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用感情杠杆赢得人心

利用感情杠杆赢得人心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刻的巴黎已不再是拿破仑帝国的天下了,而是反法同盟军的辖区。  拿破仑却痴心地认为自己的将领们会支持自己的。  鲁伊将军的脸涨得通红,他想起了自己和其他人受到拿破仑的恩遇,想起了一个目前自己和其他人在奥布河畔对拿破仑的背叛行为。他少孤,与母亲一贫如洗,只好以贩履织席为业。虽说有时势造英雄等原因,但从其本人来说,是因为他最得“攻心”之妙用,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攻心”战略家。

  以泪洗面 寻求感情共鸣

  哭似乎是女人的专利。但男人若肯放下脸面,大流眼泪。效果一定不亚于女人。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大丈夫哭鼻子实在不雅,有失风度,因此一般的人会不好意思哭。

  当然,男子哭自有哭法,不能像泼妇一样,一屁股坐到地上,双手握住脚脖子,呼天呛地。男子汉的哭,要高昂着头,任眼泪直往下流,若泪水少,千万不能擦,眼泪就是让人看的,要哭出感情,哭出特色,哭出风度,要让人们为自己的哭而倾倒。

  搜寻古今历史,善哭的男人还真不少,哭得妙的哭出了天下,次一点的也哭出官运亨通。他们有的是装出一副诚恳的样子。拿破仑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181444日夜,在巴黎南郊枫丹白露避难的拿破仑召集属下的将领开会。府邸里的空气是异常沉闷的,又是那样地让人觉得痛心不止。此刻的巴黎已不再是拿破仑帝国的天下了,而是反法同盟军的辖区。拿破仑周围显得清冷无比,他要退位了,大臣们全都投靠了波旁王朝。将军们都认为,无论如何再战下去也没有多少胜利的把握了,他们的皇帝拿破仑一世已是英雄末路,无力回天了。

  拿破仑却痴心地认为自己的将领们会支持自己的。当他面对这些神情沮丧的元帅、将军们时,拿破仑不禁感慨万千,深情地对他们说道:

  “将帅们,你们与我同生共死、冲锋陷阵,至今还留在我的身边,我万分感激!”

  说罢,他向众人脱帽致敬,眼中不觉充满了泪花,继续用那低沉的声音说道:

  “我忠爱着你们每一个人,感激你们跟着我这么多年来为了法兰西而鞠躬尽瘁,同时,我感谢你们爱戴着我,并将拥护我的儿子继承王位。不是吗?你们能够并且愿意拥护我的儿子小拿破仑,因为只有他才是与你们有共同的情感和利益的人,而不是那个路易十八。不是吗?”

  一句询问,一席声情并茂的演说(或者说是乞求),让每一位将军都低下了忧郁的头。他们有的支吾着什么,有的干脆沉默无语,而没有一个人如拿破仑所预料般地像往昔一样庄重地做出承诺和发誓。此时的法国局势,每一个人都洞若观火,可是没有人愿向拿破仑宣布:“我们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大局已定了。”

  良久的沉默,让每一个人感到不舒服,拿破仑那探寻的目光从每一位元帅的肩头扫过。马尔蒙、达武、科兰占、贝尔蒂埃……

  这时,一向以脾气暴躁著称的“火药将军”鲁伊抬起头来,仿佛是下了很大决心似地说话了:“陛下,你是明白的,事实已不允许我和我们每一个人再犹豫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生死的选择,他们不再举起刀枪去为一个衰亡的帝国而战了。你还是早下决心,退位吧!下定决心吧,这样还可以保住我们的性命!”拿破仑听到此言,浑身一颤,脸色渐渐发白,他的心碎了!很久,很久,他才声泪俱卜地说道:

  “你们,你们怎么如此没有心肠?当年,我们纵横疆场,从埃及金字塔下到波兰海边,从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脉到莫斯科城下,同生死,共患难,团结一心,怎么现在都变了?怎么你们个个都成了自私自利的苟且之辈呢?”

