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波阳王海"的打假历程

"波阳王海"的打假历程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2年以来,包括《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浙江卫视在内的国内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一名叫王大江的"江西王海",从1998年开始全力打假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被称为"江西王海"的王大江竟是波阳人。王大江,男,现年40岁,现居鄱阳镇,原是一名下岗职工。同年10月,王大江只身来到假货泛滥的温州市,正式开始了打假行动。首次打假尽管给王大江心头留下了阴影,但却丝毫没有减弱他打假的热情。

"波阳王海"的打假历程

2002年以来,包括《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浙江卫视在内的国内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一名叫王大江的"江西王海",从1998年开始全力打假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2002年3月,浙江省质监部门还专门为他举行了举报打假有功人员表彰会。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被称为"江西王海"的王大江竟是波阳人。5月8日和5月15日,因打假而陷入困境的王大江先后两次来到本报,向记者诉说了自己打假的艰难历程。

偶然走上打假路

王大江,男,现年40岁,现居鄱阳镇,原是一名下岗职工。1998年的某一天,他偶然从报纸上看到王海打假的事迹,细读之后,顿时来了兴趣;打假既能为民除害,自己又可名利双收,为什么只有王海一人独步江湖,轰动全国呢?于是便暗暗下定决心,想要尝试一下,争取像王海一样成为一名"打假英雄"。此后,他便买来王海的《当头棒喝》、《我是刁民》等著作,从中学习打假的经验和技巧,并认真阅读了《商标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同年10月,王大江只身来到假货泛滥的温州市,正式开始了打假行动。

首次打假留下阴影

王大江来到温州后,便四处联系在此打工的老乡。每联系上一人,就详细询问他在什么厂打工、厂里生产什么商标的产品。两个月后,终于了解到永嘉县有一家厂子专门伪造"上海牌"复写纸。他马上找到在该厂打工的一名老乡,做他的思想工作,说举报打假有奖金,只要两人合作,奖金到手一人一半,于是老乡同意了。而后还把王大江带到厂里观察,帮他收集假复写纸的商标、样品、规格。这家制假厂规模不小,有职工60人,复写纸涂布机3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1000万元。

掌握到这些情况后,王大江马上与上海复写纸厂取得联系。该厂厂长杨毅得知情况后,让他速带样品与上海面谈。见到样品后,杨毅惊叹:这假复写纸造得太逼真了,简直同他们厂的产品毫无二致。当王大江询问打到假货后,能给自己多少举报奖时,杨厂长并未明确表态,只是让他先回去,说等厂里开会研究后,再决定给多少。

旋即上海复写纸厂派出两名打假人员赶赴永嘉,寻找制假窝点,但由于情况不熟,始终没有找到。最后,杨毅不得不打电话给王大江,说奖励办法已定,每查获一台涂布机奖1万元,王大江同意了。

1999年4月26日,上海复写纸厂厂长杨毅等一行4人又来到温州,同王大江签订了打假协议书。之后,王大江便把制假厂的情况、地址和盘托出。此时,上海复写纸厂一位姓戴的副厂长便说,你举报提供的情况基本上完了,现在没你的事,先回去等消息,怎么打掉假厂是我们和工商部门的事。

5月20日打假成功后,王大江打电话给杨毅要3万元举报奖,但杨毅说打假不成功,没有抓住老板,只能付12500元奖金。迫于无奈,王大江只好领取了这笔奖金,并把一半分给举报的同乡。但无论王大江怎么解释,同乡就是不信,非要他补满自己应得的15000元,否则,就有他"好看"。

这次打假,王大江花费了半年多时间,差旅费用了几千元,得到回报也不过是几千元,而且还落下了一个"骗子"的名声。

打假打出第一大案

首次打假尽管给王大江心头留下了阴影,但却丝毫没有减弱他打假的热情。此后,他又充分利用在外打工同乡多的优势,发展了20多名"内线",并收集到大量假商标,掌握了几十家厂的造假证据、资料。

2001年3月9日,是王大江打假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天。

这一天,在他的举报和带领下,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一干人马浩浩荡荡,对温州市某公司执法突查,当场查获企业假冒辽宁某高压阀门厂的阀门6000多套,标准金额达200多万元。此外,还查获某公司假冒阀门1400多套,标值金额约40多万元;查获一个体经营户生产、制造假冒阀门1600多套,标值金额约50万元。

此案被号称为浙江省造假第一大案,《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目击》栏目都进行了跟踪采访,国内众多新闻媒体也都作了报道,浙江卫视经济生活科技教育、体育健康频道在3月10日同时为王大江录制了专题节目。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其中一起造假案的立案处理是:没收违法生产的全部假冒阀门,并处罚款49万元。

王大江说,他在向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此案时,稽查处一位姓陈的处长曾表示可按罚没款的10%给予他举报奖。但一个月以后,王大江打电话给陈处长,问什么时候能给他奖金,陈说最多等三个月,然而三个月后王大江再次询问时,陈说案子结了,处罚单也开了,就是没收到款。若制假厂不上诉,估计还有两个月款就能到位。而两个月后,王大江得到的答复是钱还没收上来,所以现在还不能给奖金。这让王大江非常着急,因为造假线索他是通过两位老乡取得的,并答应事成之后三人平分,到现在拿不到钱,老乡还以为他独吞了呢。

痴迷打假陷入困境

为了打假,王大江冒着风险,四处奔波,耗资巨大。他先后卖了房子,到银行贷款,甚至连心爱的手机都拿去抵押了。

5月15日,记者来到他的家中,亲眼目睹了他的困窘处境。一栋破败、矮小的平房还是租住的,除了厨房,唯一的房间面积只有8个平方米,里面也就搁了一张桌子、两张床,他和妻子、16岁的女儿、15岁的儿子都挤在这间房里。房子冬天冷、夏天热,四处滴漏,到处积水,真是苦不堪言。王大江打假常年在外,妻子只能靠帮人打工维持生计,儿子、女儿读书的费用更多靠的是东挪西借,家里目前欠了一屁股债。王大江说,这些还不算什么,最让自己难受的,是一些执法部门和厂家的承诺不兑现,导致众多共同战斗的"线人"向自己追讨举报奖金,今后真不知道如何面对。

决心将打假进行到底

第一次见到王大江时,我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一名打假英雄。虽然矮胖的身材同王海有几分酷似,但他的衣着和神态举止,透露得更多的是一种带有乡土气息的质朴和本分。但一说起打假,他的情绪就特别容易激动,嗓门也特高:"现在社会上假货有多少,谁能说得清?我投身打假,既是为国家,也是为自己。几年时间,我冒着巨大的风险,举报打掉了制假窝点十几家,打掉假货标值1500万,为国家创造罚没款收入几百万,可本应得到的奖金,却因种种原因难以兑现,这是我打假遇到的最大尴尬。"

虽然打假付出多,收入少,家人埋怨,邻居误解,但王大江说,他选择这条路不后悔,因为自己已经完全迷进去了,即使困难再多、再大,也决心将打假进行到底。

——刊于2002年5月29日《波阳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