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镇化网络舆情的主要领域

城镇化网络舆情的主要领域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涉及城镇化的网络舆情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城市规划舆情、城市建设舆情、城市管理舆情和城市精神文化舆情。从这些事件来看,在网络舆情的发生上,城市规划引发的舆情一般都有一个酝酿期,以博罗县垃圾焚烧厂网络舆情而言,在事件发生前三天,已有部分网友在微博平台上发布信息,倡议大家网下行动,参与抗议。
城镇化网络舆情的主要领域_适应城镇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管理创新研究

涉及城镇化的网络舆情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城市规划舆情、城市建设舆情、城市管理舆情和城市精神文化舆情。

一、城市规划舆情

城市规划舆情主要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产生的网络舆情。随着城市政务公开意识的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会向市民公开各种各样的规划,并邀请市民参与。一般而言,持这种公开的态度是为了获得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实际上,在大多数的领域,的确起到了这种作用。然而,在一些邻避设施的规划上,由于规划部门和市民的角度并不完全一样,很多规划甫一公开就收到了市民的质疑,一旦规划部门不能及时做出回应,事件就会发酵,产生舆情。我们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民众反对建垃圾焚烧厂为例,进行探讨。

2014年9月13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上千民众走上街头反对建垃圾焚烧厂,引发各方关注。当天,博罗县官方微博发布回应:博罗县1000多名群众自发在县城文化广场聚集、上街表达诉求,表达对候选地址龙潭底的疑虑,现场情况总体稳定,没有出现堵路、打砸抢等过激行为,11时30分群众基本散去。第二天,惠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发布信息回应民众质疑:所谓“选址已定”或“拟开工建设”实属误传。

事件发生后,各类媒体广泛跟进,5天内各类媒体报道达到了1052篇,对当地政府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其中,人民网广东频道发布原创新闻报道《广东博罗部分群众反对拟建垃圾焚烧厂 官方将收集民意科学决策》影响最大。该新闻对当日发生的民众聚集事件进行了梳理,并公告了官方对此事的回应。从报道主旨来看,突出官方收集民意的诚意,希望通过新闻报道实现舆论引导。然而,在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为了点击率,有意无意忽视了政府的解决措施。这则新闻报道被京华网、新浪、凤凰网等转发,标题中多凸显民众上街抗议,未彰显官方的回应,京华网的标题为“广东千余民众上街游行”,凤凰网则更具体,冠以标题“广东千余名民众上街抗议建垃圾焚烧场”。在浅阅读的互联网环境下,只说民众上街抗议,不提官方回应,显然给官方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不光网络媒体在关注,更多的自媒体也参与到了事件的传播中来,从微博平台上的统计数据来看,此次因垃圾焚烧厂规划引发的聚集事件关注度相对较高,相关的微博为8000条。实际上,民众走上街头反对建垃圾焚烧厂事件的源头就是来自微博,根据事后调查,早在2014年9月10日,就有一些草根网友开始发布信息反对在东江边建垃圾焚烧厂,并呼吁大家在9月13日9时到广场上聚集、抗议。9月13日,线下抗议活动发生,网友对事件进行线上同步直播,通过上传照片使事件更具现场感,同时与“头条新闻”等自媒体进行互动,并得到了“头条新闻”的响应——对此事进行了转发,从而让事件在微博平台上的关注度得以较快上升。

通过对事件的复盘,我们发现,在此次事件上,网络舆情的爆发和最终的平复,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政府的回复正相关。作为一起群体性事件,网络关注度本不高,但是博罗县公安局在事件发生后的回复引发了网友们的普遍关注。9月13日,博罗县公安局称“少数别有用心人员无视法律法规,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街非法集会游行,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交通秩序,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陈某某等24人被公安机关依法带走接受调查”。“少数人”“别有用心”“不明真相”等词汇刺激了网友们的神经,该公告迅速被解读为“警方限令领头人自首”,使得事件的热度攀升,引发了网络围观。而事件的平息也源于一则官方申明。9月15日,《羊城晚报》对此事进行报道,登载了当地官方的回应,指出该项目选址尚在论证阶段,这一较为有力的回应使官方的舆论压力自此明显减弱。