  鲁伊将军的脸涨得通红,他想起了自己和其他人受到拿破仑的恩遇,想起了一个目前自己和其他人在奥布河畔对拿破仑的背叛行为。可是,他还是吼了出来:

  “别说了,别说了,一切都成了过去!现在,你还是下定决心,签字退位吧!”

  拿破仑却没有因为鲁伊的吼叫而停下来,他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沙场,满含深情地叙述起往事来,低沉的声音在大厅里久久回响起来。“……马尔蒙,你曾是我最器重的青年,你知道吗?…我曾经把你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培养,没想到你会投降给敌人。……与其说是灭不饶我,不如说是人不饶我,我是被战友的自私自利和无情无义所击垮的。

  ……我一向是以坦白直率、友爱深情来对待你们的,这是为什么?……”

  无可奈何之中,拿破仑终于停止话题,在桌前默默签了退位诏书。可是他又开口说话了:

  “现在,反法同盟认定我是破坏欧州和平与安宁的元凶,所以我为了法兰西和法兰西人民的利益,我郑重宣誓:我及我的后代都放弃法国和意大利的王位。但是,我仍然期望你们在波旁王朝中各自珍重。”

  将领们看着瞬间就苍老了10年的拿破仑,听到他此时还挂记着他们,都不由自主地亲吻着拿破仑的手哭了。他们不愿意再跟拿破仑去打仗,并不代表他们对拿破仑没有感情。

  我国的封建官场中,政治家是最善用眼泪的,李从珂就是其中之一。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后唐明宗李嗣源病亡,儿子宋王李从厚继位,历史上称为闵帝。闵帝幼弱寡断,朝政皆权臣朱弘昭等人把持着。朱弘昭等人为了便于专权,就排除异已,安插自己的亲信做官。先后唆使闵帝贬黜外放了不少重臣。

  把一些过去有功有能力的节度使调往边远地区,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及亲信安插在重要机构的要害职位上,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李从珂自浙江跟随唐明宗四处征战,地位,威望远在朱弘昭等人之上,当然更遭忌恨,于是不久就被调到一个很远的地方任节度使去了。

  李从珂早就对朱弘昭等人专权不满,拒绝调令,并立即起兵,颁发檄文,准备人朝以清君侧之恶。

  朝中闻报,李从厚忙派西都留守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统帅诸道兵马去凤翔讨伐。各路兵马齐集凤翔城下,王思同指挥人马攻城,激战了一天,凤翔东西城关被攻克,城中守军死伤无数。

  次目王思同又传令加紧攻城,志在必得,准备立个大功回去给皇上看看。由于凤翔城垣低矮,壕堑不深,加上守备不足,形势十分危急。李从珂眼见城将不保,只好登上城楼,高声对城外军士喊道:“我从少年时代就跟从先帝,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满身伤痕累累,才创立了今日的社稷。你们都曾追随我多年,亲眼目睹我的所作所为,不是吗?”说话到这里,李从珂已是声泪俱下:“如今朝廷轻信谗言,猜忌骨肉,忠臣受害,我有何罪,非欲置我于死地不可?今日城摧,人亡,我是死不甘心啊!”言毕痛哭失声,闻者莫不为之哀痛。

  偏偏此时,裨将张虔钊举着宝剑驱赶士卒登城再攻:“别听他胡言乱语,快攻,不攻者斩。”士卒中有人大怒,举矛反击,张虔钊只好跃马逃走。某地指挥使杨思权原本就和朱弘昭等权臣有隙,乘机大声呼喊道:“潞王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主公啊!”当即率领所部人马脱下甲胃,丢掉兵器,投降了李从珂。

  团结部属重在“攻心”

  台湾著名流行歌手任贤齐一曲“心太软”红遍大江南北,歌词中说“你总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可见“心太软”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大!高明的领导者就非常善于利用部属的“心软”来为自己效力,他们深知,部属的心不会自然而然地“软”下来。得准备几手“攻心”的功夫。把那些有“铁石心肠”的部属”泡软”。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肯把你所有的问题都自已扛”。

