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敦煌變文校勘拾遺

敦煌變文校勘拾遺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向達等六位先生編的《敦煌變文集》,先後經徐震堮、蔣禮鴻、劉堅、陳治文、項楚等先生的校勘,〔27〕發疑正訛,祛惑釋滯,解決了該書在校勘上的不少問題。“委”有知義,《敦煌變文字義通釋》考之亟詳,則“未委”就是“未知”的意思。變文中的“”當即“搊”。《太子成道變文》:“非外道不能出詐之言”,原校改“”作“譎”,非。“貪俗”的“俗”字,《變文集》無校。

敦煌變文校勘拾遺

向達等六位先生編的《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以下簡稱《變文集》),先後經徐震堮、蔣禮鴻、劉堅、陳治文、項楚等先生的校勘,〔27〕發疑正訛,祛惑釋滯,解決了該書在校勘上的不少問題。不過,校書如掃落葉,問題很難掃清。筆者細讀此書,發現可商訂之處仍復不少,現謹擷其要者,條列如下,以就教於讀者。

《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并圖一卷并序》:“孃孃昔日行慳姤。”(頁736)原校以“姤”爲“悋”,非。本書《地獄變文》:“恨你在生之日,慳貪嫉姤,日夜只是算人。”(頁761)“慳姤”即是“慳貪嫉姤”之省文,“姤”則是“妬”的異體,如本書《維摩詰經講經文》有云:“如何浄心?不嫉、不、不諂、不誑……”(頁562)又云:“只是心田興害。”(頁530)“姤”並嫉妬之妬。

《維摩詰經講經文》:“還知彼處有傾摧,如剪(箭)射空隨志地。”(頁626)原校改“志”爲“墮”,非。應該讀“隨”爲“墮”,讀“志”爲“至”,“隨志地”即是“墮至地”。變文中“隨”與“墮”、“志”與“至”均可通用,如本書《佛説阿彌陀經講經文》“歸依仏者,不(墮)地獄”(頁464),借“隨”爲“墮”;又《維摩詰經講經文》“適道(隨)其心意浄”(頁566),此借“墮”爲“隨”;又《妙法蓮華經講經文》“若能不退從前”(頁494),此借“至”爲“志”,並其證。

《太子成道變文》:“寂其太子,日夜轉持戒行,雖求願得耶殊綵女,亦似無妻一般。不曾與女同狀(床),日日四暮其身,夜即取於氈褥,别在一邊,並無貪俗之事。”(頁325)“貪俗”的“俗”字,《變文集》無校。今按:本書《八相變》有云:“大王見説上事,即便歸宫,處分綵女頻(嬪)妃,伴换太子,恒在左右,不離終朝。太子年登拾玖,戀着五欲。天帝釋道:太子此來下界,救度衆生,何故縱意自恣,貪着五欲。”(頁334)拿這段文字跟上引《太子成道經》相較,可證“貪俗”即是“貪着五欲”之省文,“俗”當是“欲”的音近借字。

《舜子變》:“從此後阿爺兩目不見,母即玩遇,負薪詣市。”(頁133)原校改“玩”爲“頑”,改“遇”爲“嚚”。按:改“遇”爲“嚚”,恐非。“遇”當是“愚”的音近借字,“玩遇”即是“頑愚”。變文中“遇”“愚”通用,如《維摩詰經講經文》有云:“恰(遇)維摩詰,談空甚喜歡。”(頁577)是“遇、愚”通用之證。又“頑愚”的説法,亦可在變文中找到旁證,如《孝子傳》:“父至填井,兩目失明,母亦頑禺(愚),弟復史(失)音。”(頁901)

《維摩詰經講經文》:“那堪疾瘵虺龜苦,豈謂纏痾惹患迍。”(頁537)原校改“虺”爲“尩”,得之;但於“龜”字則失校。今謂“龜”當是“羸”的音近借字。本篇下文有云:“偃卧高床,尫羸壞室。”(頁557)又《佛説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云“漸成衰朽漸尫羸”(頁652),又《父母恩重經講經文》“阿娘形貌汪羸”(頁677),又云“改張花[貌]作汪羸”(頁679),足證“尫羸”乃變文中習用詞,“羸”者“瘦”也,作“龜”字則不辭。

