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的性牙髓摘除

目的性牙髓摘除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牙髓根管治疗不仅需要患者付出费用、时间等方面的代价,而且去髓后的牙齿强度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需要慎重地选择目的性牙髓摘除的适应证,避免过度使用。控制磨削过程中产热和压力,可以做到使牙髓不受损伤,免去根管治疗的需要。

出于调整咬合关系、修复治疗等目的,临床上有时需要对牙齿作较大量的磨削预备,如果相信在这些操作过程中露髓的风险较大,医师可能决定对基本健全的牙齿实施牙髓根管治疗,称为目的性牙髓摘除(intentional extirpation)。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

牙髓根管治疗不仅需要患者付出费用、时间等方面的代价,而且去髓后的牙齿强度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需要慎重地选择目的性牙髓摘除的适应证,避免过度使用。

正常咬合状态和解剖形态的牙齿,面均匀去除1.5mm可以达到牙本质的浅层,不会对牙髓造成威胁。导致牙髓损伤的主要是切削过程产生的热、切削器械的压力,切削后牙本质小管外露导致微生物渗漏等外在因素。控制磨削过程中产热和压力,可以做到使牙髓不受损伤,免去根管治疗的需要。牙体预备后的牙齿必须有临时冠保护,避免微生物通过开放的牙本质小管渗漏,避免术后牙本质敏感症状。

往往是那些形态异常(先天发育或后天磨损等因素所致)和(或)位置异常的基牙,或是需要用比较厚的修复体饰面层达到预期美学效果的病例,才需要摘除牙髓以便顺畅地完成牙体预备。对于这类情况最好事先采研究模型进行详细的观察分析,确认基牙各个面的牙体预备量和摘除牙髓的必要性。

(二)根管治疗的风险评估

为了避免牙体预备中意外露髓风险,考虑预先进行牙髓摘除根管治疗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与根管治疗失败有关的风险因素,如解剖的变异使对牙髓的清除难以彻底,成为日后根尖周病变的危险因素如器械分离的因素、个体愈合的因素等。尽管活髓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极高,仍偶有失败的病例,医师和患者都需要了解这种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