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万春圩工程始末

万春圩工程始末

时间:2023-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沈括也参加了圩田的修复工作。后来,他还写了一篇文章记载了万春圩的新貌和这一工程所带来的利益。文章名叫《万春圩图记》。万春圩修成后的第四年,长江下游又发生了洪水,江、浙等地深受其害,安徽境内也有一千多个圩田被淹没了。只有万春圩因沈括设计得当,在洪水面前屹立不动,并且屏蔽的附近的一些小圩,使它们免于被洪水吞没。万春圩终于修成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即将身受其利了,因此沈括才有闲情逸致在山门前赋诗,沈括想:

万春圩工程始末

1061年(嘉祐六年),三十一岁的沈括被调往江南任宁国县令。

一天,沈括正在后衙翻文牍,主簿进来交给他一封书函。

沈括启封展阅,原来是江南转运使张颗请他到转运使衙门去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沈括是个急性子,将县里的事暂时交给主簿代理,立即动身前往转运使衙门。

张颗见沈括说到就到了,心里很高兴,忙起让座。彼此略作寒暄后,张颗说道:

“听说你是水利专家,想派你到芜湖秦家圩去一趟,不知意下如何?”

沈括连声说:

“不敢当!不敢当!说我是水利专家可不敢当,但不知让我到秦家圩去干什么?”

张颗解释说:

“是这样,秦家圩在芜湖岸边,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圩田。在湖边用土堤包围起来的低洼土田就是圩田。圩堤上设置闸门,圩田内修筑沟渠。闸门外通芜湖,内通沟渠,旱时能灌溉,涝时能排水。因此秦家圩年年丰收,成了江南的一个大粮仓。不料八十年前,一场特大的洪水毁了秦家圩的圩堤,圩田成了一片汪洋。八十年来,虽然有不少人提出过重建秦家圩的建议,但都因遭到反对而作罢。大片圩田荒弃着,未免太可惜了。如果修复圩堤,再种圩田能给朝廷多打多少粮食啊!好多饥民也可以得到安置,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我想修复秦家圩,但我自己又不懂水利,拿不准主意。听说你在沭阳时曾整治过沭水,精通水利,故而想派你到秦家圩实地考察一下,看是否可以修复。”

听说是利国利民的事,沈括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动身前往秦家圩去了。

在秦家圩,沈括一边踏勘,一边向当地的百姓了解情况,最后决定秦家圩是可以重建的。

沈括把秦家圩周围的地理形势绘制成图,呈报给张颗,还提出了具体的施工主案和修复后保护圩堤的措施。

听说要修复秦家圩,转运使衙门里有好多人表示反对。他们气势汹汹,争吵不已。

转运使张颗一时没了主意,不知听谁说好。于是,在衙门里召开了一次会议,让持异议的双方各抒己见,以定是非。

会议刚开始,一个年老的官员摇头晃脑地说:

“听说宁国县沈大人力主修复秦家圩,这是只见其利,不见其弊。试想夏秋汛期来临时,必须有大面积的湖泊来容纳洪水。如果挤出方圆二十里的湖面修建圩田,洪水没有了归宿,一定会泛滥成灾的。”

沈括不慌不忙地驳道: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汛期来临时水位虽高,但在秦家圩北面还有丹阳、石臼等湖,绵延三四百里,足可容纳洪水。另外,秦家圩的四周在洪水到来时可以直接和流经西面的长江相通。因此,划出二十里的水面修圩田,对于洪水的排泄是毫无影响的。”

一个自以为懂水利的官员说:

“秦家圩的西南靠近荆山,长江在荆山的峡谷中流过,如果一旦遭到壅塞,江水必然直灌圩田,岂不前功尽弃了吗?”