  刘备虽说是汉景帝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因年代已久,查无可考,即使是真的,也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处。他少孤,与母亲一贫如洗,只好以贩履织席为业。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为什么能崛起于群雄之上,成为鼎足三分的一代枭雄呢?虽说有时势造英雄等原因,但从其本人来说,是因为他最得“攻心”之妙用,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攻心”战略家。

  他团结部下,重在“攻心”。刘备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食则同桌,寝则同席,关羽与张辽的谈话说出了与刘备之间的深情厚谊:“与兄(张辽),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经可共论乎?”后人知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更显出刘备的强烈的个人魅力。

  张飞因醉酒被吕布夺了徐州,使刘备家属陷于城中,张飞因受关羽责备而要自杀。刘备说:“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去了城池家小,安忍受兄弟半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任至遽欲捐生耶!”这话多感人,难怪张飞为他拼死一生。

  赵云,刘备一见面就非常喜爱,投靠后极度信任。长坂坡时,有人说赵云投降曹操,刘备说不可能;当赵云把阿斗送到刘备面前,“刘备摔了”并说,为了犬子,差点伤了自己的一员大将。刘备的话让赵云非常感动,从此使赵云尽心为刘备驱使。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知错必改,向庞统诚意致歉,使庞统以死报效;刘备大胆起用魏延,使汉中无忧;刘备不吝爵位,使老黄忠以七十高龄而不退休,战死疆场。

  这些文臣武将在当时都是“种子选手”,难怪他能j分天下取其一。刘备对属下的关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上官婉儿,是李唐王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高宗李治懦弱,后期又不满武则天独断专行,便令上官仪代他起草废后诏书。

  不料被武则天发觉,便以“大逆之罪”使上官仪惨死狱中,同时抄家灭籍。时年一岁的婉儿及其生母充为宫婢,被发配东京洛阳宫廷为奴。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明知自己也将被处死,但结果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机要秘书。

  原因何在?主要是上官婉儿有才,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彩书怒》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席吟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婉儿重加凝思,就很快写出:“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武则天看后,连声称好,连声称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但对“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装作不解,问婉儿是什么意思。婉儿答道:“是说假的花,是以假乱真”。“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武则天突然问道。婉儿十分镇静地回答:“天后陛下,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要看解释的人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答得好!”武则天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倔强的性格”。并将她14岁入宫时制服烈马狮子骢的故事,讲给婉儿听。接着又问婉儿:“我杀了你祖父,也杀了你父亲,你对我应有不共戴天之仇吧?”婉儿依旧平静地说:“如果陛下以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武则天又夸她答得好,还表示正期待着这样的回答。接着,赞扬了她祖父上官仪的文才,指出了上官仪起草废后诏的罪恶,期望婉儿能够理解她、效忠她!

  然而,婉儿不但没有效忠武则天,却出于为家人报仇的目的,参与了政变,成了罪人。这对高宗来说,应是充满同情和设法庇护的,但他惧怕武则天,只能借口有病,“不能多动心思”,而让武则天决定。这对司法大臣来说,只能提出按律“应处以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发配岭南充军。而武则天则认为:据其罪行,应判绞刑,但念她才十几岁,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所以,不宜处死。

  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又环境恶劣,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鉴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处以黥刑,即在她的额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并把婉儿留在自己的身边,“用我的力量来感化她”。还表示:如果我连一个十几岁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道德化天下”呢?

  结果,武则天确实把婉儿感化了,该杀而不杀,反而留在自己身边,这已使婉儿感激涕零。此后,武则天又一直对婉儿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驭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为她尽心尽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甚至婉儿的生母也曾对人私下议论:婉儿的心完全被武后迷住了!

