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行波加速管的基本理论模型

行波加速管的基本理论模型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在静止状态下,处于电极极间距离D之内的电子e必然会受到电场Ez的作用而被加速,方向是由A向B,电子获得的能量是eVa。当电子e运行到没有电场的圆筒内时,便不能被继续加速。受这一思路的启发,科学家们发明了“行波加速管”。其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详见本章第二节。

前文已经指出,如果采用直流静态电场加速电子,由于受直流电压不能太高的限制,一般只能达到几百个keV级的能量,而实际上我们都需要几兆乃至几十兆电子伏(MeV)甚至更高的电子能量。由此人们想到,如果能让加速电场与被加速的电子同步向前运动,不就可以得到更高的电子能量么?这其实就是行波加速管的理论基础,行波加速管的基本理论模型,见图2-8-1。图中连接电源Va负极和正极的是A、B两个同轴圆筒形电极,两个电极的极间距离为D,极间电场强度用Ez表示。显然,在静止状态下,处于电极极间距离D之内的电子e必然会受到电场Ez的作用而被加速,方向是由A向B,电子获得的能量是eVa。当电子e运行到没有电场的圆筒内时,便不能被继续加速。如果让加速电场Ez与被加速电子e一起向前移动,即整个系统一起向前移动,并且系统的移动速度vz与电子前进速度ve始终保持一致,那么就可以让电子始终处于电极间距D的加速电场Ez之内,被加速电子e的能量就会得到持续提高。然而,由于电子很轻,经过几十keV的加速之后,电子速度就会接近光速,而宏观系统是不可能以接近光的速度运动的,所以,现实中不可能制造出这样的系统。不过,了解微波传输的人知道,当微波通过圆形波导管传输时(例如内径为10cm的圆形波导管),在其中可以激励起一种具有纵向分量的行波电场(TM01模),其传播的“相速度”甚至超过了光速。受这一思路的启发,科学家们发明了“行波加速管”。其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详见本章第二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