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闻的两面性

传闻的两面性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闻的兴起同时也促进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使重要的公共信息不再被掩藏,从而出现正确的舆论。传闻反映了广大公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公众舆论监督、参与社会管理的“野外形式”,反映了部分群众的社会责任感。舆论监督的“野外形式”说明,公众主动揭露他们认为存在的丑陋现象,先于正式渠道抨击错误倾向,充满自觉、自决和自我想象,是对现实批判态度的自然流露。
传闻的两面性_舆论学概论

三、传闻的两面性

传闻对人们不一定有坏的影响,小道消息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干扰正式沟通,甚至引起内部相互猜疑、争吵和矛盾;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弥补正式渠道信息的不足。要根除小道消息既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关键是大道消息要透明,小道消息也就减少了。一旦公共信息开放,就预示着传闻的减少,甚至彻底销声匿迹。

在非常时期,传闻的发生是民众对危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特定环境下,传闻起到宣泄情绪的作用。传闻的兴起同时也促进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使重要的公共信息不再被掩藏,从而出现正确的舆论。2003年有关“非典”的传闻一经证实,反而稳定了大众的心态,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传闻的功劳,是传闻促使权威部门正式发布真实的信息。

人们在自觉不自觉的传闻议论中获得快感,因而传闻是一种按摩大众心理的工具,正如麦克卢汉说的那样,大众在传递传闻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传闻反映了广大公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公众舆论监督、参与社会管理的“野外形式”,反映了部分群众的社会责任感。舆论监督的“野外形式”说明,公众主动揭露他们认为存在的丑陋现象,先于正式渠道抨击错误倾向,充满自觉、自决和自我想象,是对现实批判态度的自然流露。他们在“野外”放话,冲破一定环境的压抑或限制,感到无比痛快。

传闻有时对执政者有警示作用。有的小道消息道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看法,或某地发生的重要事情,提示执政者注意社会动向。小道消息的真实成分暴露了社会中被隐瞒的重大真相,蒙在鼓里的高级官员借此能够发现阴暗势力的活动,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政府或某些组织对一些决策没有把握,可释放传闻渗透消息,观察群众对决策的反应。这种“试探气球”是衡量决策是否符合民心的必要手段,根据公众对传闻内容的评估,决定政策是否出台或做些修改。一个尊重民意的政府,对某些复杂问题采取这种手段而不采取公共讨论的方式征求民意,是考虑到问题的性质或暂时的隐匿性,才不得不采取这种措施。

政府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对一些信息进行封锁和限制,导致传闻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政府产生冲击。随着参与传闻的人数增多,事件真相被歪曲的可能性增大,错误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也难以消除。传闻的隐蔽性和不具名性,虽然有利于言论自由,但却滋生了部分民众不负责任的恶习,危害了社会的诚信。有些传闻扰乱民心,酿成社会不安;有的小道消息包含一些有害的细节,经人们以讹传讹,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以致干扰公共问题的正常解决。某些居心不良者,借助信息不透明故意捏造煽动性情节,片面夸大事实,破坏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传闻的这些负面效果常常造成社会混乱,以至杀戮一些善良、脆弱的生命,大众媒体及时引导传闻是十分必要的。

追溯一下传闻一词的使用,几乎无一不是用于贬义。公元前700年,赫希奥德斯写道:“散播传闻是有害的,可悲的。”[3]犹太教法典告诫犹太男人不要与女人说长道短,甚至不能与自己的妻子说长道短,因为这种闲聊容易带来某种误会。社会交流是传闻扩散的基本途径,它的空间延伸往往突破若干群体的范围,使误解扩大。人们进行口头交谈,并为某种目的而获得感兴趣的消息,引起兴奋或微妙的不安。人们追逐传闻好像抢购喜欢的商品一样,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传闻的交流方面,散播者和接受者的行为是有差别的,有的需要传闻,有的厌恶传闻,有的传播时大惊小怪,有的则心安理得。心理脆弱的群体面对传闻的“侵入”,很快出现人心浮动的场面,传闻的事件越重大,这种负面波动也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