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要“打假”

新闻要“打假”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说明,该新闻的确有假。这三则所谓新闻,笔者不敢断言完全是假的,但可以让读者产生怀疑“新闻有假”!党报出现“假新闻”,这既欺骗了广大读者,又降低了党报在读者中的威信,更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党报的基本原则。新闻必须如实报道,不允许任何弄虚作假、“合理想象”。
新闻要“打假”_报海启悟集

5月9日,全国许多报刊都转发了黑龙江某报一篇《为激励儿子,老汉考上清华》的新闻。该文说,哈尔滨市民老腾因儿子小腾考上南昌大学而没考上名牌大学,狠狠地将儿子骂了一通,并气愤地说:“你考不上名牌大学,我给你考一个看看。”老腾经过一年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2007年老腾没让儿子回家,而是让儿子去清华大学感受学校的气氛。通篇没有说老腾和小腾的真名实姓,家庭地址及大学哪个系。

笔者和几个朋友看完这篇新闻,当即认为这篇新闻有假。朋友不解:“你怎么能肯定新闻有假?”笔者说:“因为新闻要素不全!”第二天,果然一些报刊又刊发出了《清华大学否认录取六旬老汉》的消息。由此说明,该新闻的确有假。

无独有偶,笔者近日还在身边看到三篇与其十分相似的“新闻”:一则说,“五一”节这天,一位中年人扶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到某商场购物。文中只说老人儿子很孝顺,带老人去商场的过程,却只字未提老人家是哪儿的,她和儿子叫什么名字。二则“新闻”题目叫《买肉过节》,文中只说来自某农村的几名农民工在“五一”这天买了几斤肉改善伙食,欢度节日,至于具体人物、具体地点等重要新闻要素,也是没说。第三则“新闻”就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天,服务员贾文花做了一件让人敬佩的事,捡了装有4000多元钱的钱包归还了失主,成了××山周围的美谈。”文中对拾金不昧者的年龄、家境、住址及详细工作地点都没说,“这天”也没说是何年何月何日,××山周围地域也比较大,究竟是哪个街委或小区,也没有介绍。这不禁让人生疑:你作者都不知道详情,那么大范围的群众是怎么知道这件事,并传为美谈的呢?这三则所谓新闻,笔者不敢断言完全是假的,但可以让读者产生怀疑“新闻有假”!

新闻“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是新闻报道必须有的五个因素,作为记者和通讯员是必须要掌握的。在采访、写作时,除了简讯外,必须尽量做到“五要素”俱全。就是有的稿件怕有损当事人名誉,新闻要素也要有,当事人的姓名要用姓氏加“某”来代替,绝不可乱编乱写。

党报出现“假新闻”,这既欺骗了广大读者,又降低了党报在读者中的威信,更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党报的基本原则。新闻必须如实报道,不允许任何弄虚作假、“合理想象”。列宁指出:“要向公众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不浮夸、不武断、不造谣、不作见不得人的报道。”周恩来说:“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来不得半点捏造和虚构,新闻是如实反映情况,哪家党报失去事实,就得失去读者,失去信任,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新闻报道“打假”不可等闲视之,一定要严格规范发稿程序,严把质量关,发现炮制假新闻的记者、通讯员要严肃处理;作为广大读者,要擦亮双眼,发现“假新闻”及时揭发举报,使“假新闻”无藏身之处,让炮制“假新闻”的所谓作者来一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刊于2008年12月《编通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