《韓擒虎話本》:“時有金璘陳王,知道楊堅爲軍(君),心生不負。”(頁199)原校改“負”爲“服”,似未確。本篇下文:“……心生不分(忿),越班走出”,“不負”當即“不分”,“不分(忿)”乃唐宋時習見之俗語詞,《詩詞曲語辭匯釋》:“分,甘服之辭。”“不分”就是“不服氣”之意。

《太子成道經》:“遂唤夫人向前,有其付囑。别無留别,留一瓣美香,有灾難之時,但燒此香,望雪山會上,啓告於我。”(頁295)按:“苦”乃“若”字之訛,《變文集》失校。“苦”“若”二字在唐人詩文中每每互訛,詳見拙作《杜詩異文釋例》一文〔28〕,此不贅。

《維摩詰經講經文》:“呈珠艷而逞妖容,展玉貌而添艷麗。”(頁621)原校以“剩”爲“盛”。今按:不煩破字。“剩”字在唐宋俗語中有“頗、甚、更”之義,《詩詞曲語辭匯釋》及《敦煌變文字義通釋》言之詳矣,此文“剩”與“更”對文,正是用的“頗、甚、更”之義,而非“剩餘”之“剩”。編者不察,而輕爲臆校,所謂以不狂爲狂也。

《伍子胥變文》:“我有美酒一榼,魚肉五斤,餅有十播,飯有一罐,請來就船而食。”(頁22)按:本篇下文有云:“其魚人乃取得美酒一榼,魚肉五斤,薄餅十,飯攜一罐”(頁13)兩文相較,可證“十播”就是“十番”。“番”字是量詞,猶言“枚”也、“片”也。

《父母恩重經講經文》:“臺舉還徒立得身,招交只要修仁義。”(頁685)按:“徒”乃“圖”之借字。本篇下文云“養子還徒被老時”(頁696),原校改“徒”爲“圖”,得之,而於上文“徒”字則失校。又:“被老時”的“被”乃“備”之借。變文中的“被、備”二字通用,如《滃女緣起》“賴爲如來親加備”(頁800),此借“備”爲“被”,《變文集》亦失校。

以上十九例,均爲校勘中的問題。此外在標alt方面,也有可訂之處,例如:

《舜子變》:“瞽叟打舜子,感得百鳥自鳴,慈烏洒血不止。舜子是孝順之男,上界帝釋知委,化一老人,便往下界,來至方便與舜,猶如不打相似。舜即歸來書堂裏,先念《論語》、《孝經》,後讀《毛詩》、《禮記》。”(頁131)按:《變文集》於“下界”句絶,“來至”屬下讀,非是。應爲“便往下界來至,方便與舜,猶如不打相似”。本篇上文:“房中卧地不起,不經三兩□□□□□□□叟來至。鼓叟入到宅門,直到自家房□□□後妻向床上卧地不起。”“來至”二字正屬上讀。

《前漢劉家太子傳》:“當此之時,處有東方朔在於殿前過見”(頁162)按:《變文集》於“時”字句絶,非是。應於“處”字句絶,“時處”是同義並列複合詞,“處”猶“時”也,“當此之時處”即是“當此之時”。考本書《佛説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有云:“男見女如見妹,女逢男似逢兄。”(頁654)“時、處”對文,“處”猶“時”也。又《父母恩重經講經文》“聞語笑無意聽,見歌歡不臺頭”(頁678),亦“時、處”對文同義。

《廬山遠公話》:“不見道孔丘雖聖,著久迷對曰之言。大覺世尊,上(尚)有金槍之難。”(頁186)按:《變文集》於“聖”字句絶,似非。當於“著”字句絶,“著”讀爲“者”。


(原載《中國語文》1983年第2期,後收入《郭在貽語言文學論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