实际上,由邻避设施的规划引发的网络舆情十分突出,近些年来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014年5月在杭州发生了群体抗议事件,一度出现了警民冲突,从而引发媒体和网民的大量关注,在网络上的影响力甚至要远超博罗县事件。从这些事件来看,在网络舆情的发生上,城市规划引发的舆情一般都有一个酝酿期,以博罗县垃圾焚烧厂网络舆情而言,在事件发生前三天,已有部分网友在微博平台上发布信息,倡议大家网下行动,参与抗议。从这个角度来说,最终发生聚集抗议,显然是因为官方未能做好有效的舆情监测,没有有效地倾听民意,从而错失了提前化解危机的机会,让政府陷入被动应对危机的局面。在网络舆情的处置上,事件的平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方能提供多少真实的信息,博罗县对互联网的不实信息,尤其是微博平台上的不实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澄清,使得矛盾有所缓解,围观网友的热情快速回落,有助于舆情的平息。更为重要的是,因城市规划而引起的网络舆情,看起来发生在网上,解决却在网下,对比杭州市和博罗县发生的这两起群体事件发现,官方的处置有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博罗县官方在线上对事件进行回应后,主动联系利益相关人,对谣言中声称“已经动工”的地址进行实地走访,让民众眼见为实。用事实说话更能获信于民。

二、城市建设舆情

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城市建设。从好的方面来看,城市建设能够实现城市的更新,促进城市的发展,保证城市的活力。然而,由于城市建设是由行政和资本的力量主导和运作的,在操作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对普通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造成较大的损害,由此会引发层出不穷的网络舆情。

2014年11月21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南坡村发生征地冲突事件。当日,当地网友通过QQ空间、微博等网络媒介发布现场图片,并向外扩散。11月22日,舆情开始发酵。11月23日,大量信息报道称“11月21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南坡村,当地政府出动警察、‘打手’等上千人进村暴力强征,致使20余村民受伤”,网传“强征队还使用有毒气体喷射村民,致使多名村民中毒”。11月23日当天,陇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是一起企业建设项目土地平整中引发的冲突,共造成5人受轻伤。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企业与个别村民就土地附着物的赔偿价格存在争议。11月24日,陇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通报称,不存在强征的情况、不存在网民反映的雇用打手的问题;5名受伤人员现已得到治疗,伤情稳定;所谓“毒气”系灭火器不慎打开,将依法严惩造谣者。并称,相关部门按照“及时医治受伤人员,防止事态扩大,积极稳妥处理善后事宜”的总体要求,正开展各项工作。

事件发生后,博讯新闻网以“圈地毁田”为题进行报道,舆情进一步扩散。搜狐、网易、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分别对陇西征地冲突事件进行报道,隔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加入报道,百度“定西吧”也开始讨论官方回应“‘毒气’系灭火器不慎打开”的真实性。11月25日,《甘肃日报》的《陇西一企业征地引发冲突5人受伤 县委宣传部对网友爆料一一回应》着重就当地政府进一步回应内容进行报道。至此,舆情已基本回落。

纵观整个事件,“暴力征地”“用毒气喷射村民”的传言以及农民流血倒地的现场图,大大提升了舆情发酵的内在危机。尤其是“用有毒气体喷射村民,致使多名村民中毒”这一谣言是加重舆论挞伐当地相关部门的关键因素。然而,纵观该谣言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我们发现,11月22日已经有相关言论出现,23日晚,当地相关部门才对此做出回应。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真相尚未穿鞋,谣言已遍布世界”,争分夺秒地做事件的第一定义者十分必要。只有官方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等给出界定,才能避免网络出现不良解读。倘若冲突事件发生后,安排专职人员监测、纠偏舆论,或许能及时阻止不实信息蔓延,避免谣言带来的公信力损伤。

同样是2014年,云南昆明晋宁县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企业施工人员与富有村部分村民冲突事件。冲突导致8人死亡(其中包括6名企业施工方人员和2名村民),18人受伤,冲突发生后引起舆论强烈关注。2014年10月14日舆情快速升温,相关新闻报道量达到最高峰。随后,舆情热度基本持平,保持高位。16日下午,昆明市政府新闻办第一次公布警方调查结果后,舆情稍有回落,至21日,昆明市委书记反思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不到位,舆情进一步回落。然而,22日凌晨,大批特警进驻富有村,警民冲突有进一步加剧苗头,舆情再次发酵,有升温态势。

纵观这两次事件,媒体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行为及如何解决征地冲突三方面。首先,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问责政府成为主流媒体的共识。舆情普遍指出地方政府管理缺位,必须严肃处理,并质疑当地政府暗中支持开发商,呼吁地方政府应秉持中立态度,发挥公平、公正的协调作用。其次,媒体针对企业的行为和责任进行了探讨,认为企业的强硬态度是发生此次冲突的诱因。最后,舆情关注的焦点是征地冲突凸显了农民、企业、地方政府间的利益矛盾,症结在于发展红利的分配规则。对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暴力征地问题,媒体普遍认为法治才是化解冲突的正途。

