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自理为起点,培养宝宝的责任心

以自理为起点,培养宝宝的责任心

时间:2022-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硕硕是一个聪明、开朗的孩子,但有个“常有理”的毛病,总爱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这类问题在于孩子没有责任心,所以家庭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通过让孩子承担“失责”的后果,从而可使其懂得上学读书绝不是自己个人的私事,而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以自理为起点,培养宝宝的责任

责任心即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责任心是孩子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有责任感的孩子自觉、自爱、自立、自强。可以说,责任心是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之一,而缺乏责任心的人与成功无缘,也会与幸福擦肩而过。

宝宝行为案例

硕硕是一个聪明、开朗的孩子,但有个“常有理”的毛病,总爱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比如:玩完玩具,妈妈让他收拾,他说:“一会儿我还玩呢。”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他收拾,他就说:“我累了,想休息。”可是如果小朋友来家里玩,他就责怪人家玩完后不收拾玩具。妈妈说:“你是小主人,应该带头收拾。”他却说:“玩具是他玩的,应该他收,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硕硕仿佛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是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妈妈真是拿他没办法。

像硕硕这样习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的现象,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这类问题在于孩子没有责任心,所以家庭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专家指导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1)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必须有始有终等。

(2)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检查、督促以及评价结果,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4)要对孩子从小抓起。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宜早不宜迟,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所表现出的一些自主的意愿,如吃饭不让大人喂、鞋子要自己穿等,都可以说是责任心的萌芽,家长这时要注意给孩子以积极的引导,不要因为怕孩子不会吃、不会穿而随意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小处着手,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比如,孩子做完作业后让他自己整理书桌,吃完饭后帮着收拾一下碗筷,家里的地面脏了拿拖把擦干净,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孩子这些事情做得多了,做习惯了,他的责任心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5)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共同参与。

(6)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去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

孩子学会了一种本领,老师(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可以告诉其父母(老师),使他为自己感到自豪并树立责任心,以让他体会到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是多么了不起,并在班级里树立榜样,鼓励孩子们向他学习,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

知识导读

孩子的责任心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养成。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3~4岁的孩子属于被动责任阶段,能按照家长的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家长带养孩子也比较顺手,但这时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大人,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

5~6岁的孩子属于半被动半理解责任的阶段,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等责任和规则,但常常需要他人提醒,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期。

6~7岁的孩子属于理解责任阶段,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不但知道要对自己、对父母、对小朋友负责,还初步知道要对社会负责。例如出现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他由认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化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还不高,需要家长继续培养。

行为指导TIPS:培养宝宝责任心

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可以想象,对自己不能负责的人,何谈对他人负责?对家庭不能承担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家庭起步,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循序渐进,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忠于职守时都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

在家庭教育中,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家长越俎代疱是无济于事的。有的家长望子成材心切,竟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检查作业错误,这是一种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孩子做错了习题,打了“大叉”;上课迟到,挨老师批评,其实并非是一件坏事。通过让孩子承担“失责”的后果,从而可使其懂得上学读书绝不是自己个人的私事,而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也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不可想象,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可以培养出很有责任心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