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什么要讲礼仪

为什么要讲礼仪

时间:2022-09-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人认为,既然家庭当中讲究的是真情,就没有必要看重礼仪,因为礼仪不过是外在的仪节。实际上,和别的场合一样,家庭有家庭的礼仪,这些礼仪对于家庭生活的美满和睦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孟光对丈夫尊重、有礼,给梁鸿递饭时把托盘举到眼眉的高度。集体内部遵守礼仪,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从业人员对外部人员遵守礼仪,可以赢得良好声誉,进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对于礼仪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高度重视,认为非常重要,比如大多数的中国古人。西方人也有许多推崇礼仪的说法,如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也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但也有相反的意见,认为礼仪侧重的是人外在的言行举止,因此和内在的思想感情比起来,是无关紧要的;或者认为,礼仪都是礼节、仪式、仪容上的一些琐碎规定,所谓的“小节”,不值得太在意;甚至有人认为,看重礼仪,会误导人只关心外在的东西,而忽视内心的修养。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礼仪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

1.礼仪是塑造个人美好形象的条件之一

几乎每个人都会关心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是美好的。可是,个人形象的好坏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长相。长相固然重要,但仅有好的长相,并不足以受人欢迎。当评价一位女士时,我们都很认同这样一句话,说一个人最美的不是她美丽的容颜,而是她温柔的微笑。一个人长相很漂亮,可能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会很好;但如果她总是待人冷冰冰的,整日绷着个脸,时间长了估计就没人觉得她美了。其实,无论男女,也不管老少,都是一样的,真正能打动别人并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不是长相,而是他们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礼仪问题。一个举止文雅、谈吐得体的人,即便容貌平平,也远比长相好却举止粗野、谈吐低俗的人更受人欢迎。

我们还会想到品德。毫无疑问,一个人内心是否善良、有没有好的思想情感,的确是决定个人形象的关键因素。不过,内在的东西必须借助外在的言行举止、礼节仪容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说,没有足够的礼仪修养,即便是一个品德良好的人,也未必能够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所以,就个人形象来说,最佳状态是内在品德与外在礼仪结合起来,而不是有所偏废。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很好的意见。他说:“缺少内在的品德,只讲究外在礼仪,这种人是华而不实的;相反,虽然内在品德优良,却缺少应有的礼仪修养,这种人是土气、粗野的。”因此他认为,品德与礼仪兼备,才是最好的。这就是“文质彬彬”这个成语的原意。“文”是指外在礼仪,“质”是指内在品德,“彬彬”是形容两者结合得好。现在我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的儒雅,和原来的意思不完全一样。

总之,礼仪修养是塑造个人美好形象的一个重要条件。

2.礼仪关系着家庭的美满和睦

我们都知道,家庭和别的社会组织不同,它是由关系最为亲密的人组成的,是最讲究真情的地方。不少人认为,既然家庭当中讲究的是真情,就没有必要看重礼仪,因为礼仪不过是外在的仪节。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当我们和自己的亲人相处时,确实应该把真情放在首位,也确实没有必要像在其他场合那样,在礼仪上时时处处遵规守矩。但是,这不等于说家庭里面可以完全不讲礼仪。实际上,和别的场合一样,家庭有家庭的礼仪,这些礼仪对于家庭生活的美满和睦是起着重要作用的。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要表达爱的感情,也需要借助恰当的言谈举止、礼节仪容。没有恰当的礼仪形式,感情的表达、传递就可能大打折扣。更何况,礼仪不只起到表达感情的作用,还能促进感情的发展。如果我们每天都以合适的礼仪对待自己的家人,天长日久,彼此之间的感情会得到维系和加强。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很重视家庭礼仪的,人们历来推崇那些在家庭礼仪方面表现好的人。著名的“举案齐眉”就是一个例子。据说,东汉时有一对夫妻——梁鸿和孟光,一直相敬如宾。孟光对丈夫尊重、有礼,给梁鸿递饭时把托盘举到眼眉的高度。至于现今的西方人,在家庭中也比较讲究礼仪,即便父母子女之间,“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话也是天天挂在嘴边。我们不必完全继承古人,也不必完全照搬西方人,但他们在家庭礼仪方面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在我们周围能见到一些反面例子:有人对家庭礼仪毫不在意,以为只要自己真心对待亲人,怎么说话、怎么做事都可以,因此说话做事随心所欲。结果,原本和谐的家庭关系,常常因为说话做事的疏忽、随意,慢慢产生了隔阂,甚至引发争吵、冲突。这些从反面证明,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对于家庭和睦还是必要的。

