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相关程度高的时候,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会大大增强。此外,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测量态度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有关,间隔越小,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_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

一、双重态度模型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自从Greenwald和Banaji提出了内隐态度的概念以来,学者们便掀起了对态度研究的新高潮。任何一项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预测和控制,我们对于态度的研究也不例外,研究态度就是为了预测和控制个体的行为。自内隐态度提出后,对于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关系,研究者的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同一论和分离论。同一论认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心理的同一结构的不同层面,而分离论的支持者则认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分别属于不同的心理结构。目前,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关系运用相关的方法表示,即内隐与外显态度一致性(implicit-explicit correspondence,IEC)。在种族和性别偏见领域,内隐自尊领域和以年龄为研究对象的领域中表现出低内隐-外显的IEC,支持了态度的分离论。然而,Wittenbrink等(1997)在实验中发现内隐-外显IEC可以达到0.42,个体对同性恋态度的IEC可以高达0.62,这又支持了态度的同一论。这样就很难解释清楚态度对行为的预测究竟是外显态度起作用,还是内隐态度起作用,或者是两者共同在起作用。

刘俊升和桑标(2010)认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均可以预测行为,只是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预测效果不一样。在政治和消费等领域,外显态度比内隐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更强,而在种族偏见、刻板印象等领域,内隐态度的预测力则更强。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相关程度高的时候,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会大大增强。

学者经过长期的态度研究发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反应。Fazio和Olson(1999)据此提出了动机-机会模型(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 as determinants,MODE)。他将个体行为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精细加工(外显态度决策);另一部分是个体不能察觉的自动反应(内隐态度决策)。当认知资源充足或行为动机强烈时,就由外显态度来影响个体进行精细的内部加工;而当认知资源不足(时间压力大)或动机不强烈(行为不重要)时,就只能让内隐态度发挥更大的作用,个体产生自动化的行为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是无意识并具有系统性的,而且难于控制。

二、态度与行为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心理学研究者们无不关注两个蓬勃发展的边沿交叉学科的研究,即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行为遗传学。这两个学科吸收了认知科学和行为发展科学的理论与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新技术,共同向智能的本质和意识的起源这一基本的重大理论问题发起冲击,将心理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已经并且势必继续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传统神经科学的某些分支,例如神经心理学、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药理学等,吸收了认知科学的理论和神经科学的新技术,逐渐形成了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生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各个分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端以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在极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对传统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各内容领域的研究有着巨大影响。认知发展研究自然也不例外,认知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神经科学有许多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由此衍生出来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

虽然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兴起只有几十年的短暂历史,但由于其高度跨学科性与高新技术发展的密切相关,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交叉领域——认知神经科学。可以预见,这一领域的发展将会带动整个科学的发展,并能顺应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需求。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就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旨在将社会心理现象在神经、认知和社会三个水平上实现整合性研究。当前的研究集中于刻板印象、态度、态度的改变、他人知觉、自我认知以及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等传统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上面,主要范式是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验证社会心理学的各种不同理论观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大脑探测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研究者可以通过仪器直接观察到大脑的活动。认知神经科学为我们探索心理活动,发现心理规律提供了巨大帮助。也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活动。有研究者发现,态度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隐的,而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Lieberman等也通过对遗忘病人的大脑研究发现,即使他们不能回忆自己的选择,态度仍然可以改变,态度的改变不一定要做到有意识的推理并察觉到认知的差异。越来越多的认知神经研究发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存在特定的复杂的生理基础,为我们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更深人了一步。

此外,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测量态度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有关,间隔越小,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马先明和姜丽红经过研究证明,此模型具有很大的合理性。这也再次说明了采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察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可能优于传统的问卷调查法和行为学实验方法,所获得的指标更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