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前后将‘始得’二字,极力翻剔。盖不尔,则为‘西山宴游记’五字题也。可见作文,凡题中虚处,必不可轻易放过。其笔力矫拔,故是河东本来能事。”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⑨,望西山,始指异之。

《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前后将‘始得’二字,极力翻剔。盖不尔,则为‘西山宴游记’五字题也。可见作文,凡题中虚处,必不可轻易放过。其笔力矫拔,故是河东本来能事。”文章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语言清丽,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慄②。其③隙④也,则施施而行⑤,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⑥,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⑦。觉⑧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⑨,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

①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耻辱。②惴慄:恐惧不安。惴,恐惧。慄,发抖。此意为害怕政敌落井下石。③其:连词,如果。 隙:指空闲时间。 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④ ⑤样子。 ⑥回溪:曲折溪流。 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 ⑧觉:睡醒。 ⑨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游赏山景,饮酒赋诗。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称为“愚溪”,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屁股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踞,蹲坐。

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是州__________ (2)则施而行__________

(3)与其徒上高山__________ (4)回溪__________

(5)草而坐__________ (6)醉则更相枕卧__________

(9)始指之__________ (10)命仆人过湘江__________

(13)则数州之土壤__________ (14)攒累积得遁隐__________

(15)然后知是山之__________ (16)不与培塿为__________

(17)觞满酌__________ (18)至见__________

(19)然后知吾之未始游__________ (20)故为之文以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__________

(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文:__________

衽席:坐垫、席子。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岈,《广韵》:“岈,蛤岈,山深之状。”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岈然”承“高”,“洼然”承“下”。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若垤”承“岈然”,“若穴”承“洼然”。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潇、湘二水。:小土堆。颢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21志:记载下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

B.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表现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构成对比。

C.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D.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的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宏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