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炸引信概述

近炸引信概述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炸引信是通过感应目标的自身特性或因其存在而形成的环境特性,在目标附近作用的引信。近炸引信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自适应性、抗干扰性、作用可靠性、引信效率及实现小型化等。作为引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品种,近炸引信的基本组成与引信的完全一致,即包括发火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爆炸序列和能源。

近炸引信是通过感应目标的自身特性或因其存在而形成的环境特性,在目标附近作用的引信。近炸引信能够根据不同的弹目交会条件,通过对目标的存在、距离、方位、速度等信息的感觉和探测来识别目标,并在弹道上适时、自动地选择炸点,以对目标进行有效毁伤。与触发引信和时间引信相比,近炸引信不与目标相碰,减少了由漏斗坑造成的有效破片损失,同时,它不用定时器来控制作用时间,避免了由射程所带来的累积时间误差,因此,原则上不需要进行装定和调整就能自适应地选择最佳起爆时机,而射击规范则和配用触发引信的弹药一样。

近炸引信的发展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在这方面,德国最早,其次是英囯、日本、苏联,它们曾先后设计了多种类型的近感引信。例如,苏联在1935年制成了声学引信,该引信在实验室和靶场试验时,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用它来对付装有M-11或M-17发动机的飞机,可以保证在50~60m距离确实动作,并对炮弹发射的声音不起作用。近炸引信的飞跃发展在40年代以后,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令人注目的两大事件促成的。第一个事件是活动半径很大的新式导弹的出现,它使近炸引信变成极为必需的装置。飞机上装载的航空导弹数量一般不多,它们构造复杂而且昂贵,这就使它们不能像普通口径的航空炮弹那样大量地消耗。此外,导弹的遥控系统或是自动瞄准系统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误差,不能导引弹头直接命中目标。因此,对导弹来说,实现近炸起爆比炮弹更加必要。第二个事件是雷达技术的广泛发展,为实现新原理的近炸引信创造了条件。美国在1940年左右才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很快就把雷达技术移植到近炸引信上来,从而后来居上,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于1943年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共生产可用的无线电引信两千多万发,这些引信在大战后期和朝鲜战争中都显示出强大威力。相对触发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成倍甚至几十倍地提高杀伤效果,这一事实使各国受到很大启示,并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且把最先进的技术成就优先用于引信。由于广泛采用了各个科学领域中的最新成就,近炸引信发展很快。无线电近炸引信从40年代的电子管型、50年代的晶体管型、60年代的固体电路型,发展为70年代的特制集成电路型。例如,美国将中、大口径地炮榴弹引信用一种集成化通用无线电引信代替;在迫击炮弹上,也研制并配用了集成化的多用途引信。随着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红外技术、激光技术、遥控技术等应用于近炸引信,各种原理的近炸引信,如红外引信、激光引信、毫米波寻的引信、计算机引信和末制导引信等相继出现。

近炸引信具有炸点的时间空间选择能力,补偿了弹药命中精度的不足,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武器系统对地面有生力量及空中、水面、水下目标的毁伤概率,在战术技术性能、弹药威力、弹药消耗及减轻后勤供给等方面显示出了优越性,已广泛应用于炮弹、火箭弹、导弹、地雷、鱼雷、水雷和航空炸弹等弹药上。

当然,近炸引信也有不足之处,如可靠性不如触发引信和时间引信、易受干扰、成本较高等,因而在现代战争中,触发引信、时间引信和近炸引信要互相弥补、互相配合,而不能互相取代。近炸引信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自适应性、抗干扰性、作用可靠性、引信效率及实现小型化等。

作为引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品种,近炸引信的基本组成与引信的完全一致,即包括发火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爆炸序列和能源。近炸引信的安全系统和爆炸序列应满足一定的电气性能要求,主要是保证首级起爆元件(电雷管或电点火管)的短路保险及可靠解除保险。除此之外,近炸引信与触发引信和时间引信所采用的结构和原理没有本质区别,均有一系列的隔爆机构、保险机构、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和火工元件等。不同之处是它们的发火控制系统内部组成有较大差别,相比于触发引信的触发机构和时间引信的定时器,近炸引信的发火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近炸作用,因此又称为近炸装置。

当讨论近炸引信与目标的关系及作用性能时,实际上是指近炸引信的发火控制系统,此时“近炸引信”和“近炸引信发火控制系统”所包含的含义是一样的,因此,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本章在阐述过程中对这两个概念不作严格区分,通常都用“近炸引信”来统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