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包大人打石板

包大人打石板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包拯判案公正严明,铁面无私,断案如神,且不畏强权,深知民间疾苦,所以被人称为“包青天”。衙役们翻了翻那个马裕裢子,从里面发现了一枚“宋记”印戳,包拯据此判断,死者是个收买粗布的商人。只见那块青石板被放在大堂中央,包拯端坐在大堂上,大声喝道:“大胆石板,竟敢谋财害命,目无王法,给我狠打四十大板!”包拯立刻下令,把那家布店的老板抓来。原来,死者宋某是外地人,和布店老板有点交情。

北宋年间,有个著名的清官叫包拯。包拯判案公正严明,铁面无私,断案如神,且不畏强权,深知民间疾苦,所以被人称为“包青天”。

包拯在定远县任县令时,常常微服私访。有一次,包拯带着衙吏们下乡查看民情,在经过一处山冈时,隐隐约约嗅到一股血腥味道。包拯感觉有点不对劲,他四处张望了一下,只见前面山坡上有一处草丛,草丛周围有许多苍蝇乱飞。包拯一看,立刻带着衙吏走上前去察看。走到草丛跟前,包拯围着那个草丛转了一圈,他发现这个草丛有点奇怪,似乎是很蓬松的一堆。包拯立刻让衙役们挑开草丛,只见草丛里赫然躺着一具男尸,身上还压了块青石板,只是身体已经腐烂,面目很难辨认,肩上还搭着一只马裕裢子。衙役们翻了翻那个马裕裢子,从里面发现了一枚“宋记”印戳,包拯据此判断,死者是个收买粗布的商人。

包拯立刻让衙役叫来当地的地保,查问当地是否有姓宋的贩布商人。地保查看之后,没有发现有姓宋的贩布商人。

包拯回到县衙,左思右想,终于想出来一个主意。第二天,他在县衙门口贴出布告,说有个贩卖布匹的商人路上被害了,找不到凶手,因为他身上压了块石板,所以他要在大堂上审问石板。

布告贴出来之后,人们听说县令大人要审问石板,都觉得好奇,于是都到公堂上看热闹。只见那块青石板被放在大堂中央,包拯端坐在大堂上,大声喝道:“大胆石板,竟敢谋财害命,目无王法,给我狠打四十大板!”衙役们听了,不敢怠慢,扬起板子就狠狠向石板打去。围观的人群见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包拯厉声喝道:“本县断案,大堂上理应肃静,你们竟敢在公堂上大声喧哗,该当何罪?”

百姓们见县令大人发怒,都害怕了,赶紧一齐跪下,口称“小人们知罪。”

包拯说:“那好,你们说吧,是愿打还是愿罚?愿打呢,每人打四十大板;愿罚呢,每人限三日交上三尺粗布!”

大家心里盘算了一下,要是打四十大板,那还不打得皮开肉绽?于是大家都认罚。

大家虽然觉得这个惩罚方式很奇怪,但是也都不敢违抗。这样一来,当地的布店都热闹起来。人们纷纷到布店购买布匹,很快,当地布店的粗布就被抢购一空。然后人们都来到县衙里交布,包拯悄悄地嘱咐衙役们,一边收布,一边核对布头上的印记,竟然发现不少人交上的粗布上都有“宋记”印戳,与死者的印戳一模一样。于是,包拯把这些交布的人统统找来,查问之下,发现他们都是同一家布店买的。

包拯立刻下令,把那家布店的老板抓来。包拯对布店老板喝到:“大胆狂徒,竟敢谋财害命,还不从实招来!”一开始,布店老板不承认,一口咬定自己跟死者并不认识,谋财害命更是无从说起。于是,包拯让衙役们取过死者身上的那条裕裢,又从裕裢里取出死者的印戳。

布店老板一见死者的印戳,立刻面如死灰,只得承认了杀人的事实。原来,死者宋某是外地人,和布店老板有点交情。宋某出门收购粗布,路过此地,因为有点事情要去办,就把收来的粗布盖上印戳,寄存在布店老板那里。布店老板看到宋某收购来的粗布又密实又柔软,比当地的粗布质量好得多,心想这些粗布要是放在自己店里卖,一定能卖上好价钱。布店老板因此见财起意,就谋害了宋某,私吞了宋某收购来的粗布,并且把宋某的尸体用马车拉到几里外,扔在了一座很荒的山坡上。为了防止尸体被发现,他在尸体上压了一块厚石板,又在上面盖了一堆干草。但是,由于匆忙之中却忘了拿掉尸体上的马裕裢子,因此留下了杀人的物证。

侦探小讲堂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相关物品,物证可以识别作案参与人、认定某人发案时不在现场,或提供某人在现场的可能性。

自古以来,物证就是破案的关键。所有的罪犯都企图毁坏物证,或者把物证藏在人们不能轻易得到或者发现的地方。因此,多数犯罪分子作案前总要进行预谋和准备,作案后尽可能地销毁物证。但是,事实通常是不可能完全被掩饰的,如果仔细观察,就能找出蛛丝马迹。因此,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总是首先要搜集有效的物证,然后通过物证找到与案件相关的人员或者线索,才能顺利破获案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