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震时个人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

震时个人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震时个人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是地震突发情况下人们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特征。因此,应将其作为灾时心理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说明,地震强烈程度大小的不同,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反应刺激具有明显的差异。
震时个人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_四川地震灾区民众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的研究

应激心理和行为是个体在受到外部突发的强烈刺激后做出的反应。只要应激源足够强烈,受刺激的个体就必然产生应激心理和行为。震时个人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是地震突发情况下人们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特征。虽然这只是人们在一瞬间的心理行为表现,但是在震时特定的危险环境中,却直接关系着许多人的生死存亡,是震时个人避险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将其作为灾时心理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创伤后个人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

(一)创伤后的一般心理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突发灾害事件中人们的应激反应心理过程通常经历4个不同的阶段:

首先是冲击期或休克期。其发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个体主要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甚至出现意识模糊。

其次是防御期或防御退缩期。由于灾害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人们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使用否认、退缩和回避手段进行合理化或不适当投射,对解决问题的应对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再次是解决期或适应期。此时,能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并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心增加,社会功能恢复。

最后是危机后期或成长期。多数人经历了灾害危机变得更成熟,在心理和行为上变得较为成熟,获得一定的积极应对技巧,但也有少数人消极应对而出现冲动行为、焦虑、抑郁、分离障碍、进食障碍、酒依赖或药物依赖,甚至自伤、自杀等。

(二)创伤后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

应激的心理反应可以涉及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如应激可使人出现认识偏差、情绪激动、行动刻板,甚至可以涉及个性的深层部分如影响到自信心等。创伤后应激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负性情绪反应还可与其他心理行为活动产生相互影响,使自我意识变狭窄、注意力下降,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与应激心理反应相对应,机体在行为上也会发生改变,主要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以及物质滥用等。

1.哀伤与自杀

虽然哀恸者在经历哀恸历程的过程中会出现悲伤、情绪低落、食欲不佳、失眠等状态,同时也会觉得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并感到生不如死,甚至会表示自己当时也应跟着死去的亲人一起离开人世间。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哀恸者并不会出现想要去付诸实行自杀念头。

2.哀伤与抑郁

在正常的哀恸历程中,哀恸者会有强烈的失落感、持续的情绪低落、毫无食欲、无法集中精神、不想跟任何人说话、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等忧郁的状态。有些个体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价值感丧失的情形,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很糟糕、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的人,他会对自己感到鄙视、不屑;并且说话及动作等也可能会变得反应迟缓。由于情绪低落而少语、不想跟人说话,或因为思念死去的亲人而经常沉浸在回忆中,并可能出现强烈的罪恶感,以及自杀意念,等等。

3.异常的哀恸历程

(1)持续地否认亲人死亡的事实

当面对亲人突然之间死亡的事实时,人们通常会先感觉到震惊,且对这样的事实感到难以置信;但通常这样的否认期并不会持续太久,接下来会面对痛苦的事实而进入悲伤的阶段。然而,如果哀恸者迟迟没有流露出悲伤的情绪,反而是心情显得过度平静,甚至表现出不符合常理的愉快的心情时,通常这表明个体可能在心理上仍停留在否认的过程,他(她)持续地不让自己相信亲人的死亡是一个事实。因为亲人突然死亡的事实所带来的震惊与痛苦,远远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限度,他的心理无法承受这个事实,于是他拒绝去相信这个痛苦的事实,否则他可能会彻底的崩溃。于是,他持续地去否认这个事实,并且让亲人死亡的事实彻底地被排除在意识之外。如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他继续地否认这个事实,那么值得担心的是,他可能继续地去否认这个不幸的事实,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否认这个不幸的事实。

(2)延迟的哀恸历程:情绪隔离、情绪压抑

而有些哀恸者虽然没有完全地否认亲人死亡的事实,却在情绪上显得过于平静,或过度地压抑悲伤的情绪。对于悲伤情绪的过度压抑,或把忧伤的情绪隔离到意识之外,反而可能让哀恸者无法开始进入正常的哀恸历程。

(3)对死者的病态认同

哀恸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仿同的行为,如会去穿死去亲人的衣物,戴亲人心爱的帽子,开始模仿已逝者的说话口吻,或开始热衷地去从事死者生前喜欢做的事情或活动,等等。就心理上的意义来说,哀恸者乃是在下意识中借着这样的方式来维系心中与已逝者的联结。

