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数字出版研究进展

—年数字出版研究进展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政策导向看,数字出版正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学术传统并不悠久、理论积淀也不够丰厚的应用性研究领域,关于数字出版的研究努力和成果一方面直接体现在产品和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有关数字出版的论文和专著中。后者和数字出版实践一样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2006—2010年数字出版研究进展

徐丽芳 方 卿 邹 莉 丛 挺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摘 要】随着数字出版产业在国内外的迅猛发展,相关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明显拓展。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2006—2010年国内外数字出版物研究、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用户与存取研究、经济问题研究、技术与标准研究以及数字版权研究等领域的进展,指出不同研究领域的基本态势及焦点问题。

【关键词】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物 数字版权 电子书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Digital Publishing:2006—2010

Xu Lifang Fang Qing Zou Li Cong T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both athome and abroad,theoretical accomplishments has already been achieved in greater breadth and depth.The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es in the research areas such as digital publications,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users and access,economic issues,technology and standard,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etc.,and sums up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key questions in digital publishing research.

【Keywords】digital publishing digital publications digital copyright ebooks

引言

2006年以来国内外数字出版飞速发展,不管是政府的相关支持还是各国数字出版实践都处于整体演进的趋势之中。可以说,出版业正处于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的过渡转型时期。或许很难用一个准确的数字描述数字出版的蓝图,但仍可以通过一些局部的数据来窥测其全貌。2007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收入超过360亿元,比2006年增长70.15%;2008年,达到530亿元;2009年,达到795亿元(1)(2)。在英国,根据《2009英国出版人协会统计年鉴》,2008年和2009年间英国出版业在数字出版领域收获了27%的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了1.5亿英镑的总收入,占英国出版业总收入的近5%(3)。日本电子书市场连续5年呈现倍增态势,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的电子书市场规模达到464亿日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131%,显然日本迎来了“数字出版时代的春天”(4)

从政策导向看,数字出版正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发展的目标。虽然强度和具体的发展进程有很多差异,但总体而言,对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的支持成为各国管理部门共同的取向。2010年1月4日,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的任务和“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从政策的高度为数字出版发展保驾护航(5)。2009年,南非科技部决定推出“南非科技期刊在线电子图书馆(SciELOSA)”,使得本国众多一流科技期刊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供读者查阅和开放存取(6)。法国提出2012年数字计划助推数字经济等(7)

数字出版得到读者、行业以及管理部门的普遍认可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也不能就此认定数字出版进入“步调一致向前进”的盛世景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游移、不平衡和不确定性。首先,不同国家的数字出版是不平衡的,与传统出版格局一样,数字出版的市场份额仍由发达国家掌控,而且其国际化程度更高,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大型科技出版集团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数字科技出版市场,对于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门槛仍然过高(8)。此外,出版业内部的数字化进程也有很大差异。其中,数字化发展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发展最成功的当属专业出版,励德•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汤姆森集团和约翰•威利集团等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其次,是教育出版,由于教科书和教辅出版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很难迅速实现完全的数字化出版,但其中的领头羊如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英国培生集团等目前也发展良好;大众出版从技术上来说最容易实现数字出版,但是前进步伐最小,因为这一领域版权保护与读者规模之间仍有解不开的死结,其数字化转型仍然在隧道里潜行。此外,出版与科研和科学交流活动、出版与教育系统和教学活动的相互结合与渗透都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之中,这使得教育出版和学术出版的边界日趋模糊;而作为内容产业分支的书报刊出版业、音乐与唱片业以及电视业之间也在持续地相互侵袭、交叉、融合……这种不确定的景象还会延续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

作为一个学术传统并不悠久、理论积淀也不够丰厚的应用性研究领域,关于数字出版的研究努力和成果一方面直接体现在产品和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有关数字出版的论文和专著中。后者和数字出版实践一样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出版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期刊的载文情况考察,2006年5种核心期刊刊载的与数字出版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数量比例为26.4%,而2010年平均比例为50%(见表1。)除了期刊论文,国际会议,如数字出版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ElPub(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 lectronic Publishing)及其系列论文集十余年来持续地关注数字出版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9)

表1 国外出版学期刊刊登的数字出版研究论文统计(10)

img16

而在国内,学界对于数字出版的研究热情也持续攀升。在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传媒》《编辑之友》《出版科学》《编辑学报》《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出版广角》《科技与出版》《现代传播》等十种出版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调查后发现,2006年至今其关于“数字出版”议题的文章达到750余篇,比例为7.59%(见表2),表明了这些期刊对数字出版课题的热切和持久的关注。

②由于CALIS数据库收录资源的滞后性,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统计为2010年前三期;Learned Publishing为前两期;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和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为前一期;Logos:Journal of theWorld Book Community论文资料只公布到2008年为止。

表2 国内出版学期刊刊登的数字出版研究论文统计(11)

img17

1 数字出版物研究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出版物形式如电子书、手机书、内容门户、博客、维基等层出不穷且发展日新月异。从所利用的媒介形式、呈现方式和功能来看,它们都已不是简单的文本和图片的数字化。这导致了学界对数字出版物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兴趣。

1.1 电子书研究

在全世界范围内,电子书携Kindle等新一代阅读器的问世进入了第二波发展热潮。据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联合发布的《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截至2009年底中国电子书品种已达97万种,当年新增16万种。此外,2006年以来的销售收入也逐年攀升(见表3)。据《出版商周刊》报道,2009年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AAP)13家会员出版社的电子书销售额比上年增加了176.6%,达到1.695亿美元,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2%增加到3.3%(12),增长了一倍多。电子书也随之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表3 2006—2009年中国主要电子书品种销售收入(单位:万元)

img18

在众多关于电子书的研究当中,有2篇论文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值得一提。即Magda Vassiliou等人的“‘电子书’概念处理”(13)和Robert Polding等人的“电子书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估”(14)

自20世纪70年代M ichael Hart开创“谷登堡计划”以来,随着电子书出版实践和相关研究的发展,关于电子书曾经出现过在某些领域和层面被广为接受的定义(15)(16)(17)(18)。这些定义多围绕媒介、内容/文件格式、设备和传播四个方面展开。不过,关于那些定义人们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迄今为止相关文献中的“电子书”这一概念仍然有些含混和不明确(19)。Gold Leaf曾经指出“对‘电子书’(E-book)这一术语缺乏充分的界定是混乱局面产生的根源,并由此阻碍了电子书的进一步发展”(20)。鉴于基本术语的明确定义对相关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意义,Vassiliou试图运用内容分析(ContentAnalysis)这一语言学研究技巧对电子书这一术语做出“客观、系统和量化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包含两个部分的定义,即①电子书是包含文本和其他内容的数字对象,它是整合图书可以在电子环境中呈现出来的特点而成的;②典型的电子书有一些通用的特点,如搜索和交叉引用功能、超文本链接、书签、注释、高亮显示、多媒体对象和互动工具等(21)。该定义既考虑了电子书持久稳定的性质,也抓住了电子书因不断变化的技术驱动而导致的动态特性。更重要的是,Vassiliou再一次提醒了研究者关注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最基本问题。

Polding等人的研究和以上探讨不无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证实了以上研究的价值。他们面临的研究任务是将纸质版本的图书《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The TimesGood University Guide,GUG)(22)改造为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灵活的万维网应用系统,同时还要不影响纸版图书的销售。研究工作的起点是寻找一个电子书的概念模型来实施这种转换。但研究者发现当前的文献较多地关注电子书的应用方面,而较少探讨概念模型和产品架构等问题。而且既有的关于电子书的定义和概念也大多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反而是早年Martin(23)提出的“信封模型”(Envelopes)、“层级结构”(Hierarchies)和“网络结构”(network structure)等概念模型迄今仍然或隐或显地被广泛应用着。最后,研究者采用了Mattison(24)关于电子书的常识性定义,并将Martin的“网络结构”模型作为开发工作的理论指导。其中电子书被视为与专著一类的纸质书相似,但是以电子形式创建和发行的出版物。研究方法采用设计研究方法(Design Research Approach),具体来说就是明确研究问题,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理解所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然后运用抛弃原型法和演化原型法完成设计过程。实际上,最终完成的GUG网站已经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了。它不直接反映纸版GUG的结构和内容,功能也更为强大(25)。但是仍然可以看出,项目所使用的设计研究过程是根植于网络结构模型的,而且仍然保留了电子书的许多优势。

此外,国外许多研究者较为关注地区、国家和机构层面的电子书开发利用问题。Mühlberger等人探讨了欧盟资助的10个欧洲国家的18个图书馆所提供的电子书按需服务(eBooks on Demand service,EOD)(26)。还有,鉴于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非常渴望建立电子书馆藏,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国家电子书观测项目”(National E-BooksObservatory Project),致力于调查研究全英国以职业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中电子书的应用情况与效果(27)。Vandooren等人则探讨布鲁塞尔大学图书馆及其出版项目联合提供的最近绝版图书在线存取服务的进展情况(28)。国内关于电子书的讨论主要是关于数据格式、阅读设备、数字权利管理、知识产权和商业模式等问题。其中,最核心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从阅读器到行业标准的电子书产品和出版实践中,以论文和著作形式出现的研究成果则主要集中在创新扩散和传播范畴内,力图将对新媒体、新技术的科学理解传达给读者。如从宏观角度分析电子书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从微观角度分析电子书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格式标准的统一(29)(30)、电子书阅读平台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1)(32)(33)(34),版权保护及其解决方案(35)(36)、数字版权交易原则和实践等;或利用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学理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讨论电子书营销(37)、商业模式(38)(39)、价值增值和产业链(40)(41)等问题。还有的则利用传播理论分析电子书传播中的现象与问题(42)(43)。此外,与电子书相关的也进入了研究者视野。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利用多学科的思想与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电子书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试图作出解答。

可以预期,随着电子书实践的日益推进,图书这一“最有文化的媒介”的数字化问题必将引起持续的关注与研究(44)

1.2 数字期刊研究

从白纸黑字到图文声像并茂,期刊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变革。数字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数字期刊仍然是过去五年数字化发展最快的领域,加上其与开放存取运动的紧密联系,成为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焦点;而大众类数字期刊在经历2006年名人电子杂志热的高速发展期后,在2007年进入调整过渡期,2008年进入低潮,但作为新兴的数字出版物类别,其发展仍得到了学界诸多关注。

1.2.1 学术数字期刊

数字化是学术期刊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形态主要包括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和纯数字期刊两种。前者在欧美发达国家首先问世并迅速普及,如Lancet、Science、Nature等著名国际期刊很早就已经全文上网。我国的学术类数字期刊进入系统化、规范化和实用化。发展阶段始于1996年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问世,现今,我国约有6 000余种期刊全文上网,初步形成了以万方数据、清华同方和重庆维普等三家信息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格局。而在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学术类数字期刊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学术期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技术、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等方面,其中后者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此外,尽管学术数字期刊是所有数字出版物门类中收入问题解决比较好的一种,还是有许多研究者探讨其出版经营模式(45)(46)(47),包括授权方式、营销方式、合作方式、分配方式等(48)(49)

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和纯数字期刊的发展路径在国内外均受到了持续关注。前者是数字化发展初期的权宜之计,就方式而言包括集中式上网和分散式上网两种。集中式是指不同期刊通过加入大型期刊网站实现网络化,大型信息服务提供商、出版商、集成商等往往提供数字化集群上网服务(50)(51)。分散式上网是指期刊社依托自身网站开放期刊全文的数字版。不过,通过独立建站方式提供数字期刊还未得到较好普及。研究者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如网站建设等情况展开了调查研究(52)(53)(54),其中高校学报的网站建设是研究热点(55)(56)。赵军平等人的调查显示教育部主管的个别院校的学报编辑部起步较早,在1996年、1997年就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站,其余大多数是在1999—2005年建设的。这与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网络的大环境有关。从网站建设情况来看,教育部主管的期刊中65%建有自己的网站,地方院校主办的期刊中只有31.75%有自己的网站,军队院校中建有自己网站的占25%(57)。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趋势明显,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网站内容建设简单,信息不全面;信息服务形式落后;缺乏互链接;作者读者缺乏互动;国际化程度低;显示度低;维护不善等问题,对此研究者也提出了解决对策(58)(59)。纯网络期刊在我国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水平都要逊色很多。不过,研究者仍从我国纯网络科技期刊主体、形式和发展对策等多方面展开了研究(60)(61)(62)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采编系统居于关键地位,无论传统期刊还是数字期刊都可以共用这一核心工作流程;或者换言之,它为传统期刊迈向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元化搭建了新平台。随着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开发经历了从C/S(客户端/服务器端)结构向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发展;从静态信息发布网页、动态交互式网站到如今集成化、一体化、流程化网络采编系统的过程。研究者对基于不同建模语言和网页技术的学术期刊数字采编系统(63)(64)和审稿系统(65)(66)(67)等展开了研究,并对由此带来的期刊社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68)(69)。但是总体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科技期刊出版界相比,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如程维红等人调查中国科协期刊群的898种期刊后发现,其中只有不到25%的期刊使用了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另有不到15%的期刊网站有全文在线发布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存取期刊风靡全球,成为数字学术出版领域的亮点。但是,我国迄今还没有像英美国家那样鼓励开放存取的政策出台,学术团体、大学、研究所等参与开放存取出版的积极性不高,科研工作者的认知度也普遍较低。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等对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70)(71)(72),虽然研究视野和手段都有一定局限性,但对于相关人员了解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现状仍有较大帮助。对于开放存取目前在国内的发展障碍,许多学者也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经费并非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我国多数学术期刊由学术团体、大学和研究所主办,商业化程度普遍不高,无办刊经费不继的后顾之忧,主要障碍倒是源于同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于开放存取期刊的认可度低(73)(74)(75)(76)(77)。此外,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控制和评价、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问题、盈利模式等也是国内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78)(79)

国外开放存取期刊无论从发展深度和广度来看都更可观,相关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对开放存取出版进行跟踪研究。具体而言,包括从宏观角度探究全球开放存取出版每年的进展,从微观角度探寻出版社开放存取出版之路;评估开放存取运动对于学术出版的影响;通过计量方法对开放存取学术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对实现开放存取的金色和绿色之路进行比较等。

Peter Suber作为开放存取较早的倡议者持续不断地关注开放存取的最新进展。自2003年以来他每年撰写关于当年开放存取进展和影响的综述,近几年还在《电子出版期刊》(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上发表,给业内业外人士了解全球开放存取出版的进展提供最及时、最全面的信息。在评估开放存取运动影响的研究中,Philip M.Davis运用媒体框架理论(Media Framing)对2003—2008年世界主流报纸社论和读者来信的分析颇值一观(80)。尽管迄今为止开放存取的种种争论、实践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界、出版界和学术界,随着其影响的日渐深入与扩大并波及一般纳税人,了解大众媒体如何架构开放存取议题是十分必要而且有益的。Davis的研究发现开放存取的支持者常规地围绕“透明度”和“公共受托责任”(Transparency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来架构论点,即纳税人的钱资助了科学研究,因此公众有权获取研究成果;而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必要前提。这样的框架简明、有力,并与当下社会推崇开放、民主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相呼应。此外,支持者们还成功地构建了制造社会运动所必需的集体行动框架(Collective Action Frames),其中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指出不公平现象(Injustice)、号召大家行动(Agency)和区分对方身份(Identity)(81)。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强调对造成某种不公平的行为人(此处主要指出版商)应有的道德义愤;然后指出如果大家一起行动就可以解决问题;最后,根据某些利益和价值观方面明显的差异区分出敌我双方,即倡导开放共享的“我们”和唯利是图的“他们”(出版商)。因此,不难理解其能够说服美国国会制定强制开放存取政策,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道义支持。相比较之下,以出版商为主的开放存取运动的反对者未能建立自己的核心框架,其针对支持者框架构建的辩解诉诸出版物质量和出版行为的可持续性,立论主旨过于细小并且缺乏简明的叙事结构。其唯一较为有力的反框架(Counterframing)叙事是“政府干预”的说法,即将强制政策和法令视作“政府无理地干涉私营出版业”(82)。此种诉求容易在推崇自由市场的美国社会获得响应。因此,其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制定较为温和的规定(12个月的禁制期)以及2008年9月美国众议院议员否定开放存取强制政策的提案都不无因果联系。由此可见,在当前形势下历史悠久而近几年似乎声名狼藉的STM(Scientific,Technical and Medical)出版商除了调整自己确实存在的行为偏差之外,注意媒体议题的架构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争鸣和社会运动的目的并不必然是要消灭某一方,透彻地思考出版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于开放存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只会带来正面影响。

