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生视野下的本土文化生存状态

共生视野下的本土文化生存状态

时间:2022-03-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化、网络化、国际语言流通的英语化以及意识形态流通的西方化,使得地方或偏远地区的民族文化面临生存挤压。因此,人类急需一种“共生的理性”来遏制自身文化的灭亡。
共生视野下的本土文化生存状态_共生翻译学建构

文化是言而不尽的,也是很难界定的东西。即便如此,人类学家和文化学者纷纷尝试着五花八门的解读。比如,从概念上讲,它是“一个社会群体里社会习惯的一切表现形式”[1],是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受制约的情绪反应和习惯行为的模型”[2];从范畴上讲,文化包括一个社会群体里的语言、知识、信仰、习俗、道德、伦理、艺术、器物、典章制度、教育体制、思维模式等,是一个民族在自身生成、演进、丰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极具特质的东西,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个性价值观以及吃穿住行等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因此,文化根本就是“个人在特殊社会里所遭遇的气氛”[3],是一种观念的“造型”,一种独特的“民族气质”。

从观念上讲,文化并无大小之分,对待一切文化都应等而视之。但在现实中,有的文化在全球波及面广,为广泛的群体和区域所熟知(比如英语文化);而有的文化却仅限于自身狭小的群落和区域内流行(比如非洲偏远的部落)。因此从覆盖人群与波及面来讲,文化有大小之分,有明显的“小文化”与“大文化”之差。

全球化、网络化、国际语言流通的英语化以及意识形态流通的西方化,使得地方或偏远地区的民族文化面临生存挤压。城市人口的高密度聚集带来的文化城市化现代化、时尚化、一体化等,使得地方与偏远地区的淳朴民风受到冷落。拿我们国家来说,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指出,中国在近10年的经济跨越期间,消失了大约90万个自然村庄,这些文化方阵的民俗、器物、方言、传统等几近于零,而且更多类似这样的传统与民俗文化正在经历着令人痛苦与窒息的“从有到无”的凄悲结局。因此,人类急需一种“共生的理性”来遏制自身文化的灭亡。而保护和开发民族的、偏远的、淳朴的、部落的“小文化”是当下急需振作与力行的大事,办法就是让这些“小文化”流动起来,成为活的文化泉流。道理很简单:雨水化作河流,河流归入江海,只有这样,人类丰富而广阔的文化之泉才能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