  处处留心 小事能卖大人情

  富有人情味的上司必能获得下属的衷心拥戴。有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的名字,这通常会命令下属爱宠若惊,让他们既感觉到温馨又感受到安全。

  其实,有时上级不必为下属付出实质性的东西,而只要通过某种表示,某种态度,便能给下属最大的满足,并因此而感恩戴德,更加忠心耿耿地为其效劳。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家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注重感情投资的人,他曾说过:“最失败的领导,就是那种员工一看见你,就像鱼一样没命地逃开的领导。”他每次看见辛勤工作的员工,都要亲自上前为其沏上一杯茶,并充满感激地说:“太感谢了,你辛苦了,请喝杯茶吧!”正因为在这些小事上,松下幸之助都不忘记表达出对下级的爱和关怀,所以他获得了员工们一致的拥戴,他们都甘心情愿为他效力。

  与松下幸之助一样,蒋介石在用人统御方面也很有政治家的手腕,用一些不费力的小事赚取最佳的人情回报。

  蒋介石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载着国民党师以上官长的字号,籍贯、亲缘及一般人不大注意的细节。凡是少将以上官长他都要请到家里吃饭,每次都是四菜一汤,简朴之极,坐陪的往往只有蒋经国。采用这种不请别人陪客的家宴方式显得更加亲热。同时,简单的饭菜给他的部下留下了清廉的印象。

  蒋介石请部属吃饭后,总要合一张影。他与孙中山有一张合影像片,孙中山先生坐着,他站在孙先生背后,他与部属合影也摆这个模式,其中的用意不讲自明。他常对部属说:

  “叫我校长吧!你们都是我的学生。”

  如果不是黄埔生,他也很慷慨:“哦,予以下期登记吧!”这样就提高了部属的身份,起到了收买拉拢的作用。

  蒋介石给部属写信,除了一律称兄道弟外,还用字号,以示亲上加亲,可以说他很懂人情世故。

  蒋介石不仅熟记部属的名号、生辰、籍贯,而且对其父母的生日也用心记得很准。有时,他与某将领谈话时,往往是在他提起某将领父母的生日时,使该将领受宠若惊,十分激动,深为委员长的关切所震撼。

  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雷万霆调任他职时,蒋介石召见了他,蒋介石说:“令堂大人比我小两岁,快过甲子华诞了吧!”

  雷万霆一听,眼泪都快出来了,激动得声调颤抖着说:“总统日理万机,还记着家母生日!”

  蒋介石说:“你放心去吧!到时我会去看望她老人家;为她老人家添福增寿。”

  雷万霆自然死心塌地成了蒋的心腹。

  当杜聿明在徐州为蒋介石打仗卖命时,蒋介石从小本子上查到杜母的生日,他立即命令刘峙在徐州为杜母举行祝寿的仪式,同时又令蒋经国亲赴上海,为杜母送去10万元金圆的寿礼,并且在上海举行隆重的祝寿仪式。这个消息传到徐州,杜聿明十分吃惊,这不仅是因为蒋总统记得其母的生日并亲自派人祝寿,而且因为陈诚去台湾疗养,蒋介石才批5万元。

  蒋介石如此厚待杜聿明无非是让杜为他拼命死战。

  让下属感受到自己的真情

  讲究情义是人性的一太弱点,中国人尤其如此。“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士为知已者死”,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结果。领导音大都深知其中的奥秘,不失时机地付出感情投资,对部下往往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在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当然,吴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多打胜仗。他的战功大了爵禄自然也就高了。“一将成名万骨枯”嘛!

  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哭了。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你为什么倒哭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诉道:“这哪里是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终于战死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也活不长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这样“爱兵如子”的统帅,部下能不尽心竭力,效命疆场吗?

  吴起决不是一个通人情、重感情的人,他为了谋取功名,背井离乡,母亲死了,他也不还乡安葬;他本来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为了能当上鲁国统帅,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消除鲁国国君的怀疑。所以史书说他是个残忍之人。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对士兵却关怀备至,象吸脓吮血的事,父子之间都很难做到,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干,难道他真的是独独钟情于上兵,视兵如子吗?自然不是,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这倒真应了那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韩非子在讲到驭臣之术时,只说到赏罚两个方面,这自然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却很不够,有时两句动情的话语往往比高官厚禄更能打动人。因此,感情投资可谓一本万利,是一种最为高明的笼心术。