在似乎不可逆转的开放存取潮流之下,许多出版商对开放存取实施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甚至允许作者存档正式出版的PDF版论文(83)。许多重要出版商在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经验以后,已经能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开放存取出版。Claire Bird撰文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开放存取出版实验之旅(84)。自2004年以来该社采用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核酸研究》(NAR)收到的投稿量和作者满意度都维持稳定,大部分作者都乐于支付开放存取出版费用,因此新模式下运行的期刊能够做到财务平衡。尽管2005年NAR的收入曾有短暂下滑,但是2007年又开始增加。另外,该社出版的200多种期刊中有70种左右实行了选择性开放存取模式(Oxford Open),即允许作者自行选择是否缴付论文处理费以便其文章立即实行开放存取。在实践过程中,出版社逐渐意识到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并不是对所有学科都适用的。在该社实行选择性开放存取出版的期刊中,一些分子生物学和计量生物学领域的期刊,作者付费论文的比率高达17%~25%;而那些研究者较少得到资助的学科,如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付费论文的比率只有5%,人文社会科学领域2%(85)。也许可以由此推论,未来会根据不同学科和期刊的特点而出现开放存取、订阅存取、延后的免费存取及其组合并存的局面。然而,迄今为止出版社对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对订阅、期刊使用和论文引用率等的全面影响还不十分清楚。

对学术资源的了解是利用的基础,随着开放存取出版的蓬勃发展,准确地把握其现状,或者更加确切地说量化地把握现状是十分必要的。芬兰学者Bo-Christer Bj9rk等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选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和乌利希(U lrich's)期刊指南的数据库作为主要的样本来源,通过直接计数和抽样调查得出2006年全球出版了23 750种左右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其中包含约1 346 000篇论文。而此次调查研究更加重要的任务是计算全球在某个特定年份经过同行评议的开放存取论文的产量。Bj9rk分三路调查来获得最终数字,即金色开放存取期刊论文(无禁制期),有禁制期的开放存取期刊论文以及作者自行存档论文的数量。对于金色开放存取论文,Bj9rk仍以U lrich's数据库为主并参考DOAJ数据计算出2006年大约有1 735种活跃的(即继续出版没有停刊)、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存取期刊,刊载61 313篇文章,占当年出版论文的4.6%。考虑到期刊及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以及开放存取运动日渐普及的现实,这与早年间Regazzi利用相似的抽样方法对DOAJ所列期刊进行研究所得的数据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86)。这与汤姆逊公司的调查研究结果也基本吻合,据测算2003年SCI数据库中的开放存取论文为22 095篇,约占该库全部论文747 060篇的3.0%(87)。对于延迟开放存取和混合型开放存取期刊,B j9rk通过测算HighW ire网站中立即开放存取的期刊和经过一段禁制期才实施开放存取的期刊数之比,将延后开放存取的论文数量分离出来,得出当年大约8.1%的论文提供滞后的开放存取。平行出版或者说绿色开放存取论文的数量更加难以估计。Bj9rk从U lrich's符合要求的期刊中成比例地抽出列入ISI数据库和不列入该库的文章,分别为前者200篇,后者100篇,然后利用谷歌搜索引擎系统地搜寻其存入仓储的情况,得出当年大约有11.3%的论文进行了绿色开放存取。综上所述,Bj9rk认为2006年全球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中实施开放存取的约占19.4%(88)

Bj9rk对于样本的选择基本上是科学和合理的,如其以ISI和U lrich's期刊为样本库来测算当年同行评议论文总量,以U lrich's数据为主并参酌DOAJ来获取金色开放存取论文数量等,反映了他对学术期刊出版情况和开放存取资源分布情况的熟稔。尽管其以H ighW ire论文构成比模拟全球论文构成比的做法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但也是考虑当前数据可获得性的前提下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合理成分的解决方案。另外,研究者对于数据的处理也比较小心,如其对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进行抽样计数时,将PLoS等四家出版机构的期刊单独计数,原因是它们都利用作者缴费方式来维持经营,因此造成所出版的某些特定品种的期刊如PLoS One等载文量非常大,远高于平均数。总体而言,尽管局部结论还有可以商榷之处,如其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认为没有一篇论文既在金色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商网站发表,又在某一开放存取仓储中存档,但是B j9rk等人的研究结果仍然较为可信。

实际上,在数字出版的许多相关领域都十分需要这种量化研究。如不同的学者和研究机构都能够把此类研究方法、过程和结果以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以便于其他研究者验算、修正和参考;而且能够以年度为单位持续进行此类研究,对于摸清数字出版和数字学术资源的家底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国外间或有此类耗时费力的研究,相比较之下,国内同类研究更形缺乏。

1.2.2 大众数字期刊

从2006年的电子杂志热开始,大众数字期刊进入了研究者视野。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印刷型刊物的数字化、网络杂志的内容组织与编辑、数字阅读、杂志经营管理、广告经营等。

迄今为止传统印刷型刊物的数字化仍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集成平台将纸媒内容转换为数字内容;二是通过刊社自身的网站将纸媒内容搬上网络(89)(90)(91)(92)。另外,还存在一种反向的数字期刊发展之路,即网络杂志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传统杂志联姻或是开发网络杂志的纸质版。但这种模式目前国内还很少见(93)。有研究者指出,传统杂志在数字化时面临一种隐蔽的威胁,即为了获取传播渠道而成为互联网平台拥有者的“内容打工仔”(94)

网络杂志要成为独立的出版门类,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内容竞争力是不可或缺的。当前电子杂志的内容来源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改编自其他兄弟杂志;另一种是编辑部自己制作内容。研究者对电子杂志的内容利用以及内容管理进行了探讨。如陈丹等人认为,POCO等集成平台通过内容采集、内容制作、内容集成、内容发布等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容利用链;对应利用链的不同环节,存在着整合与细分两种不同的内容利用方式(95)。樊文静认为目前电子杂志的内容弊病体现为两个极端:一是只对纸质杂志简单数字化,没有充分利用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或者反过来,在内容表现上不必要地炫耀技术和堆砌多媒体内容。因此,电子杂志的内容开发应该在借鉴旧媒体的经验、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生的媒体形式以实现网络杂志的繁荣发展(96)(97)

还有学者分析了网络杂志这种新形式对于阅读的影响。由于多媒体、超链接和互动技术塑造了网络杂志区别于纸质杂志的信息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得网络杂志的阅读呈现如下特点:碎片化阅读;感性阅读;层级阅读。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杂志的阅读将越来越个性化和私人化。同时,由于网络杂志具有记忆功能,能够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为读者配置感兴趣内容的超链接,因而能使阅读兴趣与网络杂志提供的内容高度契合(98)。数字阅读引爆的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未来的文化传播模式、图书销量、图书馆的发展等诸多议题皆进入了研究者视野。王振铎将数字阅读、文本阅读和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认为当代的数字智能阅读器只能方便和丰富人类既有的阅读和出版方式,而无法完全取代人类传统的文本阅读与出版模式(99)。由此可见,数字阅读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而对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和广泛。

杂志经营管理也是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张炯认为,网络杂志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以资源为主的传统媒介网络化、以技术为要的网络杂志运营商和以征订为重的网络杂志代理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100)。还有研究者研究了网络杂志的营销方法,认为其小众化定位使分众营销、定向营销和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品牌营销、事件营销、广告营销等整合营销方式则成为推广网络杂志的重要方式(101)(102)。宋晓芳则指出现阶段的网络杂志虽然在数量、表现手段和内容来源上不断创新,但是在传播渠道上却表现出停滞不变的状态(103)。所有网络杂志的传播几乎完全依附于杂志平台,形成渠道的单一化。这种重复限制了网络杂志的消费人群,削弱了网络杂志对发布平台的控制力,最终直接制约网络杂志建立原创的盈利模式。

杂志广告始终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经济行为,只是由于载体及技术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呈现出一些新的“变种”和特性。数字杂志的广告类型几乎囊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所有的广告样式,体现了这种新型富媒体较强的开放性和吸纳能力。与传统杂志的广告营销相比,数字杂志广告呈现以下优点:丰富的广告形式,互动的广告内容;在线追踪读者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广告精准投放(104)。其劣势则体现为:许多数字杂志以免费形式供读者下载阅读,不能像传统杂志一样产生固定的发行收入,因此必须依靠广告维持经营;但是过多和不适当的超链接经常造成读者的阅读中断(105)(106)。作为一种新型广告载体,对网络杂志的广告传播效果还需进行科学的评价。刘峰等人提出AIDA(注意、兴趣、欲望和行动)的每个阶段都可以作为网络杂志广告传播效果评估的内容。具体可以转化为以下指标:广告曝光次数;点击次数与点击率;网页阅读次数;转化次数与转化率(107)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大众数字杂志的缺陷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108)(109),其中杂志出版的管理问题尤其引起研究者的兴趣(110)(111)

1.3 其他数字出版物研究

博客出版、按需出版和手机出版都是在全新的数字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它们甚至不像电子书和数字期刊能够找到对应的传统出版物,但是迄今为止发展势头已经凌驾于数字化书刊之上而成长为极其重要的数字出版领域。

1.3.1 博客、博客出版及相关研究

博客最早因1998年德拉吉报道而引起世人注意。2006年,国内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超过3300万个,有人将该年称为“全民博客年”。此后博客进入理性发展时代,一些博客停掉了,但博客总量仍在增加。(112)关于博客以及博客出版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博客发展比较热的2006年和2007年,如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博客的发展历程、生命力、生存空间以及博客网站的经济运营情况,分析了纯粹的博客出版模式,即所有环节都在博客上进行的出版模式(113)。还有一些研究者分析了传统出版与博客出版相结合的模式,将其区分为转载模式、试读版模式和博客—自助图书公司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博客书选题策划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114)(115)。还有研究者从传播学角度考察博客出版传播方式、受众诉求与定位的变化,探讨从博客发展到博客书以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116)(117)

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应该谨慎地看待博客与出版的结合。因为博客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组织形式,但同时也可以实现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功能,因此网络的媒体特征很容易体现在博客服务提供商(BSP)的发展策略当中。但是,博客的价值在于实现从“信息共享”到“思想共享”的跨越,共享才是博客的核心理念和最大优势。而现代出版业作为一个社会生产部门有其内在的经济目的和追求,并且这种目的是通过有控制的出版物流通来实现的。这就使博客与出版在信息传播过程和方式上存在差异。此外,出版业是一个微利行业,而网络信息产业则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118)。基于日本博客出版的积极社会效应和惊人消费指数,刘义军等人指出博客媒介能够将大众连接为共同体,同时传统媒介的关注、新媒体的大胆利用和努力推动都能促进博客出版的良好发展(119)

还有研究者探讨了博客与网络原创文学在起因、定位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认为文学创作只是博客的内容之一;博客网站和纯文学网站的相关实体不同。文学网站主要以内容为导向,而博客网站关注技术支持高于内容服务。(120)此外,还有研究者对某个学科领域的博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如对出版学博客的研究认为其影响力严重不足,内容质量也普遍不高,规模有待扩大,缺乏原创和特色且研究型博客奇缺(121)。这也反映了我国专业类、学术类博客的发展现状。随着2010年微博客在中国的发展,相关研究也开始增多。其单一性、碎片化、开放性、整合性、实时性、跟随性等传播特征使之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除了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外,学者更多关注这个新兴事物的盈利模式问题,对包括短信分成、广告、品牌服务、电子商务、虚拟产品等可能的几类盈利模式都进行了讨论(122)

1.3.2 按需出版及相关研究

在国外,按需出版在出版业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我国已经有一些出版社尝试按需出版,并有一些提供按需出版业务的印刷公司,但尚未普及,没有形成规模。不过按需出版作为新的业界动态,已经开始受到国内相关机构的重视。

由于按需出版在我国仍然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有许多研究者热衷于探讨按需出版的市场发展状况、它所导致的供需关系的改变以及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新气象(123)(124)。又由于按需出版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阻碍,因此研究重点集中在探讨按需出版面临的问题上,包括:行政干预,国家政策不明晰,书号控制严格导致进入门槛较高;出版界对按需出版认识不够;内容数字化进展缓慢,信息没有整合,按需出版技术的应用存在技术瓶颈;由于要改变传统业务流程,所以存在成本、定价以及利润再分配问题,各方参与不积极;行业竞争导致对新技术的抵制;我国图书市场尚未产生足够的个性化需求,按需出版缺乏市场动力;市场环境不成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营销方式单一,盈利风险较大,等等(125)(126)

针对按需出版在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各方研究人员纷纷提出对策。2007年12月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和凯捷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主办的按需出版高级学术研讨会上,出版界专业人士就如何以更低成本实现内容整合,加快发展按需出版等话题进行了对话(127)。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则提出了如下一些发展按需出版的应对之策:寻找合适的按需出版项目,全面管理整个业务流程;充分调动中间商的积极性,推广按需出版业务;加快内容数字化进程,建设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在技术和设备上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寻找利润平衡点;实现跨行业联合,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将内容、网络和技术集于一体来发展按需印刷;投入更多资金充分进行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以刺激按需印刷业务的增长;内容制胜,走创意和个性化道路,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等等(128)(129)

