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府声誉的波动

政府声誉的波动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政府往往由于主要官员的努力或过失,使其声誉出现波动。在美国,对政府声望的调查是社会的热门话题。美国民调所揭示的基本事实是,政府的声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的幅度是惊人的。
政府声誉的波动_舆论学概论

三、政府声誉的波动

社会舆论对政府行为和形象的评价,表现为某个官员或机构的政府声誉。政府声望的高低直接反映国家权力的民意基础,标志政府执政能力的实效。民意支持度较高的政府,其形象在民众的眼里是可以信赖的,声望日益高涨,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整体工作比较满意。反之,如果一届政府的民意支持度很低,大众不认可政府的行为和施政方针,该政府的声誉就会一落千丈。政府声望来自人民的高度评价,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称赞,对政府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实效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一个政府往往由于主要官员的努力或过失,使其声誉出现波动。在声誉日隆时,怎样锦上添花?在声誉日蹇时,如何挽回颓势,并导向新的、更高的舆论目标,需要有一套合乎规范的声誉建构行为。声誉维护是为了获得公众的信任和赞美,以正确、科学的手段巩固与公众的信任关系,不断检查、克服损害声誉的因素,强化提高社会美誉的舆论机制,以便创造更大的声誉价值。正如美国学者戴维斯·扬所说:“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声誉是至关重要的,声誉管理是一个价值不菲的产业”[17]

在美国,对政府声望的调查是社会的热门话题。美国民调所揭示的基本事实是,政府的声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的幅度是惊人的。比如,1964年民调显示有3/4的美国公众信任美国联邦政府,而1995年民调则显示只有1/4的美国公众信任美国联邦政府。到2008年7月,这个民调指标没有任何改善。美国政府声望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1.所有层级的政府公信力都在下降;2.所有公共部门的公信力都在不同程度下降;3.所有类别的公众都对政府信任下降。不仅美国政府的公信力在下降,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挪威、瑞典等国政府的声望也在下降,政府公信力低迷几乎成为全球性现象。

为什么人民不相信政府,民意对官员的评价令政府沮丧?第一,人们对政府不满,在于其规模庞大,人浮于事,绩效低下。如果政府绩效的提高与公众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公众进而怀疑政府的执政能力。第二,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不能适当、及时地解决,群众的生存境况不佳,许多人怨声载道。经济发展快,人民普遍受益,公众就信任政府;反之,经济发展问题成堆,民众生活凄苦,公众就谴责政府。群众的福利下降,社会分配不公,伤及了广大中下层群众的利益,导致他们对政府的严重不信任。第三,政府的声望还体现在政治决策是否经常发生重大失误,某些国家政府公信力下降最大和最快的时期,正是国策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比如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美国原来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相左,造成美国公众和世界舆论对布什政府的战争动机产生怀疑。第四,政治家的不良品质和政府官员腐败的比例上升,引发舆论指责的反弹。政府官员惯于说假话,说一套做一套,表面道貌岸然,实则贪得无厌,这样的官员比例大,又不断“带病”升迁,政府只能遭到民意的抨击,威望日益扫地。

19世纪末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跨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政府权限也往往相应扩张,政府的执政水平与公众生活更加息息相关。政府权力的扩张超出必要的范围,不仅破坏公共领域,也不断干扰私人领域,导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结果,民怨沸腾此起彼伏。在当代各国,贫富严重的分化导致人们互不信任,而政府却无能为力,社会信任的崩溃冲击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倡导公共服务,一旦政府不能履行诺言,社会舆论就会指责官员言而无信,政府声誉急剧下降。作为公共权力的终极代理人,政府官员一旦追求非法利益,成为社会舆论紧盯的目标,社会声誉被自我践踏。追求私利的官员,尽管营私舞弊由其子女和亲属所为,但不可避免受到道德谴责,影响整个政府的威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