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莫兰迪绘画与中国画

莫兰迪绘画与中国画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是如此,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而艺术至高者殊途同归,巴尔蒂斯论莫兰迪曾说:"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画家了…莫兰迪画作有一种莫名的宁静意境,给烦躁之心以安顿,如同见一入定之高僧。也有人说国画是借物抒情,而莫兰迪是借物寄理,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虽然莫兰迪的绘画跟中国画的写意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也和写意画那样不刻意追求自然物象的视觉真实,对于物象的自然属性亦不刻意去表达。

(一)中国绘画中的“意境”

"意境"美的普遍关注和仲爱,使得中国画升华为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脱离了对"意境"美的多方面探究,中国的绘画就只能停留在技术的或者是对自然的简单模写上

中国传统绘画主要讲究的是意境美,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常以意境美取悦于人。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是如此,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的产生,说到底是画面气与势的营造,笔与墨的经营,实与空的置换,心与物的交融。 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

中国画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莫兰迪绘画体现的意境

中国禅道以修心为上,故有一花一世界,一竹一天国之谓。中国艺术受其影响,追求芥子须弥,以小见大。而艺术至高者殊途同归,巴尔蒂斯论莫兰迪曾说:"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画家了他把笔墨节省到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

莫兰迪潜心不惑,隐于闹市之中,自得胸中一片净土,像中国文人画者不愿囿于世俗,而将其浩然之正气,野逸之情趣化为丹青水墨,一则陶冶自我,如倪瓒之言: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二则感化世人,如曹植之言:“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人皆会睹画思情,画品高尚之作可成教化,助人伦,与六籍同功。莫兰迪画作有一种莫名的宁静意境,给烦躁之心以安顿,如同见一入定之高僧。

莫兰迪的画面显现出来的恬静和含蓄,跟东方人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很相似,因此有人说他就是西方的八大山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画面予人的感觉确实是这样。也有人说国画是借物抒情,而莫兰迪是借物寄理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也有一定的道理,国画虽借的是物,抒的是画家的情但是,如果物的理未能表现,又如何能作为抒情的载体呢?莫兰迪的画可以说真境逼而神境生,各种不同的情愫也随着观者不同而出现。天地万物道理是相通的,到了最高境界,国画和西洋画殊途同归。莫兰迪的画就像是逸品,飘逸,超逾法度之外。

莫兰迪的美学观,是否大巧若拙?从画面上看,他是受到东方绘画影响的,而他确实看过中国和日本的东方水墨画。他应该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国度有这样一个画论,但他却选择了相似的方式去诠释自己。朴实甚至有点笨拙的外形,大面积的冷暖变化微妙的灰色。不刻意去炫耀美感,不着力表现物体表面的各种华丽,不张扬,不喧闹,没有强烈的瞬间视觉冲击力,一切随着画笔在画布上轻轻的涂抹,娓娓道来。

虽然莫兰迪的绘画跟中国画的写意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也和写意画那样不刻意追求自然物象的视觉真实,对于物象的自然属性亦不刻意去表达。不过由于受到的绘画基础训练和艺术审美取向不同, 莫兰迪比较注重的还是对客观对象的描绘将画布看作是物体跟宇宙交流的平台,观之而各种情绪由然而生,是物与物、物与时空的交流。而国画则直接将画家的个人情感和意志在纸上表现出来,以引起观者在情绪上的共鸣。是人与物,人与人的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