1.3.3 手机出版及相关研究

2009年1月7日中国正式发放3G牌照标志着中国进入3G元年。从世界范围看,日本的3G用户在2006年就已经超过2G用户;2008年11月,韩国3G用户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34.95%(130);截至2009年三季度,美国市场3G的渗透率接近40%(131)。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出版产业真正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手机图书是手机出版领域的主要形态之一,包括漫画类、小说类以及时尚类图书内容。日本一直处于手机图书发展的领先地位,在其2007年上半年度十大文艺类畅销书排行榜中,手机图书占据半壁江山,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此。从日本各大移动运营商调查数据显示,漫画书是日本手机图书中最主要的类别,其次是小说和图画类,支撑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手机的便携性、易操作和支付容易。最近日本手机小说出现增长乏力现象,以出版热门手机小说《红线》名噪一时的日本GOMABOOKS出版社因为高达38.2亿日元的负债而宣布破产。研究表明,日本手机小说风光不再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在作品质量上无法被社会认可。匡文波是国内较早研究手机媒体的学者,他在相关专著中系统地阐述了手机出版的概念、特征、应用和发展趋势,提出只有在3G实现大规模商用后,手机出版才能获得实质性发展(132)。近几年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都加大了对手机出版产业的研究力度。其中CNNIC发布报告,基于调查数据对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小说等手机出版形态的产业链状况、业务模式、用户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出未来手机媒体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与发展趋势(133)。随着手机出版,尤其是手机小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研究者已不再满足于对产业现状的描述,而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对其运营模式的深入分析,并提出有价值的发展策略。目前手机出版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电信网络运营商基于自身网络资源优势的自营模式,租用网络以实现自身品牌独立发展的虚拟运营以及网络运营商联合服务和内容提供商的合作运营模式(134)。在发展策略上,除了国家层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更需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营模式,包括手机出版商与厂商捆绑开发模式、内容生产商与移动运营商绑定模式,并借鉴日本经验形成我国手机出版利益分配模式(135)。这些探索对于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相比手机图书与手机报,手机杂志是在2006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手机出版门类,但随着该领域实践层面的积累不断增多,相关研究在国内外趋于兴盛。在2007年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上,许多期刊业巨头纷纷表示看好手机杂志业务,日本移动内容论坛发起人岸原孝昌明确指出手机传播在日本很有市场。2009年,美国发行量审计机构ABC通过对旗下报刊出版商的调查,就手机杂志发展得出以下结论:该市场尚未成熟,但已显示出积极信号;手机网站将提升杂志网站的流量;出版商更希望将内容投放于智能手机平台;早期商业模式主要来自广告与订阅;广告商迫切需要获取手机杂志相关监测数据(136)。国内方面对于手机杂志的研究处在不断发展阶段,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是结合3G时代背景探索手机媒体如何助力杂志出版,包括以内容提供商身份与运营商积极合作,针对不同读者实现个性化出版等。除此之外,不少研究者还将视角转移到对学术手机杂志研究(137)(138),以及运用传播学理论对手机杂志的发展策略进行探析(139)。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外在该领域研究相契合,国内的研究也非常关注手机杂志广告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因为手机媒体的碎片化属性决定了手机杂志快餐式、浏览型、跳跃感的阅读环境,这将影响广告投放效果。

手机报是指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包括短信、彩信、WAP版、客户端下载等多种形态。尽管美国加州的《圣何塞信使报》是世界上第一份网络报纸,但美国在手机报的发展上却落后于日本等亚洲国家,近几年美国报业协会也在呼吁报业重视手机报的发展,认为手机媒体不仅是新的传播平台,更是重要的营收渠道(140)。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学者针对未来个性化的手机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根据不同用户的兴趣、需求和终端配置,汇集不同新闻提供者的资讯以生成个性化内容并发布到手机终端(141)。国内手机报领域的研究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兴起,一方面,是引荐日本手机报发展经验,其中匡文波以日本I-mode模式为基础分析其手机广告、阅读收费以及增值服务等重要的盈利模式(142),对于中国手机报发展有较强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结合国内手机报的实践展开分析研究,探讨了制约手机报发展的问题,如消费习惯问题、内容“同质化”问题、有效受众相对较少、盈利模式问题和监管问题等(143)(144),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145)(146),如培养符合“第五媒体”特点的内容生产团队、掌握相应的无线互联网技术、建立自己的用户数据库等。

2 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

关于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研究更多是针对数字学术出版问题展开的,和传统出版业一样,数字出版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出版工作和出版物评价等问题同样十分重要,但其具体机制和标准则处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之中。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出版质量的研究主要从前期质量控制和后期质量评价两个方面展开。

2.1 质量控制研究

随着印刷出版向数字出版迁移,出版物从载体形式到内容表现形式都有了很大变化。此外,数字出版流程以及出版流程的各要素,如在线投稿系统、在线编审评议系统、在线发行系统的建立以及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等皆给数字出版物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同行评议方法是否可行?还是应该开发其他形式的质量控制机制?如何实现出版时效性与质量管控之间的平衡?这些仍然是数字出版面临的重大难题,关于它们有许多不同看法。

对于数字出版物质量控制方法的讨论,最大的争辩之处即是同行评议是否仍然有效。自然网站曾经专门开辟关于同行评议的争鸣网页,包括不同学科同行评议方式的区别,同行评议实现的最佳方法以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真正的价值增效,技术如何改善传统评议模式等(147)。有研究者认为传统同行评议的必要性被夸大了,在数字环境中,超链接和引用行为本身在一段长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同行评议功能;而且数字时代学术资源可获得性要比资源质量更加重要。有些学者提出了替代性的质量控制机制,如编辑控制、自由评议、论证等。V ragov等人大胆地建议打破评议的免费、志愿传统,把评论意见视为商品,其价格则由作者和评论者通过讨价还价决定(148)。KateW ittenberg则着重探讨了绕开传统质量仲裁者——出版商和图书馆,借鉴基于社区网络的P2P信任模型(trusted peer-to-peer models),由最终用户——读者来建立信息质量评价机制的可能性与实现途径(149)。但是,这些机制通常也以改良的同行评议方式作为核心,如允许采用互动的、开放式的评议和讨论;允许更加高效地从更宽广的范围内选择评议人;给予评议人更多的与评议工作相关的信息等。其手段更丰富、评议意见来源更广泛,成效也就更显著。总之,不管采用何种评议方式,只要最终保障期刊文章质量,维护期刊自身发展,并最终实现高效学术交流目的,则该方式是被肯定的(150)。尽管同行评议做法存在着人为的不公平乃至学术欺诈等弊病,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正式的学术交流中学术期刊要获得成功并得到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同行评议这样的机制来保证质量。这一点无论对于印刷期刊还是数字期刊来说都是适用的。Fytton Rowland指出为了保证数字期刊的内容质量,同行评议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文字编辑等对文章的基本拼写、语法等进行核检,实现专家和编辑对文章的双重把关(151)。同样,国内学者虽则同意在适度范围内施行读者评议等替代性控制手段,但同样坚持同行评议或者三审制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除了出版物内容层面的质量控制,在数据和元数据水平上的质量问题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Horstmann等人探讨了当前作为分布式仓储架构主流的机构仓储的数据有效性问题(152)。当前存在诸多重要的确认和验证技巧,其主要功能在于验证是否符合OAI-PMH和简单元数据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于仓储数据质量的整体量化评价是缺失的。为此,研究者提出了测试仓储规格一致性的初步验证方法;通过它生成专门的、可计量的数据,反映某仓储与技术或者内容相关的行为与数据的质量。Meyer等人则探讨了参考引用文献链接的质量问题以及改进方法(153)。和其他出版质量问题一样,此类问题在医学出版领域也得到了格外的重视。

2.2 评价研究

新形态数字学术资源的产生,对研究者的学术交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评价手段而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所建的权威引用文献数据库SCI、SSCI、A&HCI、JCR所使用的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方法是跟踪学术研究和衡量其影响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ISI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系源于印刷出版物的评价活动,在应用于数字出版物时未必恰如其分,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思路和实现方法。其中,Barbera等人提出了所谓的论文、引文及其作者网络图形可视化工具,作为替代性的书目计量学评价指标(154)。具体指标有三个(155):程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156);居间中间性(BetweennessCentrality)(157)

近年来,随着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日渐成熟,国内学者对数字学术出版物的质量评价研究主要针对开放存取期刊展开(158)(159)(160),具体评价方法包括传统评价方法和结合数字期刊特征的创新评价方法两种。其中,传统评价方法包括被著名数据库收录、引文分析法等,这和国外的评价方法是基本相同的。王学勤、刘海霞等从引文角度对开放存取期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161)。此外,更多学者针对开放存取期刊数字化的新特点,创新性地展开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如纳入信息系统检索界面进行评价(162);进行网络影响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探索(163)(164);从经济学角度建立评价模型(165),等等。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主要针对数字出版前期的质量控制和后期的质量评价展开研究。其中,关于质量控制,大多数学者还是支持采取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但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具体特点,一些替代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仍可以借鉴采用。质量评价研究主要对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在沿袭传统评价方法的同时结合数字化特征采取创新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构建也在学者的讨论范围内,但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如何建立合理、高效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3 存取与用户研究

互联网开放、免费的传统对于从诞生不久就部分走上了商业轨道的出版业而言,必然带来深刻的冲击。在数字出版成为必然选择的时代,用户存取权利被视为一种人权以及更高文明程度的象征,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热烈倡议与响应;至于用户及其行为,则是出版者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3.1 存取研究

所谓可存取性(Accessibility)就是“个人、群体、组织和机构共享社会传播资源的可能性”(166)。对于不同媒体行业以及媒介市场的供方和需方来说,可存取性的含义有所不同。就数字出版而言,内容的可获得性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目前,比利时是少数几个为有视觉障碍者出版日报的国家之一;这种日报既有布莱叶盲文印刷版,也有电子版。其中,Audio-K rant项目充分利用当前的文本转语音技术,致力开发一种新的、通用的新闻出版物。尽管这些出版物的可存取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它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或者设备,如理解布莱叶盲文的技能、个人电脑、语音合成软件以及互联网连接等(167)。另外,关于如何实现和促进存取功能的研究也不少。欧洲可存取信息网(European Accessible Information Network,EUAIN)建立的初衷就包括在建立欧洲主流内容处理环境时充分考虑可存取性问题,并为可存取内容处理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技巧(168)。EUAIN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为一些后续项目所用,如致力于为视觉障碍者提供可存取教育资料的ProAccess项目(169),其目标就是为出版商和电子学习价值链中的中介机构(与残疾人有关的图书馆、学校、慈善团体和协会)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工具,以便其从生产过程和版权角度看能够更加有效地生产和利用可存取内容。

人们在存取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成效,在数字学术资源方面情况更好一点。根据对ISI和U lrich数据库的统计,2006年共出版了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23 750种,共计发表文章约1 350 000篇。其中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占4.6%,另外至少有3.5%的文章在经过通常为一年时间的禁制期(Embargo Period)之后可以公开存取,也就是说“金色开放存取”的论文占8.1%。此外通过随机论文抽样,估算存放在电子印本仓储和个人主页上可开放存取的论文占到11.3%(绿色开放存取)。两者相加,当年19.4%的论文可以免费存取。(170)由此可见,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开展,学术期刊的存取情况得到了很大改观。

3.2 用户研究

从数字出版最初的发展阶段开始,用户与行为都是常规研究项目。出版领域实践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图书情报界、科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乃至整个学术界都非常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并且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一般来说,数字出版哪个子领域发展愈快,相应的该领域的用户研究就越发达。一直以来大量存在的关于数字学术出版物用户的调查研究就印证了这一点。人们如何利用数字出版物?他们的使用行为、习惯与偏好千差万别,而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情况对于图书馆、出版商等改进产品设计和提高服务质量都是有益的。

在电子书领域,从需求方面来看许多读者还没有阅读电子书的意识和习惯。Ithaka访问的4100名高校教职员工当中,只有16%经常使用电子书,36%答复很少使用(171)。Ebrary(2007)对583位图书馆员的调查中,被访者普遍认为电子书的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而同年对经济学、文学和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调研得到了类似结论(172)。不过需求不足往往可以追溯到用户以外的原因。2008年CIBER资助的一项对伦敦大学学院师生使用电子书情况的调查显示:用户对于电子书的兴趣很大,但是具体的使用情况往往因用户年龄、性别、具体身份和所在学科而有较大差异(173)。对香港中文大学12名学生为期两年半的深度调查研究重点揭示了从用户角度来看当前电子书存在的不足(174)(Lam)。调查显示至少在香港中文大学,电子书还不是学院生活有用的、经常使用的工具。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电子书软件尽管较易使用,但其中涉及的一些技术和程序因素如下载、格式转换和身份认证等仍然给使用者带来了负担和消极影响;另外,电子书品种不够丰富、并发用户的数量限制、借阅期过短以及电子书硬件不足等都制约了电子书的应用。(175)Ihlstr9m等人对使用经验在电子报纸用户偏好和需求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经验研究并得出结论,即实际使用经验往往比看宣传短片和接触模型更能激起用户阅读电子报纸的积极态度(176)

除了对用户行为的研究之外,也有一些研究对数字出版另一端的机构和行为人,即作者和出版者进行了调查分析。Charalampos Z.Patrikakis等人以欧盟的Bio@gro项目为例,利用回归模型对合作参与多语言数字内容出版的各群体(包括收集资料的群体、评议群体和用户等)的行为变化和结果进行了评估。与此同时,也评价了“反馈”这一改变社会行为的刺激因素。最后,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通过社会行为刺激机制来提高合作出版效率的建议:对于好的做法要有适当的反馈机制予以揭示;如果发现某些群体出现效率下降的情况,则应该给予一定的反馈或利用跨群体讨论等方式启动新的工作周期;努力消除出版过程中的例行公事效应;防止因为赶进度或者因为革新工作方法而偏离工作的质量标准。(177)

无疑,对于数字出版这一新型出版范式,国外关于用户和行为的研究能够从数字出版产品满足需求和实现价值角度逆向对数字出版发展提供指导,这对提升数字出版水平十分有益。反观国内,则多为对数字出版个案的研究,或者对数字出版用户的量化调查(178)(179),虽则其对于了解该领域的出版现状、提升出版实践有一定作用,但是深入到数字出版行为的实施者即人的层面去探讨效率问题和改进措施的研究还不多见,仍有必要加强。

4 经济问题研究

数字出版需要健康发展,其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包括如何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合理地控制成本以实现收支平衡,利用数字技术优势以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获取商业回报,以及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受到出版界、图书馆界学者的深入研究,而且得到来自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学者的广泛关注,如前明尼苏达大学数字技术中心主任Odlyzko就对数字出版经济问题有着长期研究。

4.1 成本研究

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生产方式成本较低,这是业界普遍认可的事实。但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成本问题的具体分析和研究上,无论是由于研究对象之间的显著差异,比如,纯网络期刊与纸介质转型期刊的不同,还是研究者采取的视角和方法上的差别,都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Julian H.Fisher(2008)则根据开放存取期刊中文章数量的不同估算出相应成本,每年出版50篇文章的开放存取期刊总成本为4 000美元(80美元/篇),出版100篇论文的期刊总成本为7 000美元(70美元/篇),出版250篇论文的期刊总成本为17 000美元(68美元/篇)。以上这些研究所得出的统一结论是,开放存取期刊在经济上是具有可行性的。

国内方面,除了对国外数字出版成本问题研究综述外,鲜有直接对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萧林根据不同标准对网络期刊进行成本结构分类,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首稿成本和边际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且对成本项目进行微观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是网络期刊比印刷期刊节约30%~70%成本,节约途径一是分发成本降低,二是采用新技术和新出版工作流程所带来的出版效率的提高。另外,作者指出网络期刊的成本节约与订户数量规模有很大关系(180)。刘锦宏在提出基于数字出版的科学交流系统成本收益模型的基础之上,从数字出版机构的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分析入手,阐述了数字出版机构的成本与收益构成方式,最后指出只有数字出版机构的利润所得在科学交流各环节共同认可的范围内,科学信息才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传播(181)

4.2 定价研究

一直以来,出版商与图书馆之间就“期刊价格”问题争执不下。一方面,历史经验表明,随着知识信息的经济价值上升,获取相关信息需要支付更高价格;另一方面,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蓬勃发展,出版商在提高出版物价格的动力上的确受到一定抑制。显然,数字出版物定价问题不仅是业界面临的困惑,也是学术界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美国数学学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近期就发布了一份针对1994—2009年数学期刊价格的调查报告(182)

