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生新闻要抓住民心

民生新闻要抓住民心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生新闻让电视观众不再是一个事件的间接目击者,而是一种开放结构的参与者,一种话语体系的评说者,让电视观众能更好地以自己的体验来判断是非。民生新闻的监督内容趋于平民化和贴近性。民生新闻抓住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自然也就抓住了民众的心。同时,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方式呈现微观化。为此,民生新闻必须尽力避免这些弊端,才能够长久保持其良好的公信力。

民生新闻要抓住民心

高宝林

以平民的视角洞察百姓的生存状态,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普通百姓为核心角色,以平凡事件为叙述主体,展示平民百姓的生活图景,民生新闻的成功无疑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民生新闻实施着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民生新闻作为传媒和民生的联姻体,和其他类型新闻不同,它要时刻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监督,从而担负起激浊扬清的社会使命。民生新闻以群众生活中的种种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例如弱势人群的遭遇,管理部门、职能部门无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交通事故,家庭纠纷,等等,这些内容更多地涉及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方面。对这些事件的曝光和揭露,呈现了这些普通而真实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体验,将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进而促使问题的解决,这对于营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生新闻实际是新闻在新时期“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

民生新闻正是用这样一种独特的理念来监控着社会。目前对民生新闻肯定较多的是:民生新闻实现了一种话语权的转移,即从传统的以传者为中心转为以受者为中心,从内容构建、表达方式和叙述结构上都实现了话语权的社会下移,由文化精英到平民百姓,彰显的是平民百姓的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同时,对于那些被批评、被曝光的事件,民生新闻很少有那些程式化的评论,主持人的评论也很少用自己的观点来左右受众的思想,而是注重让受众自己独立地形成对事件的看法。民生新闻让电视观众不再是一个事件的间接目击者,而是一种开放结构的参与者,一种话语体系的评说者,让电视观众能更好地以自己的体验来判断是非。

民生新闻的监督内容趋于平民化和贴近性。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百姓生理和安全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人们各种需要的满足。

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无非是衣、食、住、行,以及对安全、稳定等的需求,当这些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民众的关切度也往往是最大的。民生新闻抓住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自然也就抓住了民众的心。民生新闻以本土化的市民生活状态作为报道的主要对象,以平民意识进行舆论监督,符合了新闻贴近性的原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民生新闻必须坚持传统,在高度关注百姓生存、百姓意识、百姓情怀的同时,不可忽略对百姓公民意识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只有那些百姓关心、政府关注、有条件或有可能解决的事情,才能纳入民生新闻的议题。百姓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从参与者的角度与社会公共事务一起构成新闻互动,形成舆论声势,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

同时,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方式呈现微观化。民生新闻的报道,弱化了社会制度、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倾向性,报道中偏好人情味,注重突出个人的因素,并力求故事化的、“原生态”的呈现。之后,主持人用极具现代意味的评论方式,把主题中的某些严肃与沉重色彩用一种嘻笑怒骂的方式消解,起到了以小见大、引导舆论的作用。

然而,舆论监督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民生新闻通常以个人化的微观视角代替整体化的宏观视角,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对社会所进行的描述缺少整体观念。在采编过程中,一些记者缺少理性的判断能力,凭借拥有的绝对话语权,以媒体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媒体感情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以致反映的事件不客观,盲目情绪化,随之带来的便是批评的片面性,甚至是不适当的媒体审判。这些都是市民话语中主观化、非理性化、平面化的表现。为此,民生新闻必须尽力避免这些弊端,才能够长久保持其良好的公信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