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酸碱抑制电离还是水解

酸碱抑制电离还是水解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电解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酸碱的认识先后提出了下列几种不同的酸碱理论,包括阿仑尼乌斯电离理论、富兰克林溶剂理论、布朗斯特质子理论及路易斯电子理论。Arrhenius提出酸碱离子理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Arrhenius的酸碱离子理论不能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等问题。1923年,Brnsted等提出了一种较为全面的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

为了讨论酸碱平衡,首先要确立酸碱概念。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电解质。在实践中人们对酸碱概念的讨论已经历200多年。最初是从它们的表观现象出发的,认为酸具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碱具有涩味、滑腻感,能使红色石蕊变蓝。这种认识很片面,没有触及酸和碱的本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酸碱的认识先后提出了下列几种不同的酸碱理论,包括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电离理论、富兰克林(Franklin)溶剂理论、布朗斯特(Brnsted)质子理论及路易斯(Lewis)电子理论。

Arrhenius提出酸碱离子理论。他认为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H)并且不产生其他阳离子的物质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并且不产生其他阴离子的物质叫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这个理论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它的局限性必然产生许多与化学事实相违背的现象。例如,气态NH3与HCl反应迅速生成NH4Cl,这个酸碱中和反应并不涉及水的生成;NaHCO3并不含OH-也不电离出OH-,却具有碱性;又如NH3的水溶液显碱性,曾错误地认为NH3和H2O形成弱电解质NH4OH分子,然后离解出OH-等。

Arrhenius的酸碱离子理论不能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等问题。1923年,Brnsted等提出了一种较为全面的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