近几年,数字出版物定价模式已经从确定基础价格进化到灵活采用各种价格策略。迄今为止引起最广泛关注和争议的莫过于捆绑定价(Bundling Pricing)这一随数字出版物正式进入市场而被大量采用的价格策略。对于用户来说,包括大宗交易在内的捆绑策略使得其获得访问更多文献资源的权利,因此短期内对消费者有利;而与大图书馆相比,小图书馆受益更多。从出版商角度来看,由于这种做法降低了销售成本,消除了用户基于使用情况筛选期刊的动机从而保证了一些不常用期刊的市场,因此是出版商利润最大化的可靠的均衡战略(183)。然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尽管有时候这种做法的短期福利效应可以是积极的,但是只要采用捆绑销售,就必然会造成锁定效应,进入壁垒也就几乎不可能消除。另外,在提高行业利润的同时降低了社会福利。原因在于在此类交易合同中,电子期刊价格通常和以往订阅的印刷期刊挂钩,使得取消订阅的转换成本很高;而且合同往往是长期的(通常三年),导致图书馆调整开支的余地很小,因而无法对新进入市场的数字出版物做出反应。Jeon和Menicucci则通过经济学模型证明:如果禁止捆绑,则产业集中对于价格的影响有限;如果允许使用捆绑策略,那么出版商会发现捆绑更有利可图,但是问题在于它提高了行业利润的同时降低了社会福利;活跃于期刊市场的出版商之间的并购也能够带来更多利润,但是同样将降低社会福利(184)

相比国外学者对网络学术期刊定价问题的深入研究,国内研究者在此投入精力并不多,其中主要是借鉴分析国外成熟STM网络期刊的定价策略(185),比如,差别定价策略、捆绑定价策略以及读者主导定价策略。倒是电子书领域的定价问题得到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基于阅读器终端,还是传统互联网的电子书定价问题,都有相关文献涉及。如王晓光基于电子书市场的双边结构特征,分析了电子书市场中定价影响因素,最终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书定价策略,包括低价策略、联合定价策略、歧视定价策略、捆绑销售策略与标准联盟策略(186)。朱莹从网络环境下信息产品特征的入手,建立起网络电子书多重定价模型,并对网络电子书的定价问题进行实例分析(187)。这是与国内原创文学发展兴盛和电子阅读器市场激烈竞争的现实情况相吻合的。

4.3 商业模式研究

商业模式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于数字出版领域亦然。探索在数字化背景下长期获取利润或至少维持经营的模式,是学术界近几年研究普遍关注的热点,其中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和集中的主要是开放存取出版和付费存取出版模式研究。早在2003年,SQW有限公司就曾受英国卫尔康信托基金(Wellcome Trust)的委托,承担了科技出版领域商业模式的调查研究工作,其得出的结论有力地支持了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模式。次年,卫尔康再次委托SQW就读者付费和作者付费的商业模式进行成本和效益的研究,并得出结论,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在资源配置和系统成本等方面都更加经济有效。

来自巴西的学者Gumieiro和Costa在2009年就开放存取期刊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其目标在于确定一种针对开放存取期刊商业模式的可行化架构模式,商业模式包含了四类组件,即价值定位、产品与服务、价值架构与资源来源,基于此,作者进一步提出针对知识信息领域,自然、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和艺术人文领域的商业模式,最终得出结论是自然科学领域商业模式的特点明显有别于其他两个领域(188)

Paola Dubini等人则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评价不同的数字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涉及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四个领域,其中每个领域又包含不同出版模式的期刊,即开放存取期刊、从付费存取期刊转换而来的开放存取期刊、混合期刊(根据作者付费情况来提供开放存取服务的付费存取期刊)以及纯粹的传统的付费存取期刊各一种。他们认为不同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必须考虑导致双边市场产生的网络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创新模式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在读者市场和作者市场同时达到“临界量”(CriticalMass)。(189)

除此之外,JISC发布的研究报告试图系统地评估在英国,三种可选择的学术出版模式即订阅出版模式(Subscription Publishing)、开放存取出版模式(Open Access Publishing)和自存档出版模式(Self-archiving)的成本效益情况。最终作者提出,在现有预算框架下英国可以选择转向开放存取出版;尽管转换期的收益可能较低,但从更长远的时期来看,开放存取和自存档出版模式可以产生更多的净效益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190)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同样是国内出版学术界不可回避的研究范畴。目前,国内许多研究者都提出商业模式的不明朗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最大瓶颈等类似观点(191)(192)(193)。其中,一些研究者以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数字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如下商业模式,即以施普林格、约翰•威利等为代表的专业期刊和图书出版商业模式,以培生集团为代表的教育服务模式,以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销售模式,以日本手机小说、手机漫画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服务模式,以8020出版公司等为代表的“用户创造内容”模式等。这些研究对于深化国内出版业对数字化转型时期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 技术与标准研究

数字出版发展至今,技术与标准的作用日益显现,前者如语义网技术推进数字出版由载体数字化向数据结构化转型,后者如开放统一的元数据标准、电子书格式标准等则将成为助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基础。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5.1 语义出版研究

语义出版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与此相关的实践从未停止。如2009年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专门推出了一篇应用语义网技术的期刊文章;此外,商业领域的语义出版也取得进展,如路透社在2009年推出一项以语义网技术为核心的服务Open Calais(194),主要用于把非结构化的HTML文件转变为语义注释的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细分出“人”“地”“企业”等类别,提供第三方企业实现商业应用;除此之外,华盛顿邮报社和卫报社等出版商都在语义出版方面进行积极尝试。

早期的语义出版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义网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勾画语义出版的蓝图。2001年,语义网的创始人Berners-Lee提出语义网络将会以几乎不可预测的方式改变学术知识的生产和分享模式,而这种积极的影响主要通过提供可机读的科技出版物元数据和其他数据资源,并采用通行的语义网标准以提升计算机在信息挖掘和集成上的作用来加以实现。

随着实践的深入,语义出版研究更加立足现实可行性,探索语义网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Bob DuCharme在其博客上撰写文章,探讨数字出版与语义网技术究竟能给彼此带来什么。作者认为出版领域对重要概念的分类、命名,以及确定它们之间关系的做法将有助于语义网中本体的建立;而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语义网技术对数字出版的作用时,作者主张采取渐进方式推进语义出版发展,如应用一些语义网技术相关的小工具促进出版商内容的组织和传播,而不要因为过于宏大的理念而迷失了发展方向。(195)David Shotton也指出语义出版能够极大地提高科学交流效率,许多出版机构都渴望彻底实施语义出版,但是当前有必要采用稳妥渐进的方法来推进这一新型出版方式的发展。他以当前科技期刊语义出版实践尤其是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中最新的实践案例为基础,具体分析其中可资借鉴的做法,包括采用活的DOIs和超链接、文本术语的语义标记并建立其与相关信息的链接、互动图表、可以重新排序的参考文献以及两种新措施,即基于上下文的引用以及标签树。值得注意的是,Shotton还专门探讨了当下语义出版的可行性问题,对于出版商来说,关键问题是语义出版所提供的增值服务能否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也即上述实践能否以一种成本可控的方式在学术出版领域推广。(196)

国内方面,目前还没有成规模的语义出版实践,但是随着新闻出版总署推进出版产业升级的政策力度加大,已有部分出版社率先尝试语义出版。如作为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出版流程再造工程”的试点单位,汕头出版社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语义编辑技术的研发,对数字内容进行自动化分析、分类、整理、概括等工作,最终将语言文献中的知识结构和关系展示出来,在词、篇章、内容的逻辑结构三个层面上达到对语言文献精确、完整的分析,使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让读者以快速、准确、结构化的方式获取。相关研究也伴随着出版社的实践发展起来,张濮基于已有的开源软件,提出一种面向个人应用的数字复合出版环境构建方案,其基本结构包含了XML解析器、XML编辑器、XML转换器以及格式处理器四大核心部分,具有实施成本低、性能稳定、扩展性强等特点(197)。这对于国内出版社推进语义出版发展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王晓光认为语义出版主要指利用领域本体对在线文献中的概念和实体建立联系,目标是将人文学者从繁复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比对劳动中解放出来,自动实现不同资料、事件、记录之间的关联和集成,使人文学者的工作平台跃迁一个层次,不用再为这些基础工作费神,而将精力集中在资料分析和观点提炼上,从而极大地提升人文研究的效率(198)

5.2 长期保存研究

数字出版物长期保存是数字出版的关键使命之一,而目前又处在数字媒体更新率高、运营环境变化快等现实之中,因此受到了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广泛重视。早在2000年,基于国际合作与知识分享等需求,澳大利亚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推出了一系列国家图书馆资源保存项目,如潘多拉存档计划、数字信息存取网站等,针对电子记录、音频归档、在线出版物存档提出建立元数据长期存取以及开展数字资源保存策略及信息共享研究的发展思路(199)

数字出版物格式选择作为一种长期保存战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涉及保存格式的选择以及由谁来承担数字资源保存工作等问题。鉴于当前复杂的格式现状,具体采用何种格式常常因保存对象(文本、图形、音频和视频等)、保存要求、保存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不过总的来说,好的保存格式必须符合以下一些条件:①是内容水平而非显示格式水平上的描述;②为元数据等预留足够多的解释空间;③开放格式而非专有格式;④可判断性,即人可以读懂的文件而非二进制文件。目前许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XML是一种适合长期保存数字出版物的格式(200)。由谁负责数字资源保存的问题上,Anderson等人提议文件应该在作者创建阶段就采用可以持久保存的格式,而不是等生成以后再去转换和保存。为此,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资助的澳大利亚可持续知识仓储伙伴计划(Australian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Repositories,APSR)开发了应用原型数字学者工作台(Digital Scholar'sWorkbench)。该平台将存档功能当做另一种出版功能来实现,在不给作者额外增加许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为其节省文件处理时间。作者使用字处理软件的USQ ICE(201)模板生成的文件可以由工作台自动转换成便于保存的DocBook XML文件。然后,该格式文件就可以十分方便地转换成用于屏幕显示的XHTML文件和用于打印的PDF文件。

Sayeed Choudhury等人还专门针对天文学数字出版物保存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天文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依赖数据的呈现和解释,但是目前该领域内同行评议期刊中高度加工的数据仍然缺乏有效的保存方法,为此需要专门建立起一种从终端到终端的典型系统,以捕捉出版流程中高级别的数字数据,并建立精心策划且持久的数据仓储分布式网络(202)。以上研究对不同学术出版领域的数字资源保存方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国内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理念层面梳理数字出版物长期保存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要求,并提出合理的对策(203)(204)。问题包括安全性问题、技术问题、公共标准问题、相关标准问题;对策层面则包括对数字信息的鉴定和选择,对存储媒体的选择、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长期保存的标准规范等。

5.3 电子书标准研究

电子书标准涉及诸多内容,包括硬件设备、文档格式、元数据、内容管理及版权保护等一系列标准,其对于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意义是显见的。国外在这方面率先采取行动,1999年微软等IT公司联合图书馆、出版商、经销商等多家机构成立开放电子书先导组织,制定开放电子书结构标准,经过不断发展改进,2007年正式推出EPUB开放格式标准。国内曾在1999年制定GB/T 17933-1999《电子出版物术语》、CY/T36-2001《电子出版物外观标识》等标准,但没有很好地适应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近几年,随着第二波电子书热潮的来临,相关标准陆续出台,其中北京书生公司牵头开发的非结构化操作标记语言(UOML)被批准为国际开放标准组织开放存取SIS的标准。2010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发起成立“电子书标准工作组”,拟制定一系列电子书行业的标准规范并监督执行。

在电子书标准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DPF)一直发挥着标杆作用。2009年,IDPF推出EPUB标准维护工作组,该工作组的章程获得IDPF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该小组主席George Kerscher表示:“每一个身处电子书产业的人都应该共同努力,推进和维护EPUB标准。”副主席Garth Conboy则表示:“随着EPUB标准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整个电子书产业界都在维护EPUB三项标准所做的努力,这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5月,该小组发布了EPUB 2.1版本草案,旨在对原有的EPUB 2.0.1升级,增强EPUB作为传输格式、跨平台格式以及生产格式的适用性,提高其在全球不同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程度,加强其在不同阅读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该小组指出了推进新标准的14大障碍,如缺乏富媒体与交互性、全球语言、文章注释、导航等的支持,同时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如将HTML5特点纳入标准,加强页面级布局并面向多种显示区域尺寸,增强扩展机制等。由于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EPUB格式标准正获得全球电子书产业愈来愈多的认可和支持。

国内电子书标准的研究工作也在近几年取得不小进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子阅读器与行业标准方面。2009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我国首份电子阅读器测试报告,它理清了电子阅读器的类别,并通过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对国内外市场上主流的电子阅读产品从显示技术、操作功能、扩展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细致的测试。该书中的诸多结论成为今后国内电子书产业发展在标准制定方面的权威指南。(205)除此之外,不少学者就电子书标准的发展与趋势进行分析(206)(207),张书卿评估了我国数字出版标准的现状:其一,标准停留在企业标准的初级阶段,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严重缺乏;其二,数字出版标准化得到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的重视;其三,出版链条上各相关方的标准化意识有所增强,但需要加强协调;其四,业界对数字出版标准化还存在盲目性。为此,作者提出相应对策,包括积极研究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标准制定齐头并进,互相促进;政府正确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标准制定要实现业务专家、标准化专家和技术专家的高度结合;积极培养数字出版标准化人才(208)

6 数字版权研究

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大潮中,版权问题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国内法学界、知识产权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都对此十分关注。良好的版权立法、有效的识别和技术保护措施、安全的网络、快捷的强制执行措施等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和手段是数字出版的基础。鉴于国内外数字版权保护的发展背景及环境等有较大差别,研究者视角也有较大不同。但是总体而言,研究者最关心的主要还是两点,即版权立法和技术保护(209)(210)(211)。此外,随着数字出版开始小规模盈利,数字版权交易和授权原则、规则和实操等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

6.1 数字版权保护研究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作品的版权侵权也日益严重,研究者的关注度也日益上升。在国内,关于数字版权保护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研究。2006年颁布的《条例》在我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面的学者专家都对其进行了分析,在指出它为我国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法律支持,更好地维护了权利人利益的同时,也对其存在的漏洞进行了探讨,对《条例》是否能从根本上进行网络维权或者数字维权提出了质疑。(212)(213)(214)

合理使用制度在数字版权保护中的应用。合理使用是为了实现作者对作品的垄断与公众对作品的共享之间的平衡而创立的制度,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对版权施加的限制。数字环境下的新变化给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刘志刚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概念的演变,合理使用制度面临的法律与技术的双重困惑,电子版权合理使用原则的弱化趋势,公共领域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尺度,电子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重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数字时代合理使用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215)。此外,更多关于合理使用制度的探讨集中在对知识独占性和公益性这一矛盾统一体的辨析上。(216)(217)(218)

