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晚泊浔阳望庐山

晚泊浔阳望庐山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约在傍晚时分,他来到庐山脚下浔阳。他当即决定“泊舟浔阳郭”,在此一圆自己对庐山的向往之愿。从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所表达的情感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纵情名山秀水,与内心向往、倾慕隐逸生活是有直接关系的。他此行泊舟浔阳,遥望庐山,很大程度是为了缅怀慧远,探寻大师的禅踪。

或许是孟浩然早年曾隐居过家乡鹿门山的缘故,他对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登一次山总是要留下一首诗,抒怀存念。他登望楚山,发出过“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的赞叹;登岘山,留下过“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感慨;登万山,表达过“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的羡慕。这一次,他从吴越归来,夜宿浔阳,眺望庐山,虽然没有机会登临,但他同样心有所感,写下《晚泊浔阳望庐山》,抒发了他的思古幽情。

这一次发生在公元733年,孟浩然结束在吴越的漫游,顺江而下,径直向九江赶赴。大约在傍晚时分,他来到庐山脚下浔阳。对庐山向往已久的孟浩然,心情自然非常激动。“挂席几千里”,满眼皆江水。虽然长江两岸有青山列队恭迎,甚至不乏险峰峻岭,但终究是“名山都未逢”,不免有些少兴。也许从登船那时起,他就已经心属庐山了,以至于他对长江沿岸的风景一概提不起兴致。他当即决定“泊舟浔阳郭”,在此一圆自己对庐山的向往之愿。在他出襄阳、过夏口,准备东游吴越时,途经彭蠡湖曾遥望过庐山,并写下过一首《彭蠡湖中望庐山》,对“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的壮丽景观,有过赞许。可惜是匆匆而过,诗言未尽,衷情未了。这一次他决定要对庐山进行实地踏访,切身感受这里的诱人风光。他本来应该住下来歇息一晚后,再登山吟诗抒情,倾吐向往。可急不可耐的他,似乎承受不了一个长夜的等待。抬眼扫匡庐,“始见香炉峰”。这香庐峰乃庐山最壮观风景所在,有“流云映日生紫烟,一山绝秀在此巅”的美誉。孟浩然以诗人的慧眼,自然会捕捉到它的魅力所在。观峰峦之状,赏香炉之美,思古幽之情,他不禁想起曾经在香炉峰麓的“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东晋高僧慧远。释慧远是南方佛教丛林的领袖人物,他一改其师道安弥勒净土的信仰,倡导弥陀极乐信仰,把净土信仰由菩萨推向了佛,后世将慧远尊奉为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传》在后世影响很大。孟浩然“尝读远公传”,对大师的净业功德颇为熟悉。想当年大师弃绝红尘,选择这样一个幽静之地进行修炼,并获得正果,实在是难能可贵。他对此深为敬慕和怀念,由衷地发出“永怀尘外踪”的感慨。香炉峰目所能睹,“东林精舍近”若眼前。他多么想前去躬身一拜,睹舍思人,遥想大师风采。让他伤感的是,斯人已去,佛踪难觅,月早枉听鼓,“日暮空闻钟”。东林寺传来的悠扬钟声,所给予他的是一片空灵之感,犹若空谷回音,虚无缥缈。这钟声不仅不能传递大师的净业之训,而且也不能表达大师的弥陀宏愿。他无法从这钟声中获得安慰,心中陡生一片怅然。

从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所表达的情感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纵情名山秀水,与内心向往、倾慕隐逸生活是有直接关系的。在他内心里,慧远是最受敬慕的人之一。他此行泊舟浔阳,遥望庐山,很大程度是为了缅怀慧远,探寻大师的禅踪。从这点上说,他可以堪称是谢灵运第二,是慧远大师的忠实追慕者。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