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牙骨质化纤维瘤

牙骨质化纤维瘤

时间:2024-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牙骨质化纤维瘤为颌骨中心性良性肿瘤。肿瘤增长缓慢,增大时可使颌骨膨胀变形并使牙齿移位。镜下见肿瘤由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或成牙骨质细胞所组成。随后病灶中心部位出现斑点状高密度影,直至形成透光带包绕的高密度肿块。好发于下颌骨,与牙根关系密切。

【病例】

男,58岁,右上颌隆起1年余。

图6-14

【影像所见】

图6-14A、B 横断面CT示右侧上颌骨牙槽突一高低混杂密度肿块,中心呈团块状高密度,边缘为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周围可见线状低密度影环绕,邻近骨质可见硬化缘。病变膨胀性生长,向颊侧突出明显。

图6-14C、D CT冠状扫描示病变向上颌窦内突入,邻近牙齿结构正常。

【病理诊断】

牙骨质化纤维瘤。

【临床与病理特点】

牙骨质化纤维瘤(cementifying fibroma)为颌骨中心性良性肿瘤。中青年女性多见,好发于下颌前磨牙及磨牙区,与牙根无关。肿瘤增长缓慢,增大时可使颌骨膨胀变形并使牙齿移位。镜下见肿瘤由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或成牙骨质细胞所组成。在纤维组织内有数量不等的牙骨质和牙骨质小体,有时牙骨质小体融合呈分叶状团块。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X线片及全景片为本病的筛选方法,CT及二维曲面、三维重建应作首选。

【诊断要点】

1.早期呈边界清楚的透光区,灶内无高密度影。随后病灶中心部位出现斑点状高密度影,直至形成透光带包绕的高密度肿块。

2.CT可见受累骨膨大、变形,压迫相邻骨质结构。肿瘤边缘呈分叶状,密度混杂,中心呈团块状高密度,边缘密度逐渐减低,周围可见硬化边缘,肿瘤伸向牙齿之间,牙根不受侵犯。

3.MRI显示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边界清楚,周围骨硬化缘于T1WI及T2WI上均呈线状低信号。

【鉴别诊断】

需要与混合性牙瘤、巨大型牙骨质瘤、骨化性纤维瘤及中心性骨瘤等病变鉴别。

1.混合性牙瘤 为不定形的团块状、斑片状及点状的程度不同的高密度影聚集成肿块,其代表了杂乱排列的牙硬组织。不具牙齿形态,周围有包膜。

2.巨大型牙骨质瘤 罕见,常由致密的、高度钙化的牙骨质构成。好发于下颌骨,与牙根关系密切。CT显示肿块呈不均匀高密度团块,其内可见细小低密度区,边缘呈分叶状,病变周围无低密度带环绕。

3.骨化性纤维瘤 好发于磨牙和尖牙区,呈单房膨胀性改变。CT呈磨玻璃密度,可见囊变、钙化或骨化,病变周围可见硬化缘,相邻骨皮质受压变薄,并向外膨隆。

4.中心性骨瘤 位于骨髓腔内,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呈团块状高密度影,密度均匀,周围可见线样低密度包膜影。

【评述】

本病为牙源性间叶来源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且缺乏特异性征象,定性诊断较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