数字版权保护困境。数字版权保护存在着诸多问题,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①数字侵权本身的高科技性、无形性、广域性和复杂性造成侵权主体难以明确,侵权对象更加复杂,侵权行为隐蔽性更强,侵权性质难以确定,侵权方式更加多样化。这些数字环境下的新问题造成了对侵权行为进行取证更加困难,侵权案件管辖更不确定,侵权案件处理难度加大等问题。(219)②版权人自身维权意识不强。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其自身的版权意识还不够强,如对网络转载其未经授权的作品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或者将其视为扩大其作品传播效应的一种合法手段,这种权利放纵本身也助长了相关侵权人从更广范围更大程度上继续进行侵权;其次,诉讼程序的复杂以及所获报酬的微小阻碍其诉诸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220)③数字出版版权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数字版权保护对策。在针对数字版权保护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从司法保护、行政保护、技术保护和社会保护等方面出发对国内的数字版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技术保护措施方面,首先,学者们大多肯定了技术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有益性,认为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如数字水印技术、数字内容加密技术和基于数字水印与内容加密之上的DRM技术等应该先行。但是学者们也指出,一方面,它能够促使数字版权保护进一步完善;但另一方面,这样的技术保护措施也有其局限性。“保护”的初衷可能会滑向“限制”使用的误区,给开发工作增加负担,同时也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221)(222)同时,就如李建勋的观点一样,技术保护措施只是一种私力救济方法,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侵犯网络著作权的问题,必须完善网络著作权法律。(223)在法律保护方面,学者们大多指出了目前我国立法落后于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并结合现有的法律条款指出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的诸多法律漏洞。这些给新时期数字版权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新问题,也指出了改进的方向。在行政保护方面,目前我国行政力量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功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字版权保护,但其功效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如何从政府角度运用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大数字版权的保护力度,这需要政府更深入地介入到数字版权保护中来,更主动地发挥行政管理职能。(224)在社会保护方面,各种社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版权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等。(225)社会力量保护能够弥补法律力量和行政力量的不足,为数字版权保护提供新的救济手段,是未来数字版权保护需要依靠的主要力量。

在国外,关于数字版权保护讨论较多的是法律保护和技术保护措施。其中,好的版权立法是数字版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互联网条约”(W IPO Internet Treaties)为解决数字时代的版权问题提供了坚实基础,到2007年11月条约已经得到64个国家的批准。条约规定了网络环境中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义务,并对现有的一些权利进行了更新,包括:向公众传播权和向公众提供权;采取技术保护措施(TPMs)的义务;发布权利管理信息(RM I)的义务。后两条是传统版权保护法规所没有的,权利所有人可以有选择地实施。但是一旦其发布了权利管理信息或者采用了TPMs措施,对于它们的篡改、去除和破坏行为是违法的。因此,如果没有TPMs和RM I,则数字环境中的版权作品很难得到适当的权利保护。

TPMs是控制内容存取和使用的技术,包括限制存取技术、加密技术和版本保护技术等。识别系统是TPMs的重要基础,其主要作用是确认作品是什么,但是它并不直接保护作品免予未取得授权的使用。识别系统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标识符(identifiers),主要是一些数字和其他符号。印刷时代的出版物标识大家都很熟悉,如国际标准书号(ISBN)、国际标准刊号(ISSN)等。针对数字作品,许多机构开发了不同的标识符号,如数字对象标识符(DOI)(226)、国际标准音像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AudiovisualNumber,ISAN)(227)、文本作品标识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xt Code,ISTC)(228)以及针对行为主体(自然人和法人)的姓名标识符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Name Identifier,ISNI)(229),等等。第二类是数字签名和标记,如水印和指纹等。

权利描述语言(RELs)是数字权利管理技术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基于XML的语言,一般是机器可读的,描述与数字内容使用与发行相关的权利。它可以是权利所有人的简单申明,也可以是组成电子交易系统(有时被称为可信任的系统)的十分复杂的要素组合。最近的例子如世界报纸协会、世界出版商协会和欧洲出版商协会联合发布的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存取的内容自动存取协议(the Automated Content Access Protocol,ACAP)等(230)

从数字出版的角度来看,权利保护将是很长时期内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出版业外存在关于权利保护和开放的不同看法的背景之下,情况尤其如此。就如许多研究者一直强调的那样,尽管版权所有人有权控制数字作品的复制与传播,必要的例外与限制仍然是需要的,以便平衡数字版权权利人和公众的利益。

6.2 版权交易研究

有一种激进的看法认为出版业其实是依靠管理和交易版权及各种附属权利来维持经营的。在出版物日渐失去实物形态的数字时代,这种说法似乎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从数字出版商的角度来看,数字出版物的版权交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获取数字版权;另一方面,是通过数字版权获得收益。最近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两个方面都有涉及。

Franziska Hildebrandt建议要获得数字版权,首先要区分两种形式的权利。一是电子权(Electronic Rights),即制作作品的电子书版本的权利。这里所说的电子书版本是数字电子形式的作品,是完整的、逐字逐句转换的、没有增强功能也未曾改变内容及其呈现形式,更没有增加声音、图像和其他材料。换句话说,其中文本和插图与印刷版本中出现的完全一样。二是多媒体出版权(Multimedia Publishing Rights),包括全面的多媒体权,或者将经过选择的材料用于更大型多媒体作品(如CD-ROM产品)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添加诸如声音、图像等元素。该权利与多媒体互动产品有关。(231)

Hildebrandt认为对于大多数出版商而言,电子书是一种图书发行的替代性渠道,而不是一种转授权行为(Sublicensing)。因此,出版商倾向于将电子权括入书卷权利(Volume Rights)(232)当中,并且主张出版合同中的版税包含为取得电子权而付出的报酬。一般来说,出版商在获取全球翻译权的合同中,务必要保证同时获得电子权。至于多媒体出版权,目前一些出版商更愿意将其视为附属权利中的第二连载权(Second Serial Rights)。与戏剧改编权等不同的是,出版商和权利所有人的收入分成比例尚未确定下来。至于具体的版税计算,既可以以除去增值税的零售价格为基础,也可以以净销售收入为基数。

此外,数字出版还常常带来一些印刷时代未曾碰到的版权问题,对此,人们往往比照传统做法来寻找解决方案。例如,数字技术使得以章节为单位出售数字出版物内容成为可能,但是同时它也带来了相关的版权问题。为此,Nawotka(233)提出可以用连载权(Serialization Rights)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在印刷时代,知识产品的物理版本一次性地销售给用户或中介机构(如图书馆);但是在数字时代,对于在线知识产品的存取往往通过授权而不是卖断销售的方式来加以控制。授权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工具,可以提供多种存取方式和途径。授权协议主要明确向用户授予何种权利,其义务又有哪些。授权协议可以是某个权利人单独使用的,也可以是行业通用的。Beetz阐述了出版商如何在B2C或者B2B市场上销售数字内容,或者更加确切地说进行数字版权的授权交易。他指出在此过程中应该设计好交易方式,而且在数字版权交易的谈判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234)

但是在这方面,更加系统和清晰的梳理是由Koskinen-Olsson做出的。她认为数字权利的授权模式将因为发生的市场不同,如其是B2C、B2B或C2C市场而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无技术保护的授权。一般认为知识数字产品和娱乐数字产品有很大差异。由于后者主要由机构用户(如大学、图书馆等)购买,因此是一个B2B市场。它常用的模式是站点授权(Site License)。图书馆常常组织本地的、国家级的乃至国际的联盟来获取授权。这是一种基于信任的授权模式,比如,一旦向大学授权,该机构中的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②基于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授权。这种模式在消费市场较为常见,通常包含识别系统和一些TPMs。通过它,权利管理人可以控制谁看内容、在哪些地域看、看多久以及以何种方式看。它可以是完全的交易系统,也可以不涉及任何报酬,比如,数字图书馆的借阅系统。③知识共享授权模式(Creative Commons Licensing)。如果权利所有人并不打算依靠授权获得收入,那么知识共享授权就是很好的选择。许多开放存取出版物都采用这种授权方式。④集体授权模式。在数字出版物涉及大量权利人时,比如,大规模的数字化项目,往往必须启用集体授权模式。复制权组织(RROs)与许多出版商、作者和其他权利所有人合作不断地开发许多新型授权模式。如澳大利亚的版权代理有限公司(CAL)为高校开发的课程包服务。CAL网站上的授权系统与出版商服务器的内容相连;用户可以开发他们自己的课程包。该授权系统经由得到授权的复印店提供按需出版服务(POD);学生也可以通过口令存取在线内容。(235)

还有一些数字版权相关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比如,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孤儿作品,但是显然对于那些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236)(237)

较之国外学者对数字版权交易模式的深度研讨,国内学者面临版权交易不成熟的现实发展状况,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版权的产业授权模式方面。如秦珂对期刊社使用和授权使用著作权的15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分别是合理使用模式、法定许可模式、强制许可模式、默示许可模式、谈判授权模式、要约授权模式、交叉许可模式、著作权代理模式、开放浏览权模式、开放存取模式、免费许可模式、定制授权模式、综合交易授权平台模式、国家采购模式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238)。数字版权与传统版权截然不同,在数字版权授权模式方面学者也观点不一,有的提倡版权授权的多元化,有的提倡CC许可,有的提倡授权要约模式,并指出各种授权模式的利弊。(239)(240)(241)

综上所述,国内外数字版权研究虽然取得了新进展,但是整体研究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计,随着数字版权保护的日益成熟,对于它的研究也将更加科学、严谨,成果也将更加丰硕。

【参考文献】

[1]徐丽芳.数字科学信息交流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丛立先.网络版权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刘锦宏.网络科技出版模式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5]徐丽芳.哥伦比亚数字出版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6]秦珂.期刊的著作权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7]黄先蓉,罗紫初.数字出版与出版教育:“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郭晓琳.电子阅读器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何肇雄.基于“银河飞腾”DSP的嵌入式移动电子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陈波.基于uC/OS-II的电子书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王淑霞.基于C#.Net的电子图书在线出版系统[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秦波涛.CX数字图书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史蓉蓉.电子书传播中的阻力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陈飞.手机报研究——以广东手机报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张建华.网络电子书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J].科技与出版,2006(2):62-63.

[17]周倩.电子书的发展及版权问题[J].编辑之友,2009(5):62-63.

[18]王德忠.数字图书的价值再创造策略研究[J].中国出版,2008(1):30-32.

[19]徐丽芳.浮现中的大众数字出版产业链[J].出版广角,2008(12):16-19.

[20]陆颖,唐雷.从创新散布理论看如何提高eBook的市场扩散力[J].出版发行研究,2006(4):19-23.

[21]曾建勋,张满年,屈海燕.精品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方略[J].编辑学报,2008(2):87-89.

[22]吴巧红.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模式探讨[J].编辑之友,2007(1): 68-70.

[23]曾建勋,等.科技期刊网络化合作模式及其发展态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167-170.

[24]徐丽芳,刘锦宏.数字学术出版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06(6):62-66.

[25]郝捷.重构中国的STM在线出版:中华医学期刊(系列)与万方数据“基因重组”[J].出版发行研究,2008(7):5-10.

[26]陈恩满.中国期刊网阵免费主页利用情况调查研究[J].编辑学报,2007(1):39-41.

[27]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1):170-171.

[28]王兆璟.学术期刊网上运营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06(3):60-61.

[29]张带荣,胡家胜.《医药导报》网络出版的实践与展望[J].编辑学报,2007(5):356-357.

[30]谭辉.我国高校学报英文版在线状况简析[J].科技与出版,2007(2):21-23.

[31]骆瑾,王昕,方立国.湖北省高校科技期刊网络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编辑学报,2009(4):153-155.

[32]赵军平,姚远.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J].编辑学报,2007(2):116-118.

[33]黄仲一.利用学校资源建设学报经济型网站[J].出版广角,2008(8):51-52.

[34]郑筱梅,杨小玲.期刊网络化趋势及科技期刊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09(2):64-66.

[35]张植禾,相春艳,张晓青.我国网络电子期刊的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传播,2007(2):121-123.

[36]吕靖.纯网络版科技期刊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科技与出版,2008(7):16-18.

[37]陈祖权.传统期刊与数字化期刊的有机整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11-14.

[38]马智峰.基于UML数字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7(8):71-74.

[39]张科,王景发.基于ASP的期刊稿件采编系统结构整合与功能优化——以《图书与情报》网络采编系统为例[J].出版科学,2008(4):71-75.

[40]孙慧兰,张冰,王晓鹰,刘清海,张恩健,徐杰.医学科技期刊网上审稿系统新模式的建立[J].编辑学报,2010(2):66-67.

[41]陈海清,吴悦,王毅俊,赵宇,丁加羽,刘志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技期刊审稿专家信息管理系统[J].编辑学报,2008(8): 356-358.

[42]刘冰,游苏宁,范洪涛,蔡丽枫,李鹏,王红剑,卜延明.集群化科技期刊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J].编辑学报,2010(2):54-57.

[43]刘锦宏.基于数字出版的科学交流系统成本收益模型[J].图书情报知识,2009(1):63-68.

[44]林志祥,甘可建,钟均行.网络编辑岗位设置在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的重要性[J].编辑学报,2008(5):447-449.

[45]刘锦宏.国外网络科技期刊出版物的定价策略研究[J].科技与出版,2009(11).

[46]郭伟.科技期刊网络编辑部探析[J].出版科学,2008(1):68-73.

[47]王红.关于开放存取期刊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3):74-76.

[48]黄颖,刘万国.ISI数据库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3):37-40.

[49]谭晓华,赵蕊菡,黄如花.Elsevier收录医学期刊可开放存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205-208.

[50]欧阳雪梅,等.OA知识库和OA期刊的对比分析[J].编辑学报,2007(4):294-296.

[51]沈锡宾,等.开放存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之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3):460-462.

[52]董丽波,马爱芳.我国高校学报网络化现状及开放存取出版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89-91.

[53]王应宽.中国科技界对开放存取期刊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5):753-762.

[54]欧红叶,黄颖,游中胜,李若溪.学术期刊编辑对开放获取认识的调查与分析[J].编辑学报,2008(12):547-549.

[55]范贤容,韩欢.论开放存取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J].图书与情报,2009(6):78-82.

[56]马海群,王英.开放存取期刊中的版权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49-54.

[57]孙冕.《新周刊》与传统期刊的数字化之路[J].传媒,2007(5): 12.

[58]许春辉.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编辑学刊,2009(6):24-28.

[59]龚维忠.杂志数字化出版正当时[J].出版广角,2009(4):50-51.

[60]查国伟,唐巍.电子期刊引发期刊内容管理革命[J].传媒,2007(3):16-18.

[61]陈丹,张志林.整合与细分:我国网络杂志内容利用模式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06(8):50-53.

[62]樊文静.电视节目化:网络杂志内容发展趋势[J].出版广角,2007(10):15-16.

[63]隗静秋.多媒体对电子杂志的影响[J].出版广角,2007(10): 21.

[64]曾辉.超链接对网络杂志阅读路径的构建[J].出版广角,2007(10):19-20.

[65]王振铎.阅读、出版与教育——数字阅读、文本阅读与编辑出版教育之变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73-182.

[66]张炯.试析网络杂志的三种运营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7(5):81-84.

[67]沈剑虹,牛晓宏.数字杂志开展整合营销的几个案例[J].出版发行研究,2007(1):15-18.

[68]张腾军,张贤平.网络杂志出版现状及推广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出版科学,2008(2):64-66.

[69]宋晓芳.试析网络杂志盈利的渠道障碍[J].出版发行研究,2009(2):51-54.

[70]郭心蕊.电子杂志与传统杂志的广告传播形式比较[J].出版广角,2007(10):24-25.

[71]沈剑虹.机会与策略——数字杂志的广告盈利分析[J].传媒,2008(5):64-66.

