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春秋前后萌芽期

春秋前后萌芽期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学实践和理论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此后我国早期的古籍,对眼病的症状和治疗药物均有零星记载。虽对角膜疾病未明确提出,但“疾目”、“眯”之范围已将其概括。《淮南子》中有用梣木治疗眼病的记载。梣木即今之秦皮,此药迄今仍常见于中医眼科角膜病内服与外治方剂中。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学实践和理论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此前,对眼科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殷武丁时代(约为公元前1324~126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载有当时王室对祖先的祷辞或讣辞,其中有眼和其他十几种疾病,如“贞国亡疾目”、“贞疾目不布夕”。此后我国早期的古籍,对眼病的症状和治疗药物均有零星记载。如先秦古书《山海经》载有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100余种,其中治疗眼病者七种,如《西山经》中“其鸟多当尾……食之不眴目”,“是多冉遗之鱼…….食之人不眯”,“其名曰蘨草……服之人不眯”等。虽对角膜疾病未明确提出,但“疾目”、“眯”之范围已将其概括。

《淮南子》中有用梣木治疗眼病的记载。梣木即今之秦皮,此药迄今仍常见于中医眼科角膜病内服与外治方剂中。该书还记载:“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可见当时已有用烧灼治疗眼病的方法,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烧灼法治疗角膜溃疡的最早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