通过对两次城市建设领域网络舆情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城市建设而言,网络舆情只不过是一个表现,舆情背后暗含的利益冲突才是关键所在。其中包含三个主要矛盾。第一个是地方政府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矛盾,城镇化要发展必然要大量的资金,只有引进大型企业才能完成这一目标,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吸引企业入驻时,盲目地答应了企业各类条件,待企业入驻后,又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不兑现条件,形成了矛盾。第二个是地方政府与农民的矛盾,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对于城镇化的土地的需求引起的,为了获得城市发展空间,往往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土地,然后再将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作为原土地所有者并没有享受到土地溢价带来的利益,反而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生活成本的增加,从而形成不满。第三个是大的企业、公司和市民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方面是大的企业或者公司的内部建设会影响到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进而造成冲突;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将拆迁难题一并打包给开发商,将政府与农民的矛盾转为企业与农民的矛盾。

三、城市管理舆情

随着城市集聚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城市管理者与市民尤其是一些进城务工的市民的冲突越来越多。城市管理就像坐在火药桶上,随时可能出问题,而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对弱者的同情,使得城市管理一旦出现负面事件,就会在网络上形成巨大的风暴,引来全民围观。

2015年6月11日9时许,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交通路,城管队员在执法时与店员发生冲突,并对商户进行围殴,随后进入店铺内打砸。周口城管打人视频很快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引发众多热议。6月15日,川汇区城管局机动中队队长宋高磊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城管队员“不可能动手打人,俺的人是完全没有动手打人的,我在现场没有看见,但是肯定有推搡的动作”。6月15日下午,河南省周口川汇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对此表示,6月11日荷花路办事处、荷花交巡警大队和区城管局联合对交通路市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时,城管中队队长宋高磊,队员马仁欢、王富军、李科4名同志言语过激、情绪急躁、行为鲁莽、不文明执法,严重损坏了城管执法人员形象。经党组研究决定,免去宋高磊中队长职务,其余三名城管队员停止工作。对于给商户造成的损失,由宋高磊个人进行相应赔偿。

周口城管打人砸店事件发生后,在多个平台上都有报道,其中微博平台上的信息量相对丰富,网络报道次之。从传播路径来看,河南周口城管打人砸店事件最先在优酷上被爆料,这则视频在6月12日的点击量达到数十万次,与此同时,该事件由视频网站扩展到自媒体平台上,事件的热度开始不断上升。当日,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栏目对事件进行跟踪报道,“记者登门求证 城管否认打人”成为次日网络媒体传播的重点。6月13日,新浪河南频道推出文章《周口十几个城管围殴店员 打砸店铺场面堪比古惑仔》,新浪这则稿件以相对吸引眼球的标题,配以城管打砸店铺的视频,引发网友大量参与跟帖评论。6月15日,中国网河南频道、京华网等媒体介入事件的转发,报道的重点多放在“周口十几名城管砸店铺”“围殴店员”“店内满地鲜血”“满地鲜血”等上面,“围殴”“鲜血”等词汇强烈刺激着网友的情绪,让事件热度快速上升。6月16日媒体报道量继续攀升,中国政协网、新华网等主流政府网站的介入让事件的传播面更广。《法制晚报》梳理事件脉络,积极传播官方对此事的处理结果——城管中队队长被免职,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围殴”“鲜血”等负面情绪。

城管,一个原本客观中性的部门代名词,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媒体曝光,已然有被贴上“恶霸”标签的趋势。熟悉网络的人都知道,这些年来有关“城管打人”的网络舆情层出不穷,频频见诸报纸网络,城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已有一段时间。除了城管工作自身的特性外,更重要的是城管部门在处理网络舆情时普遍经验不足,容易激化矛盾。实际上,在舆情发生后,负责人往往会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说错话”“说不合时宜的话”的概率也大了许多,主管部门应该做到谨言慎行。以周口城管打人事件为例,主管部门正是由于没有做到这一点,导致了舆情激化。此次周口城管打人连带砸店事件,有清晰视频佐证,舆论压力非同一般。然而,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城管局机动中队队长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俺的人是完全没有动手打人的”,视频证据确凿,还能如此表态,以致许多网友纷纷跟帖留言表态“也是醉了”。正是这位负责人如此信誓旦旦的否认,成为媒体炒作的话题,这位中队长特定语境下的这番言语,被放到互联网语境下审视,自然会遭遇“口诛笔伐”,让事态加剧恶化。

