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个展区,带你感受中国城市的变迁

三个展区,带你感受中国城市的变迁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展项述评中国馆的设展空间是一个逐层向下的过程,展示分三层,围绕三个主题展开。观众乘电梯进入中国馆进行参观,电梯厅模拟了火车站月台的景观,而电梯轿厢则模拟火车车厢内的场景。这幅长卷表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和谐城市的不懈追求。清明上河图投影机营造的河水“清明上河图”展项是中国馆最为人所乐道、最具影响力的展项,实际上也是和主题结合最紧的展项。
展项述评_智慧之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考察报告.上

展项述评

中国馆的设展空间是一个逐层向下的过程,展示分三层,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观众乘电梯进入中国馆进行参观,电梯厅模拟了火车站月台的景观,而电梯轿厢则模拟火车车厢内的场景。这个设计寓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无数的人乘坐火车,离开自己的家乡,融入了城市化的大潮。另一侧是也有一列即将发车的火车,我们将一同前往城市。

进入综合展示层——东方足迹层。这一层是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进行散点式的展示,同时也是对过去三十年中国伟大的城市化进程进行回顾。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序厅。本区域的展示以城市标志性符号——高楼、斑马线为设计语言,辅以视频,凸显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以及丰富、多元、美好的城市生活。“倒挂的城市”以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为原型,错落分布,表现现代大都市的城市特色,寓意城市的生长,展现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穿插于城市高楼之间的这些LED光带代表了城市的路网。在倒挂城市模型的底部有15个投影屏,播放的短片为“同一时刻”,展现一天当中同一个时刻中国各地城市人的工作和生活,由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的反映同一时刻不同人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的200段视频编辑而成。而脚下的斑马线是城市的又一重要标志,这些斑马线由我国所有县级以上的城市名称组成。在两侧的墙面上,我们可看到一系列数据,它们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规模和成就。继续向前走,前方的墙上是三十年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系列语汇,如“下海”、“股民”等,展现了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和生活的发展变化。

img7

70年代的家居布置

中国馆的第一个核心展项是——“一个影院”。这个大型特效影院由三面长22米、高6米的折幕和一个半径为24米的穹顶幕组成,可同时容纳700人。播放的两部影片——陆川执导的《历程》和郑大圣执导拍摄的《美的历程》(《和谐中国》),以中国当代的城市化进程为背景,表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以及当代中国人在城市建设中的澎湃活力与执著精神。

接着来到“岁月回眸”区,主要展项是通过四个时期家居的布置,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其中,70年代向观众展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居场景;80、90年代则表现改革开放10年后物质、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最后一个场景,21世纪的家居,则着力表现新时代我国城市人的生活追求——绿色、低碳、环保。橱窗则向我们展现了三个不同年代城市橱窗的商品与陈列方式,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变。中国城市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是“开放、融合、交流、自强不息”的体现,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是展项希望观众能够感悟到的。

img8

80年代的家居布置

img9

90年代的家居布置

img10

21世纪的家居

在“岁月回眸”区的后半部分,展示回溯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我们脚下是中国最古老城市之一——城头山遗址微缩复原模型,城头山古城的始建时间距今至少有6000年。在右侧展现的是河南开封明清城墙的复原场景,下部为明代城墙,上部则为清代城墙,这被称为“城摞城”,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轨迹。在河南开封地下埋藏着自战国至清代6座城池。地处黄河岸边的开封城由于天灾人祸,比如遭受洪水的毁灭性打击,每次又在原址重建,由此形成了“城摞城”的现象。

右侧墙上浮雕和视频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都城宫殿群的代表作,左侧是唐代的大明宫,右侧为汉代未央宫,在浮雕展示的同时还在下方展示汉唐时代的建筑所用的砖瓦实物。未央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宫殿群,始建于西汉,展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造的技艺,上面浮现的文字是汉代张衡在《西京赋》中对未央宫的描写;唐代的大明宫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宫殿群,巨大华美的宫室、严谨合理的规划,是中国宫殿群营建中的巅峰之作,上面浮现的文字为唐代诗人对大明宫壮观景象的赞颂。

