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听神经鞘瘤(

听神经鞘瘤(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CT的骨窗可清晰显示扩大的内听道,还可观察肿块内有无钙化,在与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MRI为诊断及术后评价的首选方法,可清晰显示病变的信号特点及范围,增强扫描可显示微小听神经鞘瘤,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听神经鞘瘤是发生于Schwann细胞的良性肿瘤,多起源于前庭上神经。肿瘤生长缓慢,首发症状多为渐进性听力下降,肿瘤内出血可表现为突聋。

(一)病例1

【病史摘要】

女,56岁,左侧听力下降1年余。

【影像所见】

图3-29A,CT可见左侧内听道扩大,其内见软组织影,CT值约为35Hu。图3-29B为CT骨窗,显示左侧内听道扩大,骨质未见破坏。图3-29C、D、E,横轴面T1WI、T2WI及冠状面T2 Flair显示左侧桥小脑角区边界清晰肿物,呈长T1长T2信号,其内见散在更长T1更长T2信号,病变延伸至左侧内听道内。第四脑室及脑桥受压。图3-30F,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强化延伸到左侧内听道内。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听细胞鞘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CT骨窗可显示内听道扩大,肿瘤多为等或略低密度,瘤内可见更低密度;②MRI显示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囊变为更长T1更长T2信号;③增强后瘤体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不强化;④同侧听神经增粗且强化;⑤肿瘤较大时可致第四脑室受压,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本病需与脑膜瘤、表皮样囊肿等鉴别。

1.脑膜瘤

(1)CT为稍高密度,25%的病例可见钙化。

(2)MRI典型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并均匀强化,囊变少见,以宽基底与脑膜相连,有“硬膜尾征”。

(3)不引起同侧听神经增粗及强化。

2.表皮样囊肿

(1)较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

(2)DWI多为均匀高信号。

【检查方法及选择】

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及MRI。CT的骨窗可清晰显示扩大的内听道,还可观察肿块内有无钙化,在与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MRI为诊断及术后评价的首选方法,可清晰显示病变的信号特点及范围,增强扫描可显示微小听神经鞘瘤,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增强扫描需使用脂肪抑制技术。

【临床病理和随访】

听神经鞘瘤是发生于Schwann细胞的良性肿瘤,多起源于前庭上神经(约占2/3)。肿瘤生长缓慢,首发症状多为渐进性听力下降,肿瘤内出血可表现为突聋。肿瘤囊变多见,钙化少见。

【评述】

CT对于鉴别脑膜瘤有一定价值;但敏感性不如MRI。MRI增强扫描对微小听神经鞘瘤的检出有重要作用。

图3-29 听神经鞘瘤CT及MRI检查

(二)病例2

【病史摘要】

男,45岁,右侧听力下降3月余。

图3-30 听神经鞘瘤MRI检查

【影像所见】

图3-30A、B,横断面及冠状面T2WI显示右侧内听道内等信号软组织影。图3-30C、D,横轴面及冠状面增强扫描显示右侧内听道内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微小听神经鞘瘤。

其余同前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