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让历史文化重放异彩

让历史文化重放异彩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我们编辑出版《盘州文韵》系列丛书,力图从历史文化、古风民情、民族传统、人文风貌等侧面反映盘州的发展,在严格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展现盘州的人文精神。盘州境内有29个民族,120万余人,其中白族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17%。
历史文化重放异彩_《盘州文韵》丛书序_盘州白族民俗风情

支成平

盘古渊源,时空流转。从盘州大洞的第一缕篝火,到近代文明的漫长岁月之间,盘州人用勤劳的双手,凭着朴实的创造精神,书写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从秦汉时期设郡县有建制的两千多年来,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原文明的输入,盘州的历史文化一度盛极一时,冠杰西南,文化名人辈出,文化成果斐然。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由衷赞叹:“是城文运,为贵筑之首。”然而,在时光的风化剥蚀下,伴随着一幕幕天灾人祸和升平盛世的人间悲喜剧交替上演,盘州人抒写在历史上的光彩也只剩下星星点点遗迹。

近年来,通过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不遗余力发掘、抢救、保护、整理历史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不但使历史文化绽放出熠熠光辉,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我们编辑出版《盘州文韵》系列丛书,力图从历史文化、古风民情、民族传统、人文风貌等侧面反映盘州的发展,在严格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展现盘州的人文精神。

这套丛书仅是从盘州历史进程中采撷的、有代表性的部分文化遗存的叙述和展示,在盘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还有很多精彩的篇章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研究、论证和抒写,使其发扬光大,焕发异彩。

(作者系盘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盘州文韵》系列丛书《盘州白族民俗风情》的付梓,时逢国务院批复撤销盘县设立盘州市,又逢六盘水市首届白族文化艺术节、全国第12届木球锦标赛在盘州举办,身为白族同胞,身为盘州人,又在盘州工作和生活了大半辈子,看到家乡喜事连连,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我很高兴。

盘州境内有29个民族,120万余人,其中白族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17%。白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旧营、羊场、保基、淤泥、普古、刘官、乐民等地,其他各乡镇均有零散分布。过去,白族被称为僰人或白人,其有关记载早见于明嘉靖《普安州志》,后清乾隆《普安州志》和光绪《普安直隶厅志》载:“白人居普安鲁土、簸箕、狗场三处,盖大理段氏、蒙氏之遗,故其族多段、李、赵三姓。”今天,仍以段、李、赵、杨姓居多,考其祖籍,多系云南大理,亦有部分南京。

盘州白人由于历史上与汉人交往甚早甚密,其文化与汉人大同小异,生活习俗也多与汉人相同。服装方面,白人喜欢白色内衣,男女青年常穿镶边对襟或斜襟短坎肩,女性系花围腰,顶头巾,从不缠足,穿戴干净利落。住宅方面,清洁卫生,常以“笑脏不笑破、天干水不干、黑白分勤懒”等谚语自勉或教育晚辈要讲卫生。丧葬方面,元明时期盛行火葬,清代以后,逐渐实行棺葬,丧仪要请先生为死者念经超度,歌《蓼莪》经诗堂祭。宗教信仰方面,多信奉佛教,崇拜“本主”,供奉“山神土地”和“祖庙”,祈求风调雨顺、免除瘟疫火灾时,还要请先生“扫寨子”。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程序有请媒人、提亲、发八字、瞧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