[72]刘峰.网络杂志的广告传播效果及评估体系分析[J].出版广角,2007(10):22-24.

[73]魏彬.浅议我国数字期刊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出版广角,2008(3):51-53.

[74]宾锋.网络互动杂志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08(2):54-58.

[75]王会,武爱民.对电子杂志监管的五点建议[J].出版发行研究,2007(8):20-21.

[76]本课题组.几种网络出版形式的特点及管理规制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7(7):5-9.

[77]魏超.博客的生命活力[J].中国出版,2008(9):47-50.

[78]胡飞龙,周萍.Blog(博客)与B log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06(1):56-58.

[79]彭文波,赵晓芳.新媒体时代的博客传播与图书出版研究[J].出版科学,2007(4):68-70.

[80]朱学清.“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J].出版发行研究,2006(8):54-56.

[81]史蓉蓉.博客图书文化现象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06(11):63-65.

[82]刘义军,资明霞.博客出版:日本出版界的宠儿[J].编辑之友,2009(4):66-68.

[83]朱环新.网络文学与博客联手传统出版之比较[J].出版广角,2006(7):65-67.

[84]刘备,张志强.我国出版类博客研究[J].科技与出版,2009(11):63-66.

[85]卢金珠.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J].现代传播,2010(4):127-130.

[86]李德升.个性化市场模式下的按需出版与数字印刷——以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J].科技与出版,2007(7):53-55.

[87]刘邦凡,林宏彬,侯秀芳.按需出版的路径选择——基于数字出版的考查[J].出版发行研究,2007(11):46-48.

[88]莫林虎,王一.手机出版产业现状及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9(5):12-15.

[89]穆青.3G时代手机出版产业开发对策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9(6):46-48.

[90]马凌,丁琳.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手机杂志发展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0(2):49-51.

[91]屈平.手机报:有待深入挖掘的金矿[J].传媒,2007(5):31-32.

[92]庞春燕.手机报,报业“蓝海”?[J].传媒,2006(9):40-43.

[93]董昕.浅析手机报的媒介特性及发展策略[J].编辑之友,2010(2):73-74.

[94]胡德华.开放存取期刊质量的学科差异与动态变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4):144-147.

[95]傅蓉.开放存取期刊及其影响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7(4): 122-125.

[96]潘琳.开放存取期刊的来源、分布与质量分析研究[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2):104-108..

[97]王学勤,韩仰东.开放访问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与评价[J].现代情报,2006(8):33-36.

[97]刘海霞,方平,胡德华.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评价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25):23-27.

[99]刘辉.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的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1):59-63.

[100]秦金聚.纯网络电子期刊质量评价研究[J].情报探索,2007(8):13-16.

[101]张红芹,黄水清.OA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情报杂志,2007(3):124-126.

[102]刘海霞,孙振球,胡德华,等.开放存取期刊质量的双边市场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6):118-121.

[103]王丽娜,周伟斌.专业电子书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电子书读者调查问卷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9(4):48-50.

[104]王洪建,边瑶,周澍民.高校学生电子书阅读情况实证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科技与出版,2009(12):67-70.

[105]曹世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呼唤著作权集体管理现代化[J].中国出版,2006(9):50-53.

[106]汪忠.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08(8):58-63.

[107]何格夫.数字出版赢利模式探究[J].科技与出版,2008(7): 4-7.

[108]方卿,许洁.数字出版赢利模式设计的五要素——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09(11):16-19.

[109]陈慰湧,秦建伟.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研究现状分析[J].浙江档案,2008(1):43-45.

[110]黄维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7):68-70.

[111]马海群.实现电子书统一标准的全新思路——基于接口的解决方案[J].出版发行研究,2008(11):62-65.

[112]秦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若干立法问题阐释[J].情报探索,2008(1):69-71.

[113]詹福瑞,陈传夫,肖燕.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的修改建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5-8.

[114]张慧霞.《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图书馆的规定解读[J].电子知识产权,2007(1):36-39.

[115]刘青,黄晓.从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看合理使用的新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7(6):85-89.

[116]屈会芳,刘青.数字权益管理与合理使用的冲突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11):98-101.

[117]王知津,潘永超.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1):21-24.

[118]出版发行研究课题组.我国数字版权保护[J].出版发行研究,2007(1):18-20.

[119]徐丽芳.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J].出版科学,2007(4):9-14.

[120]李建勋.现代传媒网络作品的保护[J].现代传播,2007(3): 113-116.

[121]王秀丽,于秀丽.授权要约:数字版权贸易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8(9):21-24.

[122]柏慧.困扰网络视频行业的版权迷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03-13.

[123]段怡妹.按需印刷书籍推动国家图书总产值增[N].中国图书商报,2008-06-06.

[124]方兴东.博客绝不可以错过奥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8-03-07.

[125]马樱.业界专家共探按需出版发展未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7-12-21.

[126]Berelson.B..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M].New York,NY:Free Press,1952.

[127]Joost Kist.New Thinking for 21st-century Publishers:Emerging Patterns and Evolving Stratagems[M].Oxford:Chandos,2009.

[128]M iha Kovacˇ.Never Mind theWeb,Here Comes the Book.Oxford[M].Chandos publishing,2008:17.

[129]Christine L.Borgman.Scholarship in the DigitalAge: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and the Internet[M].Cambridge,MA:MIT Press,2007.

[130]Herve'Fischer.Digital Shock:Confronting the New Reality[M].translated from French by Rhonda Mullins.Montreal,Kingston,London and Ithaca:Mc Gill-Queen'sUniversity Press,2006:280.

[131]JeffGomez.Print isDead:Books in Our Digital Age[M].New-York and Hampshire:Macmillan,2008.

[132]Jingfeng Xia(Editor).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China,HongKong,Japan,Korea and Taiwan[M].Oxford:Chandos Publishing,2008.

[133]Bennett.L..E-books:TheOptions:A Manual for Publishers[M].London: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2006.

[134]Wayne Jones.E-JournalsAccessand Management(RoutledgeStudie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M].Routledge,2008: 39-64.

[135]Bo-Christer Bj9rk,AnnikkiRoos,MariLauri.Global Annual Volume of Peer Reviewed Scholarly Articles and the Share Available via DifferentOpen AccessOptions[M].[2009-07-28].Proceedings ELPUB2008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Toronto,Canada-June 2008.http://elpub.scix.net/cgi-bin/forum/Show? 100002.

[136]Port,B..Digital Scholarship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M].[2009-07-28].The 74th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Council: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Québec,Canada,August 2008.http://www.ifla.org/IV/ifla74/Programme2008.htm.

[137]Lorraine Estelle.Understanding How Students and Faculty Really UseE-Books:theUK National E-BooksObservatory[M].[2009-07-28].ELPUB 2009.http://conferences.aepic.it/index.php/elpub/elpub2009/paper/viewFile/79/36.

[138]Annette Beetz.Selling DigitalRights as aGeneral Publisher:Text and Images[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8,24(2): 129-132.

[139]A rmstrong,C.J.,Edwards,L.,LonsdaleR..Virtually there?Ebooks in UK academic libraries[J].Program:Electronic Library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2(4):216-227.

[140]Bird,Claire.Oxford Journals'adventures in open access[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3):200-208(9).

[141]Daniela IVKOVIC'.The Electronic Book:Evolution or Revolution?[J].BilgiDünyasē,2008,9(1):1-19.

[142]CharlesOppenheim.Electronic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Open Acces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8,34(4):577-590

[143]Taylor,C.F.,et al..Promoting Coherent Minimum Reporting Guidelines for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Investigations:theM IBBI project[J].NatureBiotechnology,2008,26(8):889-896.

[144]Claire Bird.Oxford Journals'Adventures in Open Access[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3):200-208.

[145]Colin Day.Judging JournalPrices:a cost index for academic journals[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0,41(2):145-152.

[146]Dan Penny.Publishing Technologies:What does the FutureHold?[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1):39-47.

[147]David Shotton.Semantic Publishing:the Coming Revolution in Scientific Journal Publishing[J].Learned Publishing,2009,22(2):85-94.

[148]Charalampos Z.Patrikakis et al..Evaluating BehavioralChange in Multigroup Collaboration for Content Publishing over the Web[J].Social ScienceComputer Review,2009,27(1):59-75.

[149]Henneken,E.A.,et al..E-prints and JournalA rticles in Astronomy:a Productive Co-existence[J].Learned Publishing,2007,20(1):16-22.

[150]Edward Nawotka.Our Digital Future[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8,24(2):124-128.

[151]Fran9oise Vandooren,Cécile Gass.Giving New Life to Out-ofprint Books[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3):187-192.

[152]FranziskaH ildebrandt.Contracts and Common Standards forDigit-al License Deals[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8,24(2):133-138.

[153]Evans,J.A..E lectronic Publishing and the Narrowing of Science and Scholarship[J].Science,2008,321(5887):395-399.

[154]Ed Christman.Synch or Swim?[J].Billboard,2009,121(3): 16.

[155]GünterMühlberger,Silvia Gstrein.eBooks on Demand(EOD):a European digitization service[J].IFLA Journal,2009,35(1): 35-43.

[156]Joseph,J..Esposito.Creating a Consolidated Online Catalogue for the University PressCommunity[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0(1):385-427.

[157]MaryWaltham.The Future of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 among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ssociations[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0(2):257-324.

[158]MagdaVassiliou,Jennifer Rowley.Progressing the definition of“ebook”[J].Library HiTech,2008,26(3):355-368.

[159]Mike Shatzkin.The StartwithXML Project:Understand the Point and Path to a Digital Workflow[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8,24(4):251-254.

[160]Pinfield,S..Can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and Peer-reviewed JournalsCoexist?[J].Serials,2007,20(3):163-171.

[161]Robert Polding,José Miguel Baptista Nunes,Bernard Kingston.Assessing e-book model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8(4):255-268.

[162]Regazzi,J..The Shifting Sands of Open Access Publishing,a Publisher's View[J].Serials,2004(30):275-280.

[163]Thomas h.p.gould.Scholar as E-Publisher[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0(2):428-448.

[164]Vandooren Fran9oise,Gass Cécile.Giving new life to out-of-print books:when publishers'and libraries'interestsmeet[J].LearnedPublishing,2008,21(3):187-192(6).

[165]Day Michael.Preserving the Output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for the Long Term: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Digital Preservation for Electronic Journal Content[J/OL].[2009-01-12].http://www.ukoln.ac.uk/preservation/publications/2008/e-journals/draft-v01.pdf.

[166]Shotton,D.,Portwin,K.,K lyne,G.,Miles.A..Adventures in Semantic Publishing:Exemplar Semantic Enhancements of a Research Article[J/OL].[2009-07-28].PLoS Computer Biology,2009,l5(4):e1000361.doi:10.1371/journal.pcbi.1000361.

[167]Donald Waters.Open Access Publishing and the Emerging Infrastructure for 21st-Century Scholarship[J/OL].[2009-07-28].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8,11(1).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1.106.

[168]Kathlin Smith.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and E-Journal Archiving: What Are We Learning?[J/OL].[2009-07-28].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8,11(1).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1.107.

[169]Carol Anne Meyer.Reference Accuracy:Best Practices for Making the Links[J/OL].[2009-05-28].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8,11(2).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1.206.

[170]Bo-Christer Bj9rk,Turid Hedlund.Two Scenarios for How Scholarly PublishersCould Change Their Business Model to Open Access[J/OL].[2009-08-07].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12(1).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2.102.

[171]JohnW illinsky.Toward the Design of an Open Monograph Press[J/OL].[2009-07-28].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12(1).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2.103.

[172]Joseph,J..Esposito.Open Access2.0:Access to Scholarly PublicationsMoves to a New Phase[J/OL].[2009-07-28].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8,11(2).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1.203.

[173]Julian,H..Fisher.Scholarly Publishing Re-invented:Real Costs and Real Freedoms[J/OL].[2009-07-28].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8,11(2).http://hdl.handle.net/2027/spo.3336451.0011.204.

[174]Seringhaus,M.,Gerstein,M..Manually Structured Digital Abstracts: A Scaffold for Automatic TextMining[J/OL].[2009-07-28].FEBS Letters,2008,582:1170.doi:10.1016/j.febslet.2008.02.073.

[175]Terry,R..Funding the Way to Open Access[J/OL].[2009-07-28].PLoS Biology,2005,3(3):e97.http://dx.doi.org/10.1371/journal.pbio.0030097.

[176]Barbara Palmer.Ongoing Crisis in Academic-Journal Pricing Is the Focus of Recent Colloquium:A ttendees Agree High Costs of Subscriptions Are Unsustainable and Electronic Distribution Has Radically Changed Publishing[EB/OL].[2006-11-15].http://news.stanford.edu/news/2006/november15/journal-111506.htm l?view=print.

[177]ALPSP.Publishing Economics Bibliography[EB/OL].[2010-06-04].http://www.alpsp.org/htp_econ.htm.

[178]Caren Milloy.E-books:Setting up the National Observatory Project[EB/OL].[2009-08-09].http://www.cilip.org.uk/publications/updatemagazine/archive/archive2007/november/Milloy%20Nov%2007.htm.

[179]Digital Preservation: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EB/OL].[2010-06-04].http://www-prod.nla.gov.au/openpublish/index.php/nlasp/article/viewA rticle/1333/1619.

[180]GoMobile:How Publishers Are Preparing for the Burgeoning Digital Market[EB/OL].[2010-06-04].http://www.accessabc.com/pdfs/mobile.pdf.

[181]Gold Leaf.Promoting theUptake of E-books in H igher and Further Education[EB/OL].[2009-07-28].JISC e-Books WorkingGroup,London.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PromotingeBooksReportB.pdf.

[182]Hane,Paula.Stable and Poised forGrowth[EB/OL].[2009-07-28].http://www.infotoday.com/it/nov03/hane2.shtml.

[183]James Grimmelmann.The Google Book Search Settlement:Ends,Means,and the Future of Books[EB/OL].[2009-07-28].http://works.bepress.com/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24&context= james_grimmelmann.

[184]John Houghton,et al..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Alternative Scholarly Publishing Models:Explo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Areport to the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EB/OL].[2009-07-28].http://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ublications/rpteconomicoapublishing.pdf.

[185]John Houghton.Explo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Alternative Publishing Models.[EB/OL].[2009-07-28].http://conferences.aepic.it/index.php/elpub/elpub2009/paper/viewPDFInterstitial/74/32.

[186]Houghton,J.W.,Steele,C.,Sheehan,P.J..Research Communication Costs in Australia,EmergingOpportunities and Benefits,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Canberra[EB/OL][2009-07-28].http://dspace.anu.edu.au/handle/1885/44485.

[187]Journal Price Survey(1994—2009)[EB/OL].[2010-05-04].http://www.ams.org/membership/mem-journal-survey.

[188]Mc Veigh,M.E..Open Access Journals in the ISI Citation Databases:Analysis of ImpactFactors and Citation Patterns-A Citation study from Thomson Scientific.[EB/OL].[2009-07-28].http://scientific.thomson.com/media/presentrep/essayspdf/openaccesscitations2.pdf.

[189]Nancy L.Maron,K.Kirby Smith.Current Models of Digit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Conductedby Ithaka for 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November 2008[EB/OL].[2009-07-28].http://www.arl.org/bm~doc/current-models-report.pdf.

[190]OpenCalais[EB/OL].[2010-06-04].http://www.opencalais.com/.