可以看出,执法本身的不合法性是危机爆发的最大根源,而主管部门负责人欠缺基本的舆情素养更是让舆情加剧。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府执法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监督,极有可能在下一秒成为网络议论的热点话题。面对类似事件,官方可以委婉表明自己的苦衷,讲述小贩如何不配合工作、影响当地民众生活等,但前提是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执法方式的不当,以较为谦卑的姿态承认错误,态度先行,然后再陈述缘由,这样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同时,城管部门要及时把相关信息主动发送给媒体,一方面显示出官方对媒体的重视态度,另一方面满足了媒体对事件的信息需求,无形之中会让媒体对官方形成一种模糊的好感,从而在对事件的报道中有意识地对官方表态予以着重彰显,这就相当于放大了官方的回应,为舆论引导提供有效帮助。

四、城市精神文化舆情

现代城市是一个异质性强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在城市社会中消失殆尽,导致城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对缺乏足够的信任,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近些年来,类似“扶不扶”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每当有事件发生,都会引起舆情的汹涌,成为公共热点。

2015年9月8日,女大学生小袁骑车遇一老人倒地,老人受伤后她拨打了120,随后老人指认小袁撞了自己。警方曾调取周边唯一能看到老人与小袁共同出现的监控画面,但没能呈现老人倒地瞬间。双方各自寻找目击者为自己作证,让该事件变成一场各说各话的罗生门。

事发当晚,小袁发微博:“今早扶了一个摔倒的老太,看到情况严重就给她拨了120,结果老太家属赖上我了,要我全权负责。”她呼吁寻找目击者为自己作证。这条微博先后得到“淮南市政府”“人民日报”等官微转发,随后该事件开始发酵。

这条微博引起了网友“任梵僮”回应:“早上我在,我看见了,我帮你作证。”其后,网友“任梵僮”前往派出所作证。舆论多为“老太太碰瓷女大学生”的议论,对老太太的行为舆论进行谴责,对于“扶还是不扶”的老话题再一次热炒。

然而,9月13日,网友“磊磊0324”在微博发布了3段视频,目击者指证女生撞人。剧情逆转,舆论哗然,9月15日到17日之间,达到舆论的高峰,女大学生又成为舆论谴责的对象。

然而,其中不乏质疑者。尤其是当老太太家属说“如果不是小袁撞的,那当时为何陪老人来医院,又为何垫付2000元医疗费”时,此话受到舆论的狂喷。舆论发酵的几天,此微博被争议“包围”。网友的质疑集中在该微博博主以及两位证人与老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上。博主对《北京青年报》记者承认,自己确实和老人同姓,并且自己和视频中作证的证人与老人同村。舆论进一步质疑老人的证人作伪证。对此,官方并没有结论。

自2015年9月14日起至2015年9月18日,本话题共捕获到话题信息7259条,发现事件相关信息3937条,其中负面信息1804条。9月17日的新闻关注度达到高峰。围绕此新闻设置的舆情,正面信息占4.32%,负面信息占58.84%,中性信息占36.84%。其中,信息来源方面,微博在新闻的信息来源方面以55.81%排于第一位。

经历此前的“外国小伙撞大妈”“彭宇案”以及“委屈奖”等事件后,“扶不扶”的话题一出现便成为热点话题。“撞了”还是“没撞”,仍然无法得出结论。然而,在自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到加强,即便不借助媒体,事件的主角也可以在微博上发声,在舆论之战中,拉自己的选票,舆论反转越来越容易。比如起初大家不容分说,先把事件性质打入“讹诈”阵营,而且,碎片化信息的传播,使网友们没有耐心慢慢地做出理性的判断。随着新证人和证词出现,舆论不断地左右摇摆,一会儿同情女生,一会儿同情老太太。而新闻的主角也不断地在网上辩解和反击,寻找新的证据,以赢得舆论的支持。原本只是一起纠纷,而放大到舆论的舞台,赢得舆论的立场往往容易倒逼事件的进展。舆论自有舆论的道德审判,就算是官方最后的调查结果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这个事件是市民之间因为道德观念、价值判断不同产生的舆情,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网络媒体在推波助澜。对于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而言,点击率就是生命,最大限度地吸引关注才会成功,所以不惜撕裂社会。以此事为例,记者只是写了当事者一面之词,对于让同学专程带钱过来语焉不详。对老太太一方的原话应该是做了明显的剪裁,只留下诸如“你没有撞我为什么会扶我,为什么会垫付医药费”等个别非常刺激人的话。显然媒体在此事的报道中作恶了,即一开始就是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目的,为了引发一个扶老太太的大学生再次被讹了的争议甚至轰动效应,对于报道大幅选择性剪裁了。

对于此类事件,要想平息网络舆情,重新树立社会信心,关键是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尽管法律裁决无法还原客观事实,但是在法治的框架下,依据法律规则确定法律事实并做出裁决,应是一个成熟的文明社会所该有的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