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颌下间隙淋巴结转移

颌下间隙淋巴结转移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颈部淋巴结转移常由鼻咽、口咽、喉、口腔黏膜、涎腺、甲状腺及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多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转移淋巴结较小时,表现为质地中等,可以活动,少有压痛,临床检查常被忽略。

【病例】

男性,78岁,右颈部肿块2个月。

【影像所见】

图6-27ACT平扫示右侧颈动脉鞘前方椭圆形等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区。

图6-27

图6-27B 横断面T1WI病变呈稍高信号,其内可见低信号区。

图6-27C 冠状T2WI病变主要呈等信号,内见片状高信号。

图6-27D~F 增强T1WI示肿瘤大部分呈明显均匀强化,内见小片状无强化区。

【病理诊断】

颌下间隙淋巴结转移。

【临床与病理特点】

颈部淋巴结转移常由鼻咽、口咽、喉、口腔黏膜、涎腺、甲状腺及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可见于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包括鳞癌、腺癌、腺样囊性癌等,以鳞癌最常见。多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转移淋巴结较小时,表现为质地中等,可以活动,少有压痛,临床检查常被忽略。较大肿块质地偏硬,活动度差,可有压痛。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超声是筛查颈部淋巴结增大最简便和有效的方法,观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头颈部原发灶时首选MRI、CT。

【诊断要点】

1.颈部淋巴结转移可发生在颈部各组淋巴结,但与原发瘤的部位及引流区域有关。

2.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表浅淋巴结的短径≥10mm;颈深淋巴结的短径≥8mm,结合病史应考虑淋巴结转移;成丛或成簇分布的淋巴结,单个短径≥5mm时,也应考虑到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3.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表现与原发瘤的性质和种类有关。如鳞癌转移常可见液化坏死,但包膜完整,呈环形强化;肿瘤转移侵及包膜并造成结外侵犯时,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边缘模糊。

【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源性肿瘤、腺源性肿瘤及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等鉴别。

1.淋巴瘤 好发于咽后组、颈深组及颈后三角组,常为双侧受侵,有融合趋势,多为实性。

2.神经源性肿瘤 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及副神经节瘤等。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好发于颈动脉鞘内侧,其中神经鞘瘤易囊变,常单发。神经纤维瘤易黏液变,可多发,可合并神经纤维瘤病。病变边界清楚,可见囊变区,肿瘤实体部分强化。颈部副神经节瘤不同包括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其共同特征是肿瘤血供丰富,瘤内及瘤周可见丰富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在T2WI及增强图像上显示特征性的“盐-胡椒”征。

3.淋巴结结核 青年女性多见,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好发于颈后三角、锁骨上下区、颈静脉链周围,边缘不规则,常侵犯周围脂肪组织。淋巴结相互融合,内有多个分隔及多个低密度坏死区为其特征性改变。

【评述】

CT、MRI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有重要价值;发现原发灶是确诊的可靠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