沈括分析说:

“这个好办。筑堤时可让去二百尺,来扩大江面的宽度,减少水流的压力。万一江流壅塞,江水自会流向荆山之西,不会直灌圩田的。为了确保万全,还可以在荆山之东分流,引导洪水排泄。有了这些办法,便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

一个江湖术士模样的官员见人们驳不倒沈括,便神神秘秘地说:

“凡是圩田,必有蛟龙潜藏于土堤之下,”故而土堤容易倒塌。八十年前秦家圩之所以倒塌,正是蛟龙所致。因此,不能再修圩田了。

沈括驳斥道:

“这纯属无稽之谈!土堤倒塌并非蛟龙作怪,而是圩内积水穿堤流出,日子久了,土堤自然下塌。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要在土堤外面再加筑一道复堤就行了。”

一个老家在秦家圩的官员说:

“秦家圩荒弃后,原来耕种圩田的人都改行种茭养鱼。如果修复圩田,他们会起来反对的。”

沈括笑了笑说:

“这怎么可能呢?修复圩田后,他们可以重操祖业,租种圩田嘛!”

有个官员担忧说:

“秦家圩东南紧靠芜湖,土堤不断被风浪冲击,日子久了,难保不被冲塌。”

沈括蛮有把握地说:

“秦家圩地势较高,滨湖一带有一百多步宽的缓坡,坡上还种着一行行的杨柳,堤下又长着密密麻麻的芦苇。芜湖风浪虽大,土堤并非首当其冲,不会倒塌的。”

听到这里,持反对意见的官员哑口无言了。沈括的建议终于被采纳,修复秦家圩的工程正式开始了。

张颗亲自挂帅,抽调了芜湖周围八个县的一万四千名民工,花了八十多天的时间,修复了秦家圩。

这年是宋仁宗嘉祐六年。宋仁宗听说此事后,特地将修复好的圩田赐名为“万春圩”。

沈括也参加了圩田的修复工作。后来,他还写了一篇文章记载了万春圩的新貌和这一工程所带来的利益。文章名叫《万春圩图记》。

文章里面说:

圩堤宽有六丈,高一丈二尺,长八十四里。堤岸下栽种了一排排的桑树,多达几万棵。圩田总计一千二百七十顷,分别用“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一千二百七十个字来命名。每方顷的圩田,四周都修了小渠。四条小渠合拢起来,形成一区。每区修一条大渠,可容纳两条船并行。

……

圩田的正中,修了一条通路,纵贯南北,可容纳两辆马车并行。

……

每年收租二十分之三,总计得粮三万六千斛。其他菇、蒲、桑、麻的收入,还可得到五十多万钱。

万春圩修成后的第四年,长江下游又发生了洪水,江、浙等地深受其害,安徽境内也有一千多个圩田被淹没了。只有万春圩因沈括设计得当,在洪水面前屹立不动,并且屏蔽的附近的一些小圩,使它们免于被洪水吞没。

修好了万春圩,沈括在回宁国的途中,路过了石门山。

石门山在宁国城北三十里处。西有文脊山,北有敬亭山。石门山中,石灰岩形成的奇峰、怪石、岩洞千姿百态,独具一格。著名的岩洞有朝阳、紫云、涟漪、枇杷、龙潭、灵岩六洞。其中灵岩洞最奇特,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门,因此也称山门。游人到此,顿觉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从唐代起,文人雅士接踵而至,留有诗文多篇。沈括望了望山门,吟诗道:

溪水激激山攒攒,

苍岩腹封壁四环。

一门中辟伏惊澜,

造物为此良有源。

与他人不同,沈括心中没有美景,只有水利——伏惊澜。

激激是急流声,攒攒是丛聚貌,苍岩是翠绿的山岩,腹封是抱合之意,伏惊澜是制伏了狂涛,造物是大自然。

沈括这首诗大意如下:

溪水淙淙,奔流不息,

千山万岭,丛聚如蚁。

苍翠的山岩紧紧抱合,

好像墙壁一样在四面环绕。

一座山门划然中开,

制伏了奔流不息的狂涛。

大自然造出了这座山门,

肯定是有根源的。

沈括兴修水利,为民谋福,完全出自爱民之心。万春圩终于修成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即将身受其利了,因此沈括才有闲情逸致在山门前赋诗,沈括想:

大自然造出了这座山门,肯定也出自爱民之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