  李世勣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是第一个被赐为“国姓”的人(他原姓徐),又是李世民晚年嘱以托孤重任的人。对这样的重臣,李世民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

  有一次,李世勣得了急病一医生开的处方上有“胡须灰可以救治”的话,李世民看了,便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给李世勣。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他们不剃发,不剪须。至于皇帝,连身上的一根汗毛也是珍贵无比的。李世民的举动实在是异乎寻常,前无古人。李世勣感动得热泪长流,叩头至流血,表达他的感激不尽的激动心情。

  李世民却说:“这都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这有什么可谢的!”房玄龄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倚重的一位大臣,长期担任宰相之职。对唐朝开国初年制度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杰出的宰相之一。

  一次,当房玄龄得病时,唐太宗为了及时了解病情,探视方便,竟命令将皇宫围墙凿开,以便直达房玄龄家。

  他每天派遣使臣前去问候,并派名医生去治疗,让御膳房送去饮食,听到病情有所减轻,便喜形于色,一听说加重,又满脸愁云。房玄龄弥留之际,太宗亲自来到病榻前,与之握手话别,悲不能禁。

  一直善于收买人心的唐太宗,对李世勣、房玄龄这样的重臣,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剪下自己的胡须为臣下治病,凿墙慰问病臣,真可谓攻心有术。

  人都是有感情的,也许他会拒绝你的钱,不接受你的礼,但他却不能抗拒你对他的好。

  如果领导者能让下属觉得你是真心对他好,你收获的必然是部下的忠心相报。

  善待下属以备不时之需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才储备”。无论是在战场上,官场上还是商场上,“人才储备”都是绝对重要的。虽然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能够做得到位的就寥寥无几了。现实生活中的领导音,对待下属不是急功近利,就是“卸磨杀驴”。让人一点都没有安全感。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部属的离心离德,人心涣散。那么,应该怎样做呢?很简单,从长远出发。在平时尽量善待所有下属。

  齐国有个叫冯欢的人,贫困得不能自己养活自己,然而他却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托人把自己推荐给仁慈而好客、门下食客三千的孟尝君,情愿寄居孟门下讨一口饭吃。

  孟尝君问:“客人有什么爱好?”

  冯欢不是那种善于表白自己的人,他为了考察孟尝君的为人与肚量,就对孟尝君说:“我没什么爱好。”

  “客人能干什么么?”

  “我没什么才能。”

  “好吧”。于是孟尝君笑了笑,同意接收他,左右的人以为孟尝君很轻视冯欢,就把粗劣的饭菜送给他吃。

  过了几天,冯欢靠在杜了上,敲着自己的宝剑,唱道:“长长的宝剑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鱼。”

  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和中等门客同等对待。”

  过了几天,冯欢又敲着他的剑唱道:“长长的宝剑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左右的人都耻笑他,也把这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备车,和门下有车的客人一样对待。”

  于是冯欢乘着他的车,高举着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能把我当客人对待。”但又过了几天,冯欢再次敲着宝剑唱道:“长长的宝剑,咱们回去吧!没有东西养家。”左右的人都非常厌恶他,认为他贪心不足。孟尝君透过别人问道:“冯先生有亲人吗?”答曰:“有位老母亲”。于是盂尝君派人供给她衣食费用,不让她缺少什么。

  从此之后,冯欢对孟尝君十分感激,而盂尝君也对冯欢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孟尝君贴出一张告示,问下客人:“谁熟悉会计,能为我到薛地收债呢?”

  冯欢签名说:“我能。”

  当左右告诉盂尝君,签名人就是那个弹着宝剑唱歌的人时,孟尝君马上想了起来,认为冯欢真有含而不露的才能,于是就答应了他。

  冯欢到了薛地,把所有的契约都烧掉了,并说这是孟尝君的意思。于是薛地的人民都对孟尝君万分感激。孟尝君却十分不快,冯欢就对他说:“我这是用债券替您买来仁义,是用您有余的,收买您不足的,何乐不为呢?”