(3)无法逐渐复原的哀恸历程

哀恸者在一年、两年之后,仍明显地活在沮丧、忧郁、自我封闭、与外界脱节或仍持续着强烈的罪恶感的状态中,而使得他的生活或工作功能无法逐渐复原。

二、震时人们心理行为反应的主、客观因素

地震能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一客观事实,是震时人们心理行为倾向表现的客观心理背景。但是,由于地震本身发生条件、成灾机制及造成人员伤亡因素的复杂性,制约着震时人们心理行为反应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客观方面的因素,也包括主观方面的因素。

(一)制约震时人们心理行为反应的客观因素

1.地震的大小

地震震级或强烈程度的不同,对人们的心理行为造成的刺激也不同。一般来说,震级和烈度越高,人们的反应越强烈,反之则弱。日本学者的调查结果是,按照日本气象厅烈度表(日本的地震烈度由弱到强划分为0~7度,不同于我国的12度烈度),当烈度在1~3度时,人们都比较安心;从3度开始,害怕和恐惧的人开始有所增加;从4~5度开始,感到绝望的人逐渐增加;达到5~6度时,几乎所有人都感到害怕。超过3度时,50%以上的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进而采取种种行动;当烈度超过4度时,有意识地采取行动的人超过80%,而且活动阻碍程度有所增加,持续行动困难;6度时,不由自主地采取本能行动的人急剧增加。这说明,地震强烈程度大小的不同,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反应刺激具有明显的差异。

2.地震发生时间

地震发生时间是随机的,但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地震,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并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发生在黑夜的地震,往往比发生在白天的地震给人以更大的恐惧感。因为在夜间,人们往往从睡梦中惊醒,精神处于朦胧状,加之四周能见度低,对周围的情况难以判断,故极易增加恐惧的感觉;如果出现地光、地声等宏观现象,则更易增加恐怖色彩。因此,与白天发生的地震相比,夜间发生的地震,会给人们心理上造成更大的刺激,更容易导致盲目的行为。

3.地震发生的地点

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地震,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亦有差异。城市和农村,因人口密度、生存环境、生命线工程、社会组织系统等方面的差异,地震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不同。比如,相同级别的地震,若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人员死伤必然比农村严重得多,仅此一点,地震给人们所造成的恐惧就会强得多。

4.人所处的状况

地震发生时人所处状况不同,其心理行为的反应也不一样。人所处的状况包括地震时处于室外还是室内、群居还是独处、在高层建筑还是在底层平房中等。通常情况下,地震时身在室外的人,因远离倒塌体,较少被压埋、砸伤的危险,其恐怖反应较身处室内的人弱。地震时群居的人,心理上安全感较独处的人大,因而其心理反应比后者要弱。而身处高层建筑的人,因建筑物本身特性的限制,无论是脱离险区还是紧急避险,都较身居平房的人困难得多,因而其心理反应较后者强烈。

(二)制约震时人们心理行为反应的主观因素

1.意识状况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震时人的意识状态如何,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反应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以往震时人的心理行为的反应影响分析,其意识状况可大体分为3种类型。

(1)无意识状态

这主要指震时处于睡梦中或因强震的突然袭击而一时处于惊慌失态状况的人。这部分人或因震时仍处于睡眠状态而无意识反应,或因极度惊慌而陷入意识不清的状态,因而在震时基本上处于无意识之中。从心理行为的反应上看,这部分人有的(睡梦中的人)根本未意识到地震的发生,无论是生是死,均无清醒的意识;有的(惊慌失态的人)虽意识到地震的发生,但由于强震的刺激而丧失意识判断能力,基本上不能做出清醒的反应,亦不能采取有意识的行动,只能消极地接受地震的袭击。

(2)前意识状态

这主要指那些震时已有意识,但又不十分明确的人。这部分人已意识到地震的发生,并且也感觉到自己所处的危险处境,但由于意识反应尚不十分清醒,对周围环境缺乏明确判断,因而只能做出本能性的反应,所采取的行动具有很大随意性和偶然性。其能否脱险,完全是随机的。据唐山地震后估算,震时在市区的70多万人,大多数是处于这种意识状况中的。

(3)意识清醒状态

这部分人在震时的特殊环境中是少数。他们的特点是:已清醒地意识到地震的发生,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周围情况做出了判断,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迅速地采取了应急避险行动,如跳出窗外,隐蔽在床下、炕边、坚实家具下等。对这部分人来说,上述这些避险行动的采取,基本上是有意识、有选择的,虽不能安全脱离地震的伤害,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避险的可能,因而较前两种意识状态的人,脱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邢台、海城、唐山等大地震中的许多震例表明,震时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人,很多是能够绝处逢生的。

2.知识状况

所谓知识状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地震及相关的避险知识的掌握程度。地震的发生虽然带有极大的突然性,但总要伴随一系列的前兆现象,如临震前的气象、地声等物理现象,是发震的明显警告。因此,掌握有关的地震知识,熟悉发震的前兆现象,对震时的避险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3.身体状况

