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气道功能测定

小气道功能测定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气道定义:吸气状态下气道管口径直径<2mm的小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它包括约10级以下的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部分内径较小的小支气管。这些区域发生阻塞性病理改变,统称为小气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小气道疾病是COPD早期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临床上多无症状,通常在胸部X线及反映大气道的常规肺功能测定中均基本正常,不利于COPD的早期诊断。第3次吸入氦氧混合气至TLC位后做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小气道定义:吸气状态下气道管口径直径<2mm的小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它包括约10级以下的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部分内径较小的小支气管。这些区域发生阻塞性病理改变,统称为小气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生理特点:①总横断面积大,气流速度慢,阻力小;②管腔狭窄,易因黏液、炎性分泌物和黏膜肿胀等而致阻塞;③纤毛柱状上皮减少,黏液等不易排出;④管壁薄,局部防御能力薄弱,炎症时易波及全层。

一、测定内容

小气道疾病是COPD早期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临床上多无症状,通常在胸部X线及反映大气道的常规肺功能测定中均基本正常,不利于COPD的早期诊断。以下介绍两种测定方法,分别为最大呼气流量-流速曲线和闭合气量曲线,另一种动态顺应性的频率依赖性将在呼吸动力学中讲解。

1.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aximal expiratory flow-volume curve,MEFV) 指从TLC位一次用力呼气至RV位过程中,用X-Y记录仪(X轴为容量,Y轴为流量)描绘出肺容量及相应气流速度的曲线,以肺活量的75%、50%、25%时的流量为定量指标,通常以FEF50%(V50)、FEF25%(V25)、FEF75%(V75)表示,为用力呼气50%(或25%、75%)时的瞬间流速。原理是以等容积压力-流速曲线为基础,以等压点学说为理论的。Mead等(1964年)根据流速-容量曲线的分析提出等压点(equal pressure point)学说,指在呼气过程中,气道内压力逐渐下降,达到胸内压的水平,即促使气道扩张的气道内压与促使气道塌陷的胸内压两种压力相等的那点。其中,FEF50%(V50)、FEF25%(V25)是反映小气道阻力最敏感的指标。

2.等流量容积(volume of isoflow,Viso-V)吸入80%氦和20%氧的混合气达TLC位后,一次用力呼气至RV位,描记出MEFVHeO2与MEFV空气两个曲线相交处所示的肺容量即为等流量容积。

3.闭合容积(closing volume,CV) 从肺总量(TLC)位一次呼气过程中,在下肺区小气道开始塌陷时,上肺区气道继续呼气至结束的肺活量。通常以CV/VC%表示,正常值<15%。

4.闭合容量(closing capacity,CC) 从TLC位一次呼气过程中,在下肺区小气道开始塌陷时肺内留存的气量。CC=CV+RV。通常以CC/TLC%表示,正常值<15%。

二、测定方法

1.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受检者取立位,加鼻夹,口含纸筒,平静呼吸2~3次缓慢吸气至TLC位,然后尽快用力一次呼气至RV位。

2.等流量容积曲线 受检者取立位,加鼻夹,口含纸筒测定吸空气流量-容积曲线后,休息片刻,然后呼吸80%氦和20%氧混合气做2次肺活量以冲洗肺泡氮。第3次吸入氦氧混合气至TLC位后做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将此曲线复绘于第一次流量-容积曲线上。

3.闭合容积 测定原理是利用吸入标记气体后肺上部和下部分布的浓度不等,呼出时上下肺部浓度各异的气体又是非同步排空的差异来计算,目前主要有弹丸法和氮气法。

(1)弹丸法(bolus technique):用氦作为指示气体,嘱受试者在用力呼气至残气位后,缓慢吸气,于吸气开始插入一定数量(约10%VC)指示气体(氦气),吸气至肺总量位后,再缓慢而均匀地将气体完全呼出至残气位。由于上肺气体先“进”后“出”,在浓度描记曲线的尾端,可出现指示气体浓度陡然上扬曲线。闭合容积曲线分为4段,Ⅰ段为不含指示气体的死腔气;Ⅱ段为气道与肺泡之混合气,指示气体浓度急剧上升,曲线斜行向上;Ⅲ段为各区域肺泡呼出气体的混合气,由于各区气体同步呼出,混合气中指示气体浓度大致相同,曲线是高浓度的水平线,有“肺泡坪”(alveolar platen)之称,此相可出现心源波动;Ⅳ段:由于下肺小气道开始闭合,含有较高浓度的指示气体开始从上肺呼出,曲线明显上升,呈上扬型。

(2)氮气法或称残气稀释法(residual gas technique):用空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的氮气作指示气体,要求受试者用力呼气至残气位,然后吸入纯氧至肺总量,最后缓慢而均匀地将气体完全呼出至残气位。在残气位时上肺区的残气容积大,氮气含量高,同时通气量又小,肺底部的残气容积小,氮气含量低,而通气量又大,稀释后浓度低,造成上肺氮浓度高于下肺。当呼气接近残气位时,由于下肺受胸内压大,小气道闭合,此时呼出气体主要来自上肺,在浓度描记曲线上出现浓度陡然升高的上扬型。

三、临床应用

不同疾病时流速-容量曲线的特点

(1)慢性支气管炎:呼气部分气流速度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而吸气部分变化不大。其理由是肺受限,支气管内径也同样变小,阻塞性障碍虽轻,但影响面积较大,呼气终末端的流速-容量曲线可反映大气污染的影响和老年性变化。

(2)肺尘埃沉着病:呼气流速和吸气流速同等降低。

(3)肺气肿:则以呼气流速受损为主要特征。在阻塞性障碍时,曲线的最大呼气曲线左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在呼气肺活量75%时,流速即明显下降,其特点表现在曲线中段凹向X轴,当病情十分严重时,曲线可呈低平型,而吸气图形变化不明显,呼气部分流速较吸气部分明显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