从前方的木结构下穿过,就进入了“智慧的长河”区域,其核心展项为“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版的《清明上河图》被放大了数百倍展示于此。在一块长达128米,高为6.5米的立体转折造型的幕上,这幅描绘北宋汴京城的传世名

img11

智慧的长河

作被赋予了更鲜活的魅力,令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当年的汴京城。这幅长卷表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和谐城市的不懈追求。在长卷的下方,是用多台投影机营造的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水。水底不时浮现一些画面,是根据图中的细节提炼的八个小故事,比如:“乐山乐水”,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居民”的山水情怀;“南北通衢”,反映了当时城市繁忙的贸易活动;“戮力同心”,也就是穿过船过虹桥这一段,反映了当时的市井居民的精神风貌;此外还有“勤业乐事”、“方圆成矩”、“万国咸通”、“诗礼传家”、“兼容并蓄”等。这些影像和上方的长卷相辅相成,全方位地展示了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汴京城的丰富细节。

img12

清明上河图

img13

投影机营造的河水

“清明上河图”展项是中国馆最为人所乐道、最具影响力的展项,实际上也是和主题结合最紧的展项。需要深度解读展项和主题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回答:为什么是清明上河图?

我们知道,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中国馆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两个关联的主题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城市”,二是“美好生活”,三是“中国智慧”。因此需要一个城市作为典型,这个典型既能代表中国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曾经达到的高度和引领性,又能够体现城市之所以繁荣、之所以发达背后的文化智慧。这时,北宋的都城汴梁就成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典范。汴梁城在城市史与城市文化的建设方面,具有深刻的意义,可作为中国城市智慧的代表。

首先,汴梁城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它具有先进的城市管理体系。从《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呈现出北宋时期和平繁荣的社会场景,尽管这种描绘背后有现实的政治背景,但仍然说明,和平与安定是城市繁荣的前提。《清明上河图》中的大街上,布满了各阶层的人,达官贵人、工匠商贩、普通百姓,他们都在儒教的社会礼仪之下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张择端在画中很好地贯彻了这种思想,使笔下的人各司其职,相安有序。同时汴梁城有相对完善的城市管理体制,包括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城市治安与防火管理等等,这些制度要么源自继承,要么来自创新,它们是城市文明之生命力的。

其次,它是商业都市的典范。宋代是历史上城市和市镇兴旺发达的时期。在城市结构上,北宋定都开封,取消了唐以来的封闭的坊墙,从而商业区与居民区的界限被打破,代之以住宅和商店相混合的城市街道形式。汴梁城内,店铺、酒楼沿街设立,连普通市民居住的胡同、小巷也面街开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商业功能大大增强。夜晚闭市的限制也被打破,繁华街区“昼夜喧呼,灯火不绝”。城市格局的变化改变了城市的原有功能,城市不再只是政治和行政中心,经济职能也大大增强。城市中市场不再以为达官显贵服务为主,而具有了两种主要职能:一是为市民日常生活服务,二是集散货物。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城市中平民的数量大增。京城开封发展为全国性的重要商业城市,许多中小城市也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城市经济的繁荣引起了城市内部市民阶层的兴起,他们或是行商坐贾,或是贩夫走卒,或是三教九流,都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当时的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和活跃起来,呈现出“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景象。汴京依水而建,南连淮水、长江,直通东南和西南,与河北、西北则有陆路来往。在汴京的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稻米,沿海各地的水产,辽、西夏的牛、羊,江、淮、闽、蜀的茶叶,各地的果品,南方的丝织品,两浙的漆器,各地的瓷器,磁州的铁器,福建、成都、杭州的书籍,还有来自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今伊朗及阿拉伯地区)的珍珠、香料等。汴京也正是凭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才为其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人们都市生活的多样性创造了可能。

