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君子,是儒家对于个体修养程度的最高要求及评价,“仁”是个体修养的核心内涵和目标。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的追求达到“君子”的风度。在这种背景下,孔子对于自有国家以来的文明教化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据此创立了儒家学派,强调和呼吁人们要注重培育自己的君子品格。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论语·雍也》

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文:文采,经过修饰的。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太过,多于朴实,又未免浮夸。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既要有知识学问,也要有礼貌谦逊高尚的品格。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君子,是儒家对于个体修养程度的最高要求及评价,“仁”是个体修养的核心内涵和目标。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的追求达到“君子”的风度。其途径主要在于“求诸己”,在于不断自省,在于“约之以礼”。

孔子所处的时代,我国古代的文明史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国家、社会、民族各种生活形态已经相当成熟,距离周公“制礼作乐”,教化民众,安顿民心也已经过去五百多年了。但由于春秋以来诸侯争霸,民众逐利,人们的品行、道德出现了野蛮和蒙昧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孔子对于自有国家以来的文明教化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据此创立了儒家学派,强调和呼吁人们要注重培育自己的君子品格。《论语》一书明显提及“君子”共有107次[1];对于君子之德的论述也很广泛,后文将举其至要予以解释。在这里先将《学而》篇对于君子品格的论述,择其重点列举如下,以便于读者建立起对于君子的初步认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

大意是说,作为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因孤陋寡闻而固执;要以忠信为主;不要(无:通毋,“不要”的意思)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惮:音dàn,害怕、畏惧)改正。这段话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此段大意是: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的,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具有温、良、恭、俭、让的高尚品格,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其诸:语气词,“大概”“或者”的意思)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画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如能够激励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会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引导大家团结、亲睦、向善;反之,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此段大意是说:作为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遵循有道之人(以有道者行为举止为标准)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才是人们脱离粗俗、蒙昧,成为彬彬有礼文明人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