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脊髓多发性硬化(

脊髓多发性硬化(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平扫显示病灶边界清楚,范围较前明显缩小。1/3的多发性硬化仅出现脊髓受累症状,多发性硬化镜下表现为髓鞘破坏、消失,急性期可见巨噬细胞,慢性期可见胶质细胞和空洞,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套袖状”表现。目前,多发性硬化无特效治疗,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支持疗法。颈髓是多发性硬化的最好发部位,该病的诊断必须强调影像学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的联系。治疗后复查如果病灶变小,更支持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病史摘要】

女,43岁,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疼痛2月余。

【影像所见】

图6-11A,矢状面T1WI可见C1~3水平脊髓内可见稍低信号病变,局部脊髓略增粗。图6-11B,矢状面T2WI示病灶呈片状高信号,边界清楚。图6-11C,横轴面T2WI可见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左侧。图6-11D、E、F,增强扫描后,病灶局部呈轻度小片状强化。激素治疗后1个月复查图6-11G、H、I。平扫显示病灶边界清楚,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图6-11J、K、L,增强扫描后,病灶内部仍可见点、片状强化,强化范围较前缩小。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多发性硬化,治疗后复查,病变明显好转。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多发性硬化可为孤立或多发病灶,病变多位于脊髓周边,典型病灶位于脊髓背侧或外侧;②一般来说,病变不超过两个椎体长度,横轴面上病变不超过脊髓面积的1/2;③脊髓形态一般没有明显变化,但急性期部分病例可见明显占位效应,晚期可见脊髓萎缩;④病灶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⑤对比增强可提示病变的阶段,早期呈均匀片状或环状强化,晚期则无强化。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脊髓多发性硬化需要与脊髓胶质瘤、脊髓缺血及梗死、特发性横贯型脊髓炎等疾病鉴别。

1.脊髓胶质瘤

(1)主要与发生于颈髓的胶质瘤鉴别,胶质瘤通常占位效应明显,易囊变坏死或伴发脊髓空洞形成。

(2)增强扫描后95%的胶质瘤可有较明显强化。

(3)激素治疗后病灶无变化。

2.脊髓缺血或梗死

(1)起病急,症状明显。

(2)病变范围与供血区一致,如累及前部缺血时,脊髓后部不会受累。

3.特发性横贯型脊髓炎

(1)病变位于脊髓中央,范围较长。

(2)轴位上病灶占脊髓面积较大,一般超过2/3。

(3)无脑内病变。

【检查方法及选择】

MRI为首选影像学手段。

【临床病理和随访】

多发性硬化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细胞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变。较多见于成年女性,约

图6-11 脊髓多发性硬化MRI检查

1/3的多发性硬化仅出现脊髓受累症状,多发性硬化镜下表现为髓鞘破坏、消失,急性期可见巨噬细胞,慢性期可见胶质细胞和空洞,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套袖状”表现。目前,多发性硬化无特效治疗,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支持疗法。

【评述】

颈髓是多发性硬化的最好发部位,该病的诊断必须强调影像学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的联系。治疗后复查如果病灶变小,更支持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