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生儿支气管狭窄发生概率

新生儿支气管狭窄发生概率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鉴别诊断 ①新生儿肺炎:常为吸入性,多合并胸膜病变,下肺病变为主。小结 HMD的特点为早产儿出生后短期内呼吸困难、肺内多发颗粒状及白肺状改变、弥漫性含气支气管征,X线胸片是诊断及随访HMD的主要手段。

临床资料 男,32周早产生后12小时。生后呼吸困难。体检:可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低,面色苍白。

影像学报告描述 6小时X线胸片(图2-8-1A),两肺纹理增多,多发颗粒状密度增高影。8小时(图2-8-1B),肺内颗粒影增多,左肺大部实变,可见含气支气管征。24小时(图2-8-1C),左肺病变减轻,右肺大部实变,纵隔气管右移。4天(图2-8-1D),右肺实变范围减小,左肺大部及右肺底肺纹理增多模糊,局部斑点状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8天复查(图2-8-1E),两肺透过度明显改善,右上中肺仍见轻度密度增高。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HMD),也称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表面物质缺乏症、特发性呼吸困难综合征,为2型肺泡上皮细胞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过少所致的肺顺应性下降及呼吸困难,常见于早产儿(低于36周及体重低于2.5kg),为其死亡的重要原因。病理学上肺膨胀不良,肺泡内见含有蛋白的物质沉积,形成透明膜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在产后很快发生,进展迅速,患儿出现三凹征、发绀、呼吸快、呻吟等,予以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症状迅速好转。

影像学检查一般采用X线胸片即可,需注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保证图像的分辨率。①早期两肺弥漫性透过度减低,有时呈颗粒状,下肺为著。肺体积小。②进展期两肺呈弥漫性密度增高,呈“白肺”状,肺纹理显示不清,重者可掩盖膈面与心缘。如图2-8-2,两肺弥漫性密度增高,并见支气管充气征,气管内见插管影,两侧膈面及肋膈角均被掩盖。③弥漫性空气支气管征。④其他表现包括多发结节影、肺内弯曲条状及小泡状透过度增高影,自发性间质性气肿、气胸及纵隔气肿。⑤治疗后肺体积增大、透过度增加,无变化者提示预后不良。⑥出生后6小时X线胸片若未见异常,则可排除本病。但也有学者认为该病可迟至出生后12小时发病。

鉴别诊断 ①新生儿肺炎:常为吸入性,多合并胸膜病变,下肺病变为主。②肺水肿:病变进展及吸收迅速,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③新生儿湿肺:见于足月儿,为新生儿未经产道挤压所致液体过度积聚于肺所致,表现为肺泡、肺间质及叶间胸膜积液,无支气管充气征。④新生儿肺出血:肺内大片状实变,可合并心影增大。⑤胎粪及羊水吸入: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颗粒状或小斑片状影。

小结 HMD的特点为早产儿出生后短期内呼吸困难、肺内多发颗粒状及白肺状改变、弥漫性含气支气管征,X线胸片是诊断及随访HMD的主要手段。

(袁 涛 王 松)

图2-8-1A

图2-8-1B

图2-8-1C

图2-8-1D

图2-8-1E

图2-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