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无足当此者

无足当此者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吴文英的词称得上是变幻万千,难以捉摸,理解起来也有不少困难。吴文英的词优点在于言辞优美,犹如点点珠玉散落在前,但事实上,珠玉看似散乱,却被一根红线从中串起,不失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而这些规矩被吴文英都给打破了,所以不被后世认可也在意料之中。下阕“午梦千山,窗阴一箭”,笔锋一转,原来玉人非但不在眼前,刚才的一切不过是午间的一场幻梦。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最大特色。

周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如“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歝,追寻已远。”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有之,其唯“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乎?

注 释

①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追寻已远:语出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梦窗非无生涩处,总胜空滑,况其佳者,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斁,追寻已远。”

词 解

周济说:吴文英词中的佳句,如同“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追寻已远”。我翻阅吴文英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其中实在没有与之相称的佳句。如果勉强算有的话,也许只有“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这两句吧。

评 析

踏莎行

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吴文英的词称得上是变幻万千,难以捉摸,理解起来也有不少困难。他的词作有着很强的跳跃性,有时候没有较为清晰的条理与脉络可以遵循,只看上阕,有时根本猜不到下阕会怎样写。南宋词人张炎批评他的词说:“如七宝楼台,眩人耳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断。”这个评价未免稍显武断。吴文英的词优点在于言辞优美,犹如点点珠玉散落在前,但事实上,珠玉看似散乱,却被一根红线从中串起,不失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吴文英犹如一位极具天资的孩童,只管依照自己的方式以跳跃的思维来表露情绪,而不管其他人的思维是否会和自己同步。他的词彻底改变了普通人的思维习惯,将常人眼中的实景转化为虚幻,将常人心中的虚无化为实景,依靠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品他的词,其实就是品味一种蕴含在词当中的情绪和感受。由于他的词作风格非同寻常,后世的词作者与词评家都不大认可,词的写作向来讲求章法、句法、字法,在运意布局方面要求脉络清楚、前后连贯、层次分明。而这些规矩被吴文英都给打破了,所以不被后世认可也在意料之中。

吴文英的这首《踏莎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理解,但总的感受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其词作尽管别具一格、打破常规,但并不混乱。“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尤带脂香浅。”这一句很有点花间派的感觉。薄绡轻笼着晶莹的玉肌,罗扇半掩着檀红的樱唇,衣袖的花边散发出淡雅的香气,类似于温庭筠的词作。随后一句“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鬓乱”,写的是小憩初醒的伊人,舞裙空置,云鬓散乱,应当是深愁婉转,无心歌舞。上阕句句都是在写实,佳人仿佛近在眼前。

下阕“午梦千山,窗阴一箭”,笔锋一转,原来玉人非但不在眼前,刚才的一切不过是午间的一场幻梦。“窗阴一箭”是指时间很短,窗前日影移一箭之地的时间,午间梦中却忽然已恍在千山之外。这句很有“一枕黄粱”的意味,更加凸显午梦初回的怅惘与迷思。“香瘢新褪红丝腕”,这一句再次将人的思绪拉回到梦境之中,回想梦中佳人的手腕由于消瘦而显现出的丝带勒痕,确是我见犹怜,不忍猝醒。最后一句“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是实写眼前之景,“隔”字在这里可谓用到了极致,既写出了眼前缥缈迷离之景,又凸显出一种怅惘若失的情结。原本情思迷惘,恍见伊人宛在,更兼雨声迷离,江阔水远,不禁愁怨顿生,追思无极。

●隔江人在雨声中

午梦迷离。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手腕上红丝线勒出的印痕刚刚褪去。江面上的雨声淅淅沥沥,却无法望到思念中的你。只有萧萧的晚风吹着菰叶,似乎已到了秋季。

这首词上阕写梦境,笔笔写实;下阕最后一句写实景,却显得恍惚而又朦胧。以实笔写虚境,以虚笔写实景,全词亦真亦幻,曲致迷离。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最大特色。梦窗词始终带给人这种缥缈迷离的朦胧意味,这才是“水光云影,摇荡绿波”的评语所指的内容。

其实吴文英作品的这一艺术特点在他的另一首词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

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

这首词可以说是把以幻为真的手法用到了极致,将一具骷髅骸骨写成了风姿绰约的美丽少女,但说穿了这首词就是一个人面对尸骨在做白日梦,但却可以写得韵味非凡,这就是吴文英独有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