3.礼仪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基础

如果说家庭之中需要讲礼仪,那么家庭之外的各种社会场合就更应该讲礼仪了。

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例如性别、年龄、贫富、尊卑等。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会使千差万别的人彼此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我们喜欢,有的人则不喜欢。但是,即使面对我们不喜欢的人,也应该以礼相待。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和谐共处。假设每个人基本的礼仪都不讲,完全凭着自己的好恶对待别人,正常的社会交往一定难以维持。

曾有一位专家到北京某著名大学发表讲话,被台下的大学生哄下台去,而且其中还有人口出不逊。这就是缺乏礼仪修养的表现。有句话说得好:“我也许不喜欢你,但我会尊重你。”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能以礼相待,这才称得上有风度、有教养。可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欠缺这一点。有些人找借口说,这是坦率、率真,但是,违背礼仪的坦率、率真,不过是粗野罢了。

社会和家庭不一样的另一个地方,在于家庭成员之间有很深的感情,而普通社会成员之间一般没有这个因素。所以,社会交往中主要依靠的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这种最起码的尊重体现在哪里?就是礼仪。通过社会上各种约定俗成的礼仪,我们对别人的尊重才能表达出来,让别人感觉得到。试想一下:有一天你帮助了某个人,结果他头也不回地走了,连声谢谢的话都没有,下次你还愿意帮助他吗?大概不会了。为什么?原因在于他缺少应有的礼仪。即便他对你的帮助心存感激,你却感觉不到,甚至感觉不到他对你起码的尊重。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会出现极端行为。而礼仪具有化解矛盾的功效。当事方如果始终不失礼节,会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相反,发生了冲突,却不懂得文明礼仪,就可能使原本不大的矛盾不断激化。

4.礼仪会影响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各种社会交往中,职场是个特殊领域,值得拿出来单独谈一谈。职业是我们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一种手段。讲究礼仪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集体内部遵守礼仪,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从业人员对外部人员遵守礼仪,可以赢得良好声誉,进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比如商务礼仪对于企业开展业务就非常重要。一家企业,免不了要跟客户进行频繁来往,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还是专司对外接待、联络的人员,乃至每个普通职员,他们的礼仪素养都关乎企业的形象,关乎各项业务的开展。正因为这样,现在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礼仪公司,为各企业提供礼仪方面的咨询、培训和人员服务。

5.礼仪在对外交往中体现着国家的文明素质,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国人民相互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国家文明素质、影响国家形象的,不再仅仅是少数几个国家领导和外交人员了,普通大众也十分重要。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在世界上树立文明先进的形象?相关的因素当然很多,如国家是否富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如何,等等。可是,最直观的一个因素,便是这个国家文明礼仪的状况。仅仅富裕,并不足以让人尊敬。一个国家很富有,而上上下下道德败坏、粗野低俗,只能招致别人的鄙视。甚至受教育程度高也不等于文明程度高。我们都知道,许多人拥有很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却不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所以,一个国家在发展了经济、提高了知识教育水平之后,还必须搞好礼仪建设,使广大群众都能拥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只有这样,这个国家才算得上文明之国、礼仪之邦。

说“礼仪是反映一个国家文明程度最直观的因素”,这是有道理的。当我们与外国人接触时,首先展现出的不是我们的经济条件,也不是我们的知识程度,而是我们在各种生活细节中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假如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不讲秩序,只管个人方便、不顾他人感受,语言粗俗、动不动就恶语相向,那么还能自称礼仪之邦吗?这是不可能让人信服的。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照理说应是文明礼仪程度最高的城市。可是,即使是北京,文明礼仪也需要很大的改进。一个证据就是,每当北京举办大型的国际活动,例如1990年的亚运会、2008年的奥运会,几乎都要预先发动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活动。如果我们平时做得足够好,其实就没有必要这样“临时抱佛脚”了;这样做,恰恰说明我们平时做得不够好,以至于总担心给世界各国的人们留下恶劣印象。

总之,在世界各国交往频繁的现代,我们的礼仪素养不止关系到自己个人的形象,还关乎国家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