  过了一年,新王即位,以“寡人我不敢把先工的大臣当做帛子”为由,把孟尝君放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去。可是,他在离薛百里时,百姓已扶老携幼,在路上迎候孟尝君了。孟尝君同头对仍然追随他并为他赶车的冯欢说:“先生为我所买的仁义,竟在今日看到了。”

  从此,孟尝君把冯欢作为心腹看待。冯欢后又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孟尝君便高枕无忧了。

  手下留情脚下才会有路

  历史上的明君,他们或是礼贤下士,听取别人的建议,或是纳谏如流,倾听他人的批评,不以此为逆。遇到破坏自己情绪的事。虽然一时心头不快,但考虑到大局,以事业为重的时候。一点暂时的不快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饶恕部下放他一马,有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过人的胸怀,还真不行。

  汉文帝时。袁盎曾经做过吴王刘濞的丞相,他有一个从史与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有人偷了自己的“老婆”后,并没有将此事泄露出去,而是装作不知道此事。但有人却以此吓唬从史。那个从史就畏罪逃跑了。袁盎知道消息后亲自带人将他追了回来,并将那名侍妾赐给了他,对他仍像去那过样器重。

  汉景帝时,袁盎入朝担任太常,奉命出使吴国。吴千当时正在谋划反叛朝廷,想将袁盎杀掉。他派五百人包围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对此事却毫无察觉。恰好那个从史在围袁盎的军队中担任校尉司马,就买来二百石好酒,请五百个兵卒开怀畅饮。兵卒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当晚,从史悄悄溜进了袁盎的卧室,将他唤醒,对他说:“你赶快逃走吧,天一亮吴王就会将你斩首”。袁盎问道:“你为什么要救我呢?”校尉司马对他说:“我就是从前那个偷了你侍妾的从史呀!”袁盎大惊,赶快逃离吴国,脱了险。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齐国孟尝君田文做了类似的事情,他门下养了许多食客,其中有一个门客与孟尝君的爱妃私通,早已为外人发觉。有人劝孟尝君杀了那个门客,孟尝君听后笑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异性相见,互相悦其貌,这是人之常情呀!此事以后不要再提了。”

  过了近一年,一天,盂尝君特意将那个与自己妃了私通的门客召来,对他说:“你与我相交已非一日,但没有能封到大官,而给你小官你又不要。我与卫国国君的关系甚笃,现在,我给你足够的车、马、布帛、珍玩,希望你从此以后,能跟随卫国国君认真办事”。

  那个门客本来就做贼心虚,听孟尝君召唤他,以为这下大祸临头了,现在想不到孟尝君给他这样一份美差,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是深深地,怀着无限敬意地为盂尝君行了个大礼。

  那个门客到卫国后,卫国国君见是老朋友孟尝君举荐过来的人物,也就对他十分器重。

  没过多久,齐国和卫国关系开始恶化,卫国国君想联合天下诸侯军队共同攻打齐国。那个门客昕到这一消息后,忙对卫国国君说:“盂尝君宽仁大德,不计臣过。我也曾听说过齐卫两国先君曾经刑马杀羊,歃血为盟,相约齐卫后世永无攻伐。现在,国君你要联合天下之兵以攻齐,是有悖先君之约而欺孟尝君啊!希望国王您能放弃攻打齐国的主张。如果国王不听我的劝告,认为我是一个不仁不义之人,那我立时撞死在国君你的面前。”一句话剐说完,那个门客就准备自戕,被卫国国君立即上前制止了,并答应不再联合诸侯军队打齐国了。就这样,齐国避免了一场灾难。

  消息传到齐国后,人人都夸盂尝君可谓善为人事,当初不杀门客,如今门客为国家建下了奇功。

  五代时,梁朝的葛周曾与他所宠爱的美姬一道饮酒作乐,有个在葛周身边担任侍卫的小兵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美姬,乃至于葛周问他话时,他都忘记了回答,可见他人神到了何等程度。这个小侍卫也觉得自己在主人面前失态,十分惶恐,害怕葛周惩罚他。葛周见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很慈祥地向他笑了笑,并还让自己宠爱的美姬亲斟一杯酒赐给了那个小侍卫兵,意思足让他压压惊。

