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保持气道通畅,解除气道梗阻

保持气道通畅,解除气道梗阻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呼吸道梗阻是吸入性损伤早期的主要威胁,发展迅速,数小时即可并发危及生命的梗阻,可持续3~5d。所以我们主张有下列情况者,应争取于伤后6h前水肿不太严重时,建立人工气道。以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气道,以采用气管内插管为宜,待梗阻解除,伤后5~7d便可拔除,可不发生明显并发症;但若需要利用人工气道,需机械通气或长期灌洗,则以气管切开为宜。

上呼吸道梗阻是吸入性损伤早期的主要威胁,发展迅速,数小时即可并发危及生命的梗阻,可持续3~5d。严重吸入伤早期肯定有气道水肿和颈部软组织水肿,必然导致气道不通畅。即使临床不出现严重气道梗阻征象,多会影响通气,加重缺氧和CO2潴留;相当部分病人伤后早期无明显梗阻迹象,但在水肿高峰期(8~24h)逐渐增重,并发严重上呼吸道梗阻,被迫紧急气管切开,而于水肿高峰期间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均非易事;有的病人虽勉强渡过休克期,但于伤后一周内因翻身或因麻醉突发气道梗阻致心脏搏动、呼吸骤停者也时有发生。所以我们主张有下列情况者,应争取于伤后6h前水肿不太严重时,建立人工气道。①火焰烧伤后头颈部深度烧伤,特别伴大面积深度烧伤,大多伴严重吸入性损伤;②严重吸入性损伤,伤后迅速出现声嘶、鸡鸣声、呼吸困难等梗阻征象者;③持续低氧血症,一般吸氧无效,需行机械辅助通气者;④伤后意识障碍、昏迷,特别伴胃潴留者。尤需注意有头面部深度烧伤病人,伤后早期需要后送者,应于后送前行气管切开,以保证后送途中的安全。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有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两种。以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气道,以采用气管内插管为宜,待梗阻解除,伤后5~7d便可拔除,可不发生明显并发症;但若需要利用人工气道,需机械通气或长期灌洗,则以气管切开为宜。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均有较多并发症,易并发肺部感染,因此临床应用要尽量缩短置管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