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细胞变异的基础和突变的判定标准

体细胞变异的基础和突变的判定标准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用培养细胞进行突变研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多次重复地对哺乳动物和人基因结构和表达直接进行研究。但是,并非体细胞的一切变异都来自基因结构的变异。除了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突变外,造成体细胞变异的原因还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体细胞交换、基因或染色体失活、基因的选择性扩增、基因表达异常,以及核外基因变异等。追溯造成变异的细胞蛋白产物及为其编码的基因。

用培养细胞进行突变研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多次重复地对哺乳动物和人基因结构和表达直接进行研究。但是,并非体细胞的一切变异都来自基因结构的变异。除了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突变外,造成体细胞变异的原因还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体细胞交换、基因或染色体失活、基因的选择性扩增、基因表达异常,以及核外基因变异等。有些变化,如由表观遗传修饰引起的DNA分子上特异位点的甲基化,虽然并不改变基因的DNA序列,但基因的甲基化型会在甲基化维持酶的作用下,在体细胞中世代相传,这是体细胞突变研究中必须加以注意的。因此,对突变型细胞的鉴定必须是多层次的,谨慎细致的。

根据大多数体细胞遗传学家的意见,确定一个表型变异的细胞克隆是不是源于基因突变,可参考下列标准。

(1)变异型细胞在野生型细胞群体中的发生是随机的。出现概率是极低的,一般为10-8~10-6

(2)在诱变实验中,变异型细胞发生的概率应和诱变剂的剂量成正相关。在变异细胞群体中,同一类诱变剂也能诱发回复突变。

(3)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上,突变型细胞的表型是稳定的,而表型饰变造成的变异是不稳定的。必要时应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上,连续观察变异细胞30~50个群体倍增时间,并在选择性培养基上鉴定其变异性状的稳定性。

(4)把待处理的细胞群体分割成若干个细胞亚群,然后再进行诱变处理,若各亚群中变异型细胞出现频度有显著差异,则可以认为是突变引起的变异。

(5)变异细胞的染色体组型和野生型细胞一样,借以排除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的可能性。

(6)设法探索变异的蛋白产物,如免疫交叉反应物质、热稳定性较差的酶、结构异常的特殊蛋白等。

(7)追溯造成变异的细胞蛋白产物及为其编码的基因。如果有可能,分离和克隆这类基因,并从核苷酸序列分析中确定基因结构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