆发了国内战争。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苏俄红军发起了消灭白军的战略进攻,白军败兵,大量难民涌入外蒙古和新疆。主要有三批:第一批是1920年1月和5月,阿连阔夫、杜托夫率残部5400余人、难民2000余人(其中主要是俄罗斯人),先后逃至伊犁。第二批是1920年3月,巴奇赤率败兵11000余人、难民6000余人(主要是中亚民族,少数是俄罗斯人),逃入塔城。第三批是1921年5月诺维阔夫率白军残部2000余人至额敏县。这几股白军武装和难民,大多数在交出武器后,由新疆省政府指定地点妥为安置。策动武装暴乱的,新疆省政府允许苏联红军入境追剿,在新疆军队的配合下,予以消灭。暂时安置的这部分白军败兵和难民,在苏联国内形势稳定,政府宣布对他们实行赦免后,一部分被动员回国,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返回,在新疆伊犁、塔城、乌鲁木齐定居下来。第三次移民浪潮给中国的西北,主要是新疆带来了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这股浪潮成了20世纪西方向中国进行移民的一部分,成为形成新疆俄罗斯族的基本来源。

第四次移民浪潮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时期,有不少人因对集体化政策不满或因灾荒从苏联逃至新疆。这一时期大批苏联难民通过博乐、霍城(今霍尔果斯口岸沿线)、察布查尔、塔城等地沿边一带涌入新疆,多数流落到北疆的城镇及郊区,与当地少数民族混居。

第五次移民浪潮的主体是东北军将士及远东华侨转入新疆时带的俄罗斯配偶及其后代。“九一八”事变后,由吉林、黑龙江两省退至苏联境内的正规军与义勇军,于1933年进入新疆,人数1万多名,分驻乌鲁木齐、伊犁、塔城等地。此外,苏联政府为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加强远东地区军事力量的同时,采取怀疑、歧视华侨及其俄罗斯亲属的政策,将远东华侨及其家属强行分批遣送至新疆。据统计,从1931年到1938年,苏联政府将远东地区1万多名华侨及其俄罗斯亲属强行分批迁入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地区。这些人从1931年至1933年经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和塔城巴克图被遣返回国。1938年2月至3月,苏联红军又以搜查间谍、汉奸为名,在远东地区将许多华侨关进临时集中营,没收其财产,并将他们中的青壮年押往西伯利亚做苦工。同年6月,苏共海参崴委员会宣布了苏联政府关于所有在苏华侨,无论其国籍、职业、职务、党籍等一律强行迁回中国的决定。其中仅从新疆边卡入境的人数就达到2万人,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后来就在伊犁、塔城和乌鲁木齐等地安家落户。目前新疆的中国俄罗斯族中,大多数是苏联归国华侨的俄罗斯妻子及其后代。

img8

华俄大家庭

俄罗斯族全国人大代表、塔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拉依萨·阿克桑德洛娜(戴玉萍)曾向媒体介绍自己的家世时说:

1898年,爷爷戴守敬在山东蓬莱出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一时间兵荒马乱。爷爷就和同村的几个年轻人,离开家一路向北寻找出路。他们坐船、乘车、走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一个地方。这里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人们长着白皮肤、蓝眼睛、大胡子,说着听不懂的话。最后他们费了好大劲才弄明白,原来到了另外一个国家——沙皇俄国。后来,爷爷学会了俄语,又来到乌克兰小镇哈尔克夫,在一家洗衣店找了一份工作稳定下来。1935年5月的一天,爷爷干完活准备回去,发现隔壁旅店门口围了许多人,便也凑了过去。只见一个20岁出头的俄罗斯族姑娘,穿着一身破旧衣服,头发零乱,脸色苍白,赤着一双脚,正在伤心地哭泣。她碰到了什么事?为什么孤身一人在这里哭?爷爷走上前询问。当得知姑娘被人骗回不了家,两天没有吃东西时,好心的爷爷将姑娘带回到洗衣店,先给她买了面包,后来又帮她找来一双鞋。姑娘吃了些东西后,渐渐平静了下来,开始讲起自己的遭遇:“我叫玛利亚·柯尔夫,刚满21岁。5岁时母亲病逝,8岁时父亲也去世了,我和兄弟姐妹成了孤儿。为了生活,我从记事起就给人干活,看过孩子,放过鸭,放过鹅,也放过牛,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去年,经人介绍到顿巴斯煤矿找了一份背煤的工作,这活又脏又累,别说是姑娘,就是小伙子也受不了。半个月前,一位大婶说这里一家旅店需要女招待,我就跟着大婶来到哈尔克夫,还把攒的钱交给她,谁知她拿上钱就再也不见了……”听了玛利亚的遭遇,善良的爷爷想到了自己,小小年纪便四处流浪,艰难度日。同样的命运让他萌生了帮助姑娘的念头。白天,他将自己挣的面包分给玛利亚一半;晚上,他把玛利亚安排到自己的住处,自己却和工友挤在一张床上。他的善良和忠厚打动了美丽姑娘的心。就在那一年秋天,两个同病相怜、沦落天涯的异国青年结合在了一起。

拉依萨一边回忆,一边轻轻抚摸着奶奶的遗照说,奶奶在世的时候每当说起这一段,嘴角就会露出一丝幸福的微笑:“我和你爷爷结婚的时候,穷得连条布拉吉都没有,我就用墙围子做了条布拉吉,蓝色底子上印着白色的图案,穿上还挺漂亮的。我还给你爷爷取了个好听的俄罗斯族名字——米什卡·米哈伊勒。那时虽然穷,我们在一起却感到幸福。”

1937年,爷爷奶奶带着孩子来到莫斯科,后来又辗转到了西伯利亚。两年后,苏联政府要求在苏居住的所有华侨回国,奶奶毅然放弃苏联国籍,跟着爷爷和三个孩子回到中国,在新疆塔城裕民县安了家。从14岁离开山东老家,到41岁回到祖国,爷爷在国外整整待了27年。当年孤身一人出国,现在带回了一个美丽的俄罗斯妻子和三个孩子。

一个中国俄罗斯族家庭就这样诞生了,它是塔城众多俄罗斯族家庭的一个缩影[3]

另外,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又有许多俄罗斯人为躲避战祸,迁入新疆投奔亲友,后来也定居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