[191]Ginsparg,P..W 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Global Research[EB/OL].[2009-07-28].E lectronic Publishing in Science,at UNESCO Conference HQ,Paris.(1996)http://xxx.lanl.gov/blurb/pg96unesco.html.

[192]Pablo,F..Fernicola.Inceorporating Semantics and Metadata as Part of the Article Authoring Process[EB/OL].[2009-07-28].http://conferences.aepic.it/index.php/elpub/elpub2009/paper/viewPDFInterstitial/152/63.

[193]Paola Dubini,E lenaGiglia.Economic Sustainability During Transition:The Case of Scholarly Publishing[EB/OL].[2009-07-28].http://conferences.aepic.it/index.php/elpub/elpub2009/paper/viewPDFInterstitial/124/53.

[194]RIOJA(Repository Interface forOverlaid Journal.A rchives)[EB/OL].[2009-07-28].http://www.ucl.ac.uk/ls/rioja.

[195]A rmstrong,C.J.,Lonsdale.R..The E-book Mapping Exercise: Draft Report on Phase 1[EB/OL].[2009-08-07].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eBook_mapping_exercise_FinalReport_0403.pdf.

[196]Rick Weiss.Open Access to Research Funded by U.S[N].The Washington Post,2007-11-01.

【作者简介】

img19

徐丽芳 管理学博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科学系副主任,湖北省编辑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科学交流和美国出版业研究。2003年8月—2004年8月在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出版系作访问学者。主持的科研项目有2008年度教育部专项课题“网络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研究”(2008117),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数字出版的科学信息交流系统机制创新研究”(06BTQ010),2006年度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基于互联网的学术出版模式及其机制研究”,2005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信管学院基于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本科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历年来共出版著作和教材11部(含翻译和参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注释】

(1)郝振省.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2)http://www.ocn.com.cn/info/201005/chuban181520.htm[EB/OL].[2010-06-25].

(3)http://www.ocn.com.cn/free/201004/chuban240835.htm[EB/OL].[2010-06-23].

(4)http://www.cbbr.com.cn/info_21253_2.htm[EB/OL].[2010-06-30].

(5)http://www.ocn.com.cn/info/201005/shuzichuban241103.htm[EB/OL].[2010-06-23].

(6)http://www.chinapublish.com.cn/gj/qy/200904/t20090408_46898.htm l[EB/OL].[2010-06-30].

(7)http://www.cbbr.com.cn/info.asp?id=20346[EB/OL].[2008-12-09].

(8)Zakaria Maamar,Djamal Benslimane,Nanjangud C.Narendra.What can context do for web servic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49(12): 98-103.

(9)此会已经自1997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12届,当初会议的发起与一批图书馆员关系密切,是持续时间最长、最专业的数字出版国际会议。第12届(2008年)和第13届(2009年)会议的主题为“开放学术:创作、社区和可持续性”和“电子出版再思考:交流范式与技术的创新”,分别收论文47篇和43篇(包括短论文、海报论文等)。

(10)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Logos:Journal of theWorld Book Community,Learned Publishing和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为季刊;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为纯电子期刊,每年出版三期。

(11)《中国出版》为半月刊,《科技与出版》《传媒》《编辑之友》《出版广角》《出版发行研究》为月刊,《出版科学》《编辑学报》《编辑学刊》《现代传播》为双月刊,由于CALIS数据库收录资源的滞后性,《出版科学》《编辑学报》为前二期,《编辑学刊》为前三期,《出版发行研究》《编辑之友》《传媒》为前四期,《出版广角》《现代传播》《科技与出版》为前五期,《中国出版》为前十期,另《中国科技期刊》CNKI未收录,因此数据资料未统计。

(12)美国电子书销售额增加了176%。佚名.市场份额翻倍[J].出版参考,2010(3).

(13)Magda Vassiliou,Jennifer Rowley.Progressing the definition of“e-book”[J].Library HiTech,2008,26(3):355-368.

(14)RobertPolding,José Miguel Baptista Nunes,Bernard Kingston.Assessing e-book model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8(4):255-268.

(15)Hughes,C.A.“E-books”in DRAKE,M.A.,(Ed.)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M].MarcelDekker,New York,2003:984-989.

(16)Armstrong,C.J.,Edwards,L.and Lonsdale R.V irtually there?E-books in UK academic libraries[J].Program: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2(4):216-227.

(17)Landoni,M.“Electronic books”,in Feather,J.and Sturges,P.(Eds) Internationalnd Encyclopedia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M].Routledge,London,2003:168-171.

(18)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 metrics368&statistics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providers:data dictionary[EB/OL].[2008-04-12].http://www.niso.org/emetrics/current/subcategory/4.10.5.html.

(19)L.Bennett.E-books:The Options:A Manual for Publishers[M].London: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2006.

(20)Gold Leaf.Promoting the Uptake of E-books in Higher and Further Education[EB/OL].[2009-07-28]JISC e-Books Working Group,London.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PromotingeBooksReportB.pdf.

(21)B.Berelson.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M].New York,NY:Free Press,1952.

(22)GUG原为一本英国大学排行榜的图书。

(23)Martin,J.Hyperdocuments and How to Create Them[M].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0.

(24)Mattison,D.Alice in E-book Land:A Primer for Librarians[J].Computers in Libraries,2002,22(9):14-21.

(25)这至少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数字技术所提供的可能性;二是不影响纸质图书销售的设计要求。

(26)Günter Mühlberger,Silvia Gstrein.eBooks on Demand(EOD):a European digitization service[J].IFLA Journal,2009,35(1):35-43.

(27)Caren Milloy.E-books:Setting up the National Observatory Project[EB/OL].[2009-08-09].http://www.cilip.org.uk/publications/updatemagazine/archive/archive2007/november/M illoy%20Nov%2007.htm.

(28)Vandooren,Fran9oise;Gass,Cécile.Giving new life to out-of-printbooks: when publishers'and libraries'interests meet[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3):187-192(6).

(29)夏兴通.我国电子书出版标准化现状与思考[J].编辑之友,2009(8):61-62.

(30)马海群.实现电子书统一标准的全新思路——基于接口的解决方案[J].出版发行研究,2008(11):62-65.

(31)郭晓琳.电子阅读器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2)何肇雄.基于“银河飞腾”DSP的嵌入式移动电子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3)陈波.基于uC/OS-II的电子书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4)王淑霞.基于C#.Net的电子图书在线出版系统[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5)张建华.网络电子书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J].科技与出版,2006(2):62-63.

(36)周倩.电子书的发展及版权问题[J].编辑之友,2009(5):62-63.

(37)秦波涛.CX数字图书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8)王洪建,周澍民.一种全新的电子书商业合作模式∥黄先蓉,罗紫初.数字出版与出版教育:“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9)朱兰.数字出版时代电子书章节出版的现象分析∥黄先蓉,罗紫初.数字出版与出版教育:“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0)王德忠.数字图书的价值再创造策略研究[J].中国出版,2008(1):30-32.

(41)徐丽芳.浮现中的大众数字出版产业链[J].出版广角,2008(12):16-19.

(42)陆颖,唐雷.从创新散布理论看如何提高eBook的市场扩散力[J].出版发行研究,2006(4):19-23.

(43)史蓉蓉.电子书传播中的阻力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4)Miha Kovacˇ.Never Mind theWeb,Here Comes the Book.Oxford[M].Chandos publishing,2008:17.

(45)曾建勋,张满年,屈海燕.精品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方略[J].编辑学报,2008(2):87-89.

(46)吴巧红.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模式探讨[J].编辑之友,2007(1): 68-70.

(47)曾建勋,等.科技期刊网络化合作模式及其发展态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167-170.

(48)徐丽芳,刘锦宏.数字学术出版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06(6):62-66.

(49)郝捷.重构中国的STM在线出版:中华医学期刊(系列)与万方数据“基因重组”[J].出版发行研究,2008(7):5-10.

(50)曾建勋,等.科技期刊网络化合作模式及其发展态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167-170.

(51)陈恩满.中国期刊网阵免费主页利用情况调查研究[J].编辑学报,2007(1):39-41.

(52)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1):170-171.

(53)王兆璟.学术期刊网上运营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06(3):60-61.

(54)张带荣,胡家胜.《医药导报》网络出版的实践与展望[J].编辑学报,2007(5):356-357.

(55)谭辉.我国高校学报英文版在线状况简析[J].科技与出版,2007(2):21-23.

(56)骆瑾,王昕,方立国.湖北省高校科技期刊网络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编辑学报,2009(4):153-155.

(57)赵军平,姚远.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J].编辑学报,2007(2):116-118.

(58)黄仲一.利用学校资源建设学报经济型网站[J].出版广角,2008(8):51-52.

(59)郑筱梅,杨小玲.期刊网络化趋势及科技期刊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09(2):64-66.

(60)张植禾,相春艳,张晓青.我国网络电子期刊的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传播,2007(2):121-123.

(61)吕靖.纯网络版科技期刊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科技与出版,2008(7):16-18.

(62)陈祖权.传统期刊与数字化期刊的有机整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11-14.

(63)马智峰.基于UML数字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7(8):71-74.

(64)张科,王景发.基于ASP的期刊稿件采编系统结构整合与功能优化——以《图书与情报》网络采编系统为例[J].出版科学,2008(4):71-75.

(65)孙慧兰,张冰,王晓鹰,刘清海,张恩健,徐杰.医学科技期刊网上审稿系统新模式的建立[J].编辑学报,2010(2):66-67.

(66)陈海清,吴悦,王毅俊,赵宇,丁加羽,刘志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技期刊审稿专家信息管理系统[J].编辑学报,2008(8):356-358.

(67)刘冰,游苏宁,范洪涛,蔡丽枫,李鹏,王红剑,卜延明.集群化科技期刊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J].编辑学报,2010(2):54-57.

(68)林志祥,甘可建,钟均行.网络编辑岗位设置在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的重要性[J].编辑学报,2008(5):447-449.

(69)郭伟.科技期刊网络编辑部探析[J].出版科学,2008(1):68-73.

(70)王红.关于开放存取期刊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3):74-76.

(71)黄颖,刘万国.ISI数据库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3):37-40.

(72)谭晓华,赵蕊菡,黄如花.Elsevier收录医学期刊可开放存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205-208.

(73)欧阳雪梅,等.OA知识库和OA期刊的对比分析[J].编辑学报,2007(4):294-296.

(74)沈锡宾,等.开放存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之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3):460-462.

(75)董丽波,马爱芳.我国高校学报网络化现状及开放存取出版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89-91.

(76)王应宽.中国科技界对开放存取期刊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5):753-762.

(77)欧红叶,黄颖,游中胜,李若溪.学术期刊编辑对开放获取认识的调查与分析[J].编辑学报,2008(12):547-549.

(78)范贤容,韩欢.论开放存取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J].图书与情报,2009(6):78-82.

(79)马海群,王英.开放存取期刊中的版权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49-54.

(80)Philip M.Davis.How the Media Frames“Open Access”[J/OL].[2010-05-06].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12(1).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2.101.

(81)William A.Gamson,Andre Modigliani.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on Nuclear Power: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9,95(1):1-37.

(82)Rick Weiss.Open Access to Research Funded by U.S..TheWashington Post,2007-11-01•A2.

(83)Joseph J.Esposito.Open Access 2.0:Access to Scholarly Publications Moves to a New Phase.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8,11(2).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1.203.[2009-07-28].

(84)Claire Bird.Oxford Journals'Adventures in Open Access[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3):200-208(9).

(85)Claire Bird.Oxford Journals'Adventures in Open Access[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3):200-208.

(86)Regazzi J.The Shifting Sands of Open Access Publishing,a Publisher's V iew[J].Serials,2004(30):275-280.

(87)M.E.Mc Veigh.Open Access Journals in the ISI Citation Databases: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and Citation Patterns—A Citation Study from Thomson Scientific.[EB/OL].[2009-07-28].http://scientific.thomson.com/media/presentrep/essayspdf/openaccesscitations2.pdf.

(88)Bo-Christer Bj9rk,Annikki Roos,Mari Lauri.G lobal Annual Volume of Peer Reviewed Scholarly Articles and the Share Available via DifferentOpen Access Options[C].[2009-07-28].Proceedings ELPUB2008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Toronto,Canada-June 2008.http://elpub.scix.net/cgi-bin/forum/Show?100002.

(89)孙冕.《新周刊》与传统期刊的数字化之路[J].传媒,2007(5): 12.

(90)李建伟.朋友还是敌人,数字时代大众杂志的发展趋势[A].∥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1)许春辉.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编辑学刊,2009(6):24-28.

(92)龚维忠.杂志数字化出版正当时[J].出版广角,2009(4):50-51.

(93)杨丹丹.浅论网络杂志与传统杂志的关系[A].∥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4)查国伟,唐巍.电子期刊引发期刊内容管理革命[J].传媒,2007(3):16-18.

(95)陈丹,张志林.整合与细分:我国网络杂志内容利用模式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06(8):50-53.

(96)樊文静.电视节目化:网络杂志内容发展趋势[J].出版广角,2007(10):15-16.

(97)隗静秋.多媒体对电子杂志的影响[J].出版广角,2007(10): 21.

(98)曾辉.超链接对网络杂志阅读路径的构建[J].出版广角,2007(10):19-20.

(99)王振铎.阅读、出版与教育——数字阅读、文本阅读与编辑出版教育之变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73-182.

(100)张炯.试析网络杂志的三种运营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7(5):81-84.

(101)沈剑虹,牛晓宏.数字杂志开展整合营销的几个案例[J].出版发行研究,2007(1):15-18.

(102)张腾军,张贤平.网络杂志出版现状及推广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出版科学,2008(2):64-66.

(103)宋晓芳.试析网络杂志盈利的渠道障碍[J].出版发行研究,2009(2):51-54.

(104)汪波.数字杂志广告营销研究[A].∥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5)郭心蕊.电子杂志与传统杂志的广告传播形式比较[J].出版广角,2007(10):24-25.

(106)沈剑虹.机会与策略——数字杂志的广告盈利分析[J].传媒,2008(5):64-66.

(107)刘峰.网络杂志的广告传播效果及评估体系分析[J].出版广角,2007(10):22-24.

(108)魏彬.浅议我国数字期刊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出版广角,2008(3):51-53.

(109)宾锋.网络互动杂志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08(2):54-58.

(110)王会,武爱民.对电子杂志监管的五点建议[J].出版发行研究,2007(8):20-21.

(111)本课题组.几种网络出版形式的特点及管理规制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7(7):5-9.

(112)方兴东.博客绝不可以错过奥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8-03-07.

(113)魏超.博客的生命活力[J].中国出版,2008(9):47-50.

(114)胡飞龙,周萍.Blog(博客)与Blog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06(1):56-58.

(115)彭文波,赵晓芳.新媒体时代的博客传播与图书出版研究[J].出版科学,2007(4):68-70.

(116)朱学清.“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J].出版发行研究,2006(8):54-56.

(117)史蓉蓉.博客图书文化现象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06(11): 63-65.

(118)王宇.“博客出版”初探[A]∥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9)刘义军,资明霞.博客出版:日本出版界的宠儿[J].编辑之友,2009(4):66-68.

(120)朱环新.网络文学与博客联手传统出版之比较[J].出版广角,2006(7):65-67.

(121)刘备,张志强.我国出版类博客研究[J].科技与出版,2009(11): 63-66.