  后来,葛周与后唐的军队交战,战事屡屡失利。葛周就大声呼喊那个小侍兵,命他前去迎敌。小兵见这正是报效主子的机会,就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击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并还生擒了一名敌人的小头目。战斗结束后,葛周就将那个自己宠爱的美姬赐给了那个小兵作妻子。

  北宋初年,苏慕恩的部落是整个胡人中最强大的一支。

  当时,镇守边关的足种世衡将军。

  一天晚上,种世衡与苏慕恩在种世衡的营账中共同饮酒,并唤出一个很美丽的待妾为他俩斟酒。席间,种世衡起身进屋有点事,苏慕恩就趁机偷偷地调戏那个侍妾。正在他得意忘形之际,种世衡突然从里面出来,出其不意地捉住了苏慕恩的不轨行为。苏慕恩十分窘迫、惭愧,忙向种世衡请罪。那位侍妾也给吓得哭了起来。种世衡见状,对苏慕恩说:“你喜欢她吗?如果你想要她,我成全你们”。当即同意将那侍女送给了苏慕恩。苏慕恩对种世衡的宽宏大量感谢不尽,连连行了三个大礼。

  从那以后,凡是其他部落中有怀二心的逆臣,种世衡就派苏慕恩前去讨伐,每次都大胜而归。胡人部落再也不敢随便寻衅滋事了。

  王世充是隋朝的地方官吏。他在此动荡时代,没有马上跳出来树起义旗,而是暗暗地做一些基础工作,为以后成大事作图谋。

  江淮问的人素来彪悍轻狂,动不动就滋生事端,打架斗殴乃至杀人是常有的事。再加上社会秩序不稳定,土匪小偷多如牛毛,一时间,官府里捉拿的犯人监狱都快关不下了,三天两头地闹事。王世充心想,这些人都是要钱不要命的好汉,太平时节固然留不得,如今兵荒马乱之时正好派上用场,将来举事日后不都是以一敌十的好士兵吗?主意打定,他就利用手中的职权,对这些好汉们逐一“审问”,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他们一一放出监狱。这批歹徒本以为自己犯的事决讨不了好结果,不杀头就算不错,没曾想碰上这第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居然轻易就得回了自由,于是个个感激涕零,当场指天誓地说,以后王大人如有召唤,他们乐意脑袋掖在裤带上跟着他去干一场。王世充见计策已经实现,心里暗暗高兴。

  后来起义军愈来愈壮大。隋朝官员们再也坐不住了,不想把自己绑在这艘将沉的船上等死。纷纷造反。大将杨玄感就是其中一位。由于杨玄感威望高,他的造反影响很大,使得吴人朱燮、晋凌人管崇在江南地方起兵响应他。这两人号称将军,拥有人马十余万,声势浩大。隋炀帝很畏惧他们的势力,派遣大将叶万绪、鱼俱罗率大军征伐叛军,但再三攻打都没有取胜。

  王世充认为他的机会到了。他的如意算盘是,先打着王军的旗号发展势力,正当合法地召募人马,又能得到中央的财力物力支持,比率先打出义旗的人占优势得多。他想现在召集一支队伍去攻打朱、管,凭着才干和实力,一定能够取胜,这样在隋军中他就能崭露头角,成为一支劲旅。到最后他大权在握,决定去留在他一句话了,那不是进退自如了吗!

  于是王世充当机立断召募兵马,江淮间子弟以前受过他的恩惠的,闻风而动,纷纷赶来效力,很快就聚集了一万多强悍的士兵。他率这支队伍去征讨朱、管,连连得胜。每次打了胜仗,王世充都大肆褒扬部下将士,许多人都立功受奖。每次缴获的财物,都按人头分发下去,王世充本人丝毫不取。他的部下为他的无私、公正钦佩得五体投地,纷纷说:“不替这样的人卖命,替谁卖命?”

  王世充的部队像滚雪球一般壮大了起来,隋军中,就数这支队伍功勋最为显著,不久便成为最强劲的军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