人的身体状况是震时做出反应的物质基础。在震时极度危险、变化万千的环境中,要采取果断、迅速的避险行动,一个人的身体能否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做出敏捷的动作,是能否脱险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身体健壮的人优于体弱的人,年轻人优于老、幼,男性优于女性。但是,震时避险中人的身体条件的发挥,还受到意识状况、是否具备地震知识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各地地震中都曾发生过这样的实例,震时个别条件很好的人,由于在应急采取避险行动时意识不清,盲目行动,不仅不能脱险,反而导致了不应有的伤亡。这是震时采取避险行动时,应当汲取的教训。

三、采取正确的避险行动

古今中外的大地震表明,尽管地震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但绝大多数人仍能够在险境中幸免于难。震时人们采取正确的避险行动,对增加生存机会具有特殊的作用。

震时人们面临的危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震时人们心理行为倾向的最大特点就是恐慌反应。日本学者所作社会心理调查表明,在诸如公害、大地震、火灾、食品供应不足、交通事故、疾病等10种能引起恐惧的因素中,认为大地震最可怕的人居于首位。正因为地震给人们造成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震时人们本能地出现盲目外逃的行动,并往往由此造成不应有的伤亡。例如,1979年江苏溧阳发生6级地震,654名重伤员中有524名(占80%)、41名死亡者中有37人(占90%)是因为地震时慌乱,盲目外逃,在门口或屋外被坍塌的前檐墙、门头或前排房屋的后檐墙所砸致伤、致死的。这一情况表明,震时人们心理行为的正确反应,会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

强烈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目前很难做出划一的、带有必然性的结论。因为地震发生的时间极其短促,顷刻之间,一切都过去了,人们选择的余地很小。加之地震时人们的处境千差万别,彼此行动选择的可能性极小,因而很难规定出普遍适用的统一模式。尽管如此,人们在历次地震中的血的教训里,仍然有一些值得汲取、可供参考的震时避险经验。

首先,一切以真实的环境条件为转移,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努力扩大生存机会。这无固定模式可循,必须迅速做出选择、判断,力争险中求安。要做到这一点,需在震时的紧急情况下,保持清醒意识,迅速判断周围情况。无论采取何种避险行动,都要迅速、果断,力戒迟疑、徘徊。以往的经验表明,在震时险境中,许多生存机会因行动迟缓而贻误。

其次,充分发挥个人的应变能力,实行紧急避险。国外有学者称:“在地震过程中,个人实际上是无能为力的。”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在每次地震中都有许多因个人采取正确的避险行为而幸免于难的实例。充分发挥个人的应变能力,包括个人心理、知识、体力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发挥、应用,这既包括个人平时有关经验的积累,也包括在地震时的特定条件下,个人应变能力的发挥。事实上,在具体的避险行动中,个人心理、知识、体力等诸多因素是同时发生作用的,彼此相互影响,共同促成紧急避险行动。国外如日本、美国等,为培养和训练人们的应变反应能力,经常采取模拟震时情景的避险演习。我国前不久也展开过避险演习,这对增强震时人们应变反应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这样的演习应定期在全国各地经常开展。

再次,避险行动要果断、不求万全。事实上,在震时的复杂情况下,要求万全的避险行动是不可能的。不论是采取脱离危险建筑的行动,还是就近应急避险,都要视条件而定。比如,震时如能迅速脱离建筑物是最理想的,但能否做到这一点,则要以具体环境和条件而定。如避险者具有一定的防震知识,对临震的征兆察觉敏锐,处于平房或楼房底层,出入方便,且屋外地势开阔,则可取此对策。如上述条件不完全具备,则不可强求。如果发觉地震太迟,大震已开始,尤其是处于楼房上层,下楼迂回费时、跳楼危险的情况下,则可迅即避开墙体、砖砌烟道、门窗等薄弱易塌部位,就近在床边、炕边或家具旁躲避,以求处于空隙中而获生存机会;但不宜钻到不坚固的床、桌下面,以免一旦砸毁,人身受挤压更重,自救反而更困难。震时最应避免的是盲目行动。震时慌乱,不顾环境、条件所限,盲目跳楼、慌乱拥挤的,往往会招致不应有的伤亡。总之,震时避险行动应以所处环境而定,不可一律强求,一概而论。更重要的是,平时就要具有防灾意识,主动对自身居住的环境及各种可能遇到的场合,做出防震避险的分析与选择。这样,一旦震灾发生,便可迅即做出抉择,采取行动,从而收到较好的防灾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