(122)卢金珠.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J].现代传播,2010(4): 127-130.

(123)李德升.个性化市场模式下的按需出版与数字印刷——以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J].科技与出版,2007(7):53-55.

(124)段怡妹编译.按需印刷书籍推动国家图书总产值增加[N].中国图书商报,2008-06-06.

(125)胡程立.我国按需出版的瓶颈及应对之策[A].∥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6)刘永坚,邹蕊.按需出版的困境与出路[A].∥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7)马樱.业界专家共探按需出版发展未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7-12-21.

(128)胡程立.我国按需出版的瓶颈及应对之策[A].∥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9)刘永坚,邹蕊.按需出版的困境与出路[A].∥黄先蓉,罗紫初.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30)迎接3G时代的到来[EB/OL].[2010-06-04].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090525/17326270186.shtml.

(131)美国3G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EB/OL].[2010-06-04].http://www.cr-nielsen.com/html/3g/3G_&_Mobile_Internet_Market_in_US_10-26.pdf.

(132)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0-83.

(133)CNNIC.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2008年12月)[R/OL].[2009-05-28].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9/2/19/162704.pdf.

(134)莫林虎,王一.手机出版产业现状及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9(5):12-15.

(135)穆青.3G时代手机出版产业开发对策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9(6):46-48.

(136)Gomobile:How Publishers A re Preparing for the Burgeoning DigitalMarket.[EB/OL].[2010-06-04].http://www.accessabc.com/pdfs/mobile.pdf.

(137)韩静,游苏宁,孙志谦.手机媒体与纸质科技期刊结合可能性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297-299.

(138)金甦.手机电子杂志对学术期刊实现手机出版的启示[J].福州大学学报,2009,23(3):96-99.

(139)马凌,丁琳.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手机杂志发展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0(2):49-51.

(140)Moving tomobile[EB/OL].[2010-06-04].http://www.naa.org/Resources/A rticles/Digital-Media-Moving-To-Mobile-Home/Digital-Media-Movingto-Mobile-Home.aspx.

(141)ePaper-the Personalized Mobile Newspaper[EB/OL].[2010-06-04].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44.9401&rep= rep1&type=pdf.

(142)匡文波.论日本手机报纸的盈利模式[J].传媒,2007(5):46.

(143)屈平.手机报:有待深入挖掘的金矿[J].传媒,2007(5):31-32.

(144)庞春燕.手机报,报业“蓝海”?[J].传媒,2006(9):40-43.

(145)陈飞.手机报研究——以广东手机报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6)董昕.浅析手机报的媒介特性及发展策略[J].编辑之友,2010(2):73-74.

(147)Nature's peer review debate[EB/OL].[2006-09-11].http://www.nature.com/nature/peerreview/debate/index.html.

(148)Vragov R,Levine I.Reviewing and Revamping the Double-Blind Peer Review Process[J/OL].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7,10(1).[2008-08-26].http://quod.lib.umich.edu/cgi/t/text/text-idx?c=jep;cc=jep;q1=3336451.0010.1%2A;rgn=main;view=text;idno=3336451.0010.104.

(149)Kate Wittenber.Credibility ofContent and the Future ofResearch,Learning,and Publishing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J/OL].[2009-05-28].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7,10(1).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0.101.

(150)F.Godlee,T.Jefferson.Peer review in health sciences[M].London: BMJ Publishing Group,2006.

(151)CharlesOppenheim,Fytton Rowland.Scoping Study on Issues Relating to Quality-Control Measures within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rocess[EB/OL].[2010-05-28].http://elpub.scix.net/data/works/att/88_elpub2009.content.pdf.

(152)HorstmannW etal..A deep validation process for open document repositories[M].[2008-08-26].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Toronto,Canada-June 2008:429-431.http://elpub.scix.net/cgi-bin/works/Show?429_elpub2008.

(153)Carol Anne Meyer.Reference Accuracy:Best Practices for Making the Links[J/OL].[2009-05-28].The Journal ofElectronic Publishing,2008,11(2).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11.206.

(154)Barbera M,Francesca D D.Weaving the Web of Science.Hyper Journal and the Impact of the SemanticWeb on Scientific Publishing[J/OL].[2008-08-25].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Bansko,Bulgaria-June 2006:341-348.http://elpub.scix.net/cgi-bin/works/Show? 204_elpub2006.

(155)三个中心性指标系原作者引用BOLLEN,J.;Van de SOMPEL,H.; SM ITH,J.;LUCE,R.Towards alternativemetrics of journal impact:a comparison of dowload and citation data.Information Processing&Management.2005.URL http://arxiv.org/abs/cs.DL/0503007.

(156)N是网络中的节点数量。d(i,j)是节点i和j之间的图解理论距离(GTD,graph-theoretic distance),即最短路径的距离。

(157)σst是从s到t最短测量路径的数量,σst(v)是从s到t并且经过节点v的最短测量路径的数量。

(158)傅蓉.开放存取期刊及其影响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7(4): 122-125.

(159)潘琳.开放存取期刊的来源、分布与质量分析研究[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2):104-108.

(160)王学勤,韩仰东.开放访问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与评价[J].现代情报,2006(8):33-36.

(161)刘海霞,方平,胡德华.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评价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25):23-27.

(162)刘辉.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的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1):59-63.

(163)秦金聚.纯网络电子期刊质量评价研究[J].情报探索,2007(8): 13-16.

(164)张红芹,黄水清.OA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情报杂志,2007(3):124-126.

(165)刘海霞,孙振球,胡德华,等.开放存取期刊质量的双边市场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6):118-121.

(166)VAN CUILENBURG J,MCQUAIL D.Media Policy Paradigm Shifts[J].European Journal ofCommunication,2003,18(2):182-207.

(167)Paepen B.Audio Krant,the daily spoken newspaper[M].[2008-08-26].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Toronto,Canada-June 2008:122-129.http://elpub.scix.net/cgi-bin/works/Show?122_ elpub2008.

(168)Crombie D.,Ioannidis G.,Mc Kenzie N.Multimedia Modular Training Packages by EUAIN[M].[2008-08-20].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 Vienna,Austria 13-15 June 2007:91-100.http://elpub.scix.net/cgi-bin/works/Show?109_elpub2007.

(169)Project Description ProAccess[EB/OL].[2008-08-20].http://proaccess.euain.org/.

(170)Bo-Christer Bj9rk,Annikki Roos,Mari Lauri.Global Annual Volume of Peer Reviewed Scholarly Articlesand theShareAvailable via DifferentOpen AccessOptions[M].[2009-07-28].Proceedings ELPUB2008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Toronto,Canada-June 2008.http://elpub.scix.net/cgi-bin/forum/Show?100002.

(171)Ithaka.University Publishing in theDigitalAge[R/OL].[2008-08-13].http://www.ithaka.org/strategic-services/university-publishing/.

(172)Peter Hernon.E-book use by students:undergraduates in economics,literature,and nursing[J].[2008-08-13]The Journal of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7,1:3-13.

(173)CIBER(2008).Information Behaviou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 A CIBER Briefing Paper,Centre for Information Behaviour and the Evaluation of Research,[R/OL].[2008-08-13].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London.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rogrammes/reppres/gg_final_keynote 11012008.pdf.

(174)Paul Lam,Shun Leung Lam,John Lam,CarmelM cNaught.Us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eBooks on PPCs:How students'opinions vary over time[J/OL].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9,25(1):30-44.http://www.ascilite.org.au/ajet/ajet25/lam.htm l.

(175)Paul Lam.Us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eBooks on PPCs:How Students'Opinions VaryOver Time.In Hello!Where are you in the Landscape of EducationalTechnology?Proceedings AsciliteMelbourne 2008.http://www.ascilite.org.au/conferences/melbourne08/procs/lam.pdf.[2009-08-07].

(176)Ihlstr9m Eriksson,Carina;Akesson,Maria.Introducing the e-newspaper-Audience Preferences and Demands[M].[2008-08-20].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Vienna,Austria-June 2007:91-100.http://info.tuwien.ac.at/elpub2007/presentations/102.ppt.

(177)Charalampos Z.Patrikakis,Maria Koukouli,George K.Papadopoulos,Alexander B.Sideridis.Evaluating BehavioralChange in Multigroup Collaboration for ContentPublishing Over the Web[J/OL].Sage,2009,27(1):59-75.DOI:10.1177/0894439308319449.

(178)王丽娜,周伟斌.专业电子书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电子书读者调查问卷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9(4):48-50.

(179)王洪建,边瑶,周澍民.高校学生电子书阅读情况实证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科技与出版,2009(12):67-70.

(180)萧林.网络期刊的成本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6(6):28-30.

(181)刘锦宏.基于数字出版的科学交流成本收益模型[J].图书情报知识,2009(1):63-68.

(182)JournalPrice Survey(1994-2009)[EB/OL].[2010-06-04].http://www.ams.org/membership/mem-journal-survey.

(183)Mccabe,M.J.,Snyder C.M..The Economics of Open-Access Journals[EB/OL].[2008-07-31].http://ssrn.com/abstract=914525.

(184)Jeon D-S,Menicucci,D..Bundling Electronic Journals and Competition among Publisher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September,2006,4(5):1038-1083.

(185)刘锦宏.国外网络科技期刊出版物的定价策略研究[J].科技与出版,2009(11):3-6.

(186)王晓光.电子书市场的双边结构及其定价策略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9(7):45-48.

(187)朱莹.网络电子书籍多重定价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8(9): 143-145.

(188)Katiúcia Araujo Gumieiro,Sely Maria de Souza Costa.Businessmodels for electronic open accessjournals and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Aproposal[EB/OL].[2009-08-13].http://dhanken.shh.fi/dspace/bitstream/10227/599/1/1gumieiro_ costa.pdf.

(189)Paola Dubini,Elena Giglia.Economic Sustainability during Transition:The Case ofScholarly Publishing.[EB/OL].[2009-07-28].http://conferences.aepic.it/index.php/elpub/elpub2009/paper/viewPDFInterstitial/124/53.

(190)John Houghton et al..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Alternative Scholarly Publishing Models:Explo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Areport to the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EB/OL].[2009-07-28].http://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ublications/rpteconomicoapublishing.pdf.

(191)汪忠.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08(8):58-63.

(192)何格夫.数字出版赢利模式探究[J].科技与出版,2008(7):4-7.

(193)方卿,许洁.数字出版赢利模式设计的五要素——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09(11):16-19.

(194)Open Calais[EB/OL].[2010-06-04].http://www.opencalais.com/.

(195)Bob Du Charme.What can publishing and semantic web technology offer to each other?[EB/OL].[2010-06-04]http://www.snee.com/bobdc.blog/2009/02/publishing-and-semantic-web-te.html.

(196)David Shotton.Semantic Publishing:the coming revolution in scientific journal publishing[J].[2010-05-28].Learned Publishing,2009,22(2):1-10.

(197)张濮.个人数字复合出版环境的构建[J].出版发行研究,2010(3):43-46.

(198)语义网与数字人文[EB/OL].[2010-05-28].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4181.

(199)Digital Preservation: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EB/OL].[2010-06-04].http://www-prod.nla.gov.au/openpublish/index.php/nlasp/article/viewArticle/1333/1619.

(200)Barnes I.The Digital Scholar'sWorkbench[M].[2008-08-13].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Vienna,Austria-June 2007:285-296.http://elpub.scix.net/cgi-bin/works/Show?159_elpub2007.

(201)Integrated Content Environment[EB/OL].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2006.http://ice.usq.edu.au/.

(202)Sayeed Choudhury,Tim DiLauro,A lex Szalay,Ethan Vishniac.Digital Data Preservation for Scholarly Publications in Astronomy[J].[2009-05-28].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DigitalCuration,2007,2(2):20-30.

(203)陈慰湧,秦建伟.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研究现状分析[J].浙江档案,2008(1):43-45.

(204)黄维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7): 68-70.

(205)郝振省主编.跨媒体出版调查与测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206)马海群.实现电子书统一标准的全新思路——基于接口的解决方案[J].出版发行研究,2008(11):62-65.

(207)夏兴通.我国电子书出版标准化现状与思考[J].编辑之友,2009(8):61-62.

(208)张书卿.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现状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08(11):59-62.

(209)Tarja Koskinen-Olsson.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Era[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2):93-102.

(210)Edward Nawotka.Our Digital Future[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8,24(2):124-128.

(211)Ed Christman.Synch or Swim?[J].Billboard,2009,121(3):16.

(212)秦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若干立法问题阐释[J].情报探索,2008(1):69-71.

(213)詹福瑞,陈传夫,肖燕.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的修改建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5-8.

(214)张慧霞.《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图书馆的规定解读[J].电子知识产权,2007(1):36-39.

(215)刘志刚.电子版权的合理使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16)刘青,黄晓.从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看合理使用的新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7(6):85-89.

(217)屈会芳,刘青.数字权益管理与合理使用的冲突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11):98-101.

(218)王知津,潘永超.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1):21-24.

(219)丛立先.网络版权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59.

(220)出版发行研究课题组.我国数字版权保护[J].出版发行研究,2007(1):18-20.

(221)柏慧.困扰网络视频行业的版权迷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03-13.

(222)徐丽芳.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J].出版科学,2007(4):9-14.

(223)李建勋.现代传媒网络作品的保护[J].现代传播,2007(3): 113-116.

(224)出版发行研究课题组.我国数字版权保护[J].出版发行研究,2007(1):18-20.

(225)出版发行研究课题组.我国数字版权保护[J].出版发行研究,2007(1):18-20.

(226)http://www.doi.org.[EB/OL].[2009-08-07].

(227)http://www.isan.org/portal/page?_pageid=164,40165&_dad=portal&_ schema=PORTAL[EB/OL].[2009-08-07].

(228)http://www.istcinfo.com/agency.asp[EB/OL].[2009-08-07].

(229)http://www.isni.org/[EB/OL].[2009-08-07].

(230)http://www.the-acap.org[EB/OL].[2009-08-07].

(231)Franziska Hildebrandt.Contracts and Common Standards for Digital License Deals[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8,24(2):133-138.

(232)书卷权利即以书卷形式出版作品,包括纸皮本、精装本、俱乐部版本或教材版等;也包括在单期杂志中以再版方式完整地出版作品,或完整地或者部分地以文选形式出版。通常由作者或作者代理人与出版商谈判而成。

(233)Edward Nawotka.Our Digital Future[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8,24(2):124-128.

(234)Annette Beetz.Selling Digital Rights as aGeneralPublisher:Textand Images[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8,24(2):129-132.

(235)Tarja Koskinen-Olsson.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Era[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2):93-102.

(236)Randal C.Picker.The Google Book Search Settlement:A New Orphan-Works Monopoly?[J/OL].[2009-07-28].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Economics,Forthcoming;U ofChicago Law&Economics,OlinWorking Paper,2009,462.http://ssrn.com/abstract=1387582.

(237)Peter B.H irtle.Copyright Renewal,Copyright Restoration,and the Difficulty of Determining CopyrightStatus[J/OL].D-Lib Magazine,2008,14(7/8).http://ssrn.com/abstract=1160006.

(238)秦珂.期刊的著作权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39)王秀丽,于秀丽.授权要约:数字版权贸易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8(9):21-24.

(240)曹世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呼唤著作权集体管理现代化[J].中国出版,2006(9):50-53.

(241)王秀丽,于秀丽.授权要约:数字版权贸易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8(9):21-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