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文化概述

信息文化概述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是未来学家对信息社会文化的研究;其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提出此概念,即企业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后,形成的新型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之间的区别。罗沛霖认为,信息文化的实质是文化领域的产业革命将形成一个先进的文化信息系统,并产生许多新的文化形式。这类学说为信息社会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信息文化会产生和导致信息文明。

1.信息文化起源

信息文化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首先,是未来学家对信息社会文化的研究;其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提出此概念,即企业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后,形成的新型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之间的区别。郑金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信息文化源远流长。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就开始信息文化因素的原始积累,因而孕育中的信息文化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逐渐萌芽的。罗沛霖认为,信息文化的实质是文化领域的产业革命将形成一个先进的文化信息系统,并产生许多新的文化形式。信息革命推动了信息文化质变,形成了新文化模式——由社会亚流文化转向主流文化。

2.信息文化的学科界定

作为新的文化形态,信息文化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展开,形成了经济学、社会学、物理学、传播学及文化学的学科界定,这些界定对信息文化概念产生了不同影响。

(1)信息经济理论。1962年,马克卢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一书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生产和分配的经济特征及规律。马克·波拉特继承发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在《信息经济论》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信息经济的含义、信息经济规模测算的理论和方法等。这类学说为信息社会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信息社会学说。1973年,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全面阐述了“后工业社会”学说,并对“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做了概括。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明确提出:人类在经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后,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1982年,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提出“信息社会”的学说,指出人类必将从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

(3)技术文化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信息文化是信息技术向社会生活全面渗透的结果。正如卢泰宏指出的,信息文化的支撑点或生长点不是文字、宗教、建筑或艺术,也不是理念或道德,而主要是技术。信息技术带来了信息革命,产生了信息文化,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信息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

(4)网络文化理论。信息文化是一种依靠网络传播的文化。严康敏、赖茂生提出,网络的出现会影响人类各领域的活动方式和内容,特别是人类文化生活,因而信息时代可预期产生的新文化方式和内容称为“网络文化”。信息文化的内容涵盖原有的各种文化内容以及活动方式,因被纳入网络系统进行制作、加工、传递和交流而发生变化;人们经常大规模运用网络系统从事各行各业、各种社会活动,进而形成一种崭新而独特的文化形态。

(5)文明新态学说。信息文化会产生和导致信息文明。柴庆云等人认为,信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并依据信息文化主要是精神文化、时域文化、全球文化、科技文化的观点提出:“信息文化是产生和发展在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和支柱,能同时表达语音、文字、图像的全球性文化。”

3.信息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信息文化是科技与文化创新的产物,它集中体现着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卢泰宏最早在其《信息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新文化形态——信息文化”;党跃武在《信息文化简论》一文中,将信息文化定义为:“信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为支点的信息活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可见,信息文化是由信息技术和信息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彻底变革的文化映射,是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础,以信息为内容,形成的具有资源型的产品,影响人类的全面社会活动,进而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综上所述,信息文化可定义为: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以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为支柱,以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交流及使用为人们普遍的活动内容,通过社会信息化过程,引起人类生存方式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形态。它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并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着重要影响。

信息文化可分成三个层次: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精神形态的信息文化和制度形态的信息文化。因而信息文化的特征具有物质特征、精神特征和制度特征。物质特征表现为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快捷化,精神特征表现为时代性、交互性、开放性、渗透性、人性化,制度特征表现为全球化、平等化、多元化、自治化。此三类特征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4.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与“文化”的叠加,不是企业借以装饰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广义的企业文化不是纯粹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行为和过程,而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内容可理解为六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顾客,二是如何看待员工,三是如何思考和定义竞争,四是如何考虑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五是如何考虑合作与竞争,六是如何认识成本和利润。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亦被称为企业的“灵魂立法”,它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指导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思想有着本质区别,更不是某个具体的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具有独特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等三个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