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舆论的转化与消失

舆论的转化与消失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舆论的消失,实际是舆论主体渐渐放弃原来的意见而赞成新的意见,成为新舆论的主体。社会意识转换是旧舆论死亡、新舆论产生的同一个环节,表现为一种舆论的削弱与另一种舆论的高涨。这种舆论控制一旦消除,批判刘少奇的舆论马上发生转化,并很快消失。
舆论的转化与消失_舆论学概论

三、舆论的转化与消失

主流舆论一般是由众意、甚至弱势舆论转化来的,原来的舆论以转化的形式走向消失,这是舆论消减的特殊途径。一种舆论的消失,实际是舆论主体渐渐放弃原来的意见而赞成新的意见,成为新舆论的主体。社会意识转换是旧舆论死亡、新舆论产生的同一个环节,表现为一种舆论的削弱与另一种舆论的高涨。

舆论方向的转化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人们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总是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由谬误到正确。公众的认识对象不断发生变化,也是舆论向对立面转化的根本原因。错误舆论不管有多大的破坏力,一旦人们认识到它的荒谬,大部分公众就会逐步脱离它的控制,转向正确的舆论。多年前,广大群众一致反对国有企业卖给(相当一部分是送给)私人,十多年后多数民营企业有了巨大发展,国家制定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使下岗工人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险,到2007年反对卖企业的舆论反而消失了。

舆论转化是由社会变化引起的,社会发展的节奏越快,社会舆论更新和转换也越频繁。社会变革使原来曾发生积极作用、但不适应现状的舆论发生变化,同社会观念变革相一致,也和观念更新同时出现。社会发生重要转变,种种说法像漫天飞雪弥漫大地,有相似的说法,也有截然相反的观点。经过时间洗礼,只有以事实为根据的舆论才会继续生存下去,失去事实支持的意见则归于消失或转化到对立方向。

新闻报道或宣传中,不了解舆论转换的必然性,疏忽舆论转换的时机而一味宣传旧的思想,无法及时、正确地引导舆论。当经济状况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仍把推广旧的经济措施作为舆论目标,尽管宣传功率很大,不会有什么成效。当生产力发展到现代化阶段时,仍以寡头政治的理念控制公共观念,即使操纵全部媒介也不会赢得民心。面对悄然的舆论转换,旧的宣传仅仅是开历史倒车,对引导公众已无能为力。在社会发展中,精神文明的进步导致的舆论转化,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在局部社会环境中,舆论转换更为频繁。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原来的议论成为无据之言,人们在自省中对先前的印象发生动摇,逐渐改变原来的信念,随之产生新的意见。由谣言引起的虚幻的舆论,在事实廓清之后,谣言也就不攻自破,相信谣言的人也很快改变了观点。

舆论转化还来自政治控制的解除。某个政治集团掀起思想高潮,在追随者中形成舆论,一旦该集团不再鼓吹这种思想,政治舆论会转换得特别迅速。许多政治舆论都是这样鼓动起来的。比如,批判刘少奇的舆论在“文化大革命”中看似高涨,但它只限于狭小的圈子里,即在革命造反派那里搞得十分火爆。一般群众不是置身事外,便是消极附和。这种舆论控制一旦消除,批判刘少奇的舆论马上发生转化,并很快消失。舆论控制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控制放松以至取消,舆论也就烟飞灰灭。

违背民意的舆论难以形成气候,人们最终会抛弃它。对某种意见,一些民众表面上顺从,是权力威逼的结果。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社会舆论的转换连续发生,转换频率加快,社会思潮不断振荡,无不来自政治权力的发动和钳制。但每一次舆论转换,都以解除先前的舆论控制为前提,消耗了大量社会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