第三,它呈现出了消费文化前所未有的繁荣。唐代以前,城市居民囿于坊墙和坊门之中,活动受到“夜禁”制度的限制,进入宋代,“官制市”和“坊墙制”解体,由于放宽了“夜禁”制度,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城市居民和社会群体拥有共有的自由时间和公共空间的体制。加之城市内部由于商业发展、店铺侵街而形成的商业经济空间的扩展,城市外部被称为“镇市”和“村市”的商业市镇的相继出现,以及交通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使城市内部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也应运而生。东京的消费文化高度发达,在饮食消费休闲娱乐诸方面体现引领时代的超前性。城内有众多的酒楼、食店、茶坊、妓馆,饮客常达到千余人,还有瓦舍(娱乐场)、勾栏(剧场),演出白戏技艺。除遍布城市的店铺外,还有定期的集市。相国寺每月开放数次,一次可容纳万人,汴京的繁华可见一斑。

第四,汴梁城体现出城乡的和谐共存。宋代的历史研究证明,当时经由市场销售的消费品中,日用消费品的数量大大超越了前代,它进一步体现了城乡关系彼此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尽管文献中仍然有金银珠宝等奢侈品的交换与消费的记载,但是,吃穿用等消费品的交换与消费无论在其数量上还是在其消费规模和水平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生活日用品的生产、交换与消费最密切地联系着广大民众,而且最能体现古代的城乡关系,这是一种农村支持城市,城市又激励和庇护着农村的关系,而日用消费品的数量生动地体现着这种城乡之间的关系。数千年来,中国社会就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发展前进的。

第五,汴梁城具有开放的城市空间。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内外的人口流动频率加快,城市流动人口的比重增加,城市“关”的功能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其显著特点是经济功能的增强,都市军事功能边缘化的趋势逐渐明显。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和原有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突破。城市立体空间的扩展,民居和商铺打破了不得起楼阁的规定,北宋东京开始在立体空间上不断扩展。而宋代都城城市空间扩展的渐进性及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和作用都说明,汴梁城是一个具有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空间,这个空间不单单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更是观念的空间。正是由于开放,才使得都市呈现出有容乃大的气质。

第六,汴梁城展现出了中国城市文化的盛景。在汴梁城市中有丰富的娱乐文化,节庆文化,商业文化,《清明上河图》更是横断面式地展示了汴梁的文化盛景。节日、庙会、习俗,诸种宗教,传统制度,饮食、医药、园林、建筑等都在汴梁城中得到充分的展开。

汴梁城及其文化的诸方面对其后中国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北宋东京形制对南宋临安、辽金都城、后来的南京、北京的建设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城市史的角度来说,汴梁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城市。

从另一个层面是,当汴梁的城市人口达到120万的时候,同期欧洲最大的城市,如伦敦和巴黎,也只有10万左右的人口,而且其“城”的功能还没有被“市”的功能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汴梁城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的。

令人欣喜的是,所以这些对汴梁的认识,都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得到了展示与印证。他以绘画的方式向我们保留了中国城市生活盛景与风采,同时由于《东京梦华录》这部堪与《清明上河图》互为表里的著作的存在,使得我们对汴梁的城市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是在此基础上,《清明上河图》理所当然地成为展示中国古代城市风采与成就,展现中国智慧的绝好案例,所以中国馆东方足迹层把《清明上河图》作为重要展点之一。从展示的角度来说,动态化的《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重要理念已经孕育其中:城市革命、消费之都、生活之桥、春天的嘉年华(繁荣繁华)这四个观念无不贯彻或体现着中国城市的智慧。同时,试图向观众说明东京汴梁在中古时代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其成就与繁荣是建立在中国智慧之上的:在“城市革命”之中,着力体现中国城市不断发展、不断革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的文化胸襟,以及其背后“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而作为“消费之都”,汴梁在“和而不同”的精神下创造出全新的城市消费文化,以及由这一文化所支撑的繁荣盛景。在“城乡之桥”中,将着力展示汴梁城与周边乡村之间和谐互助、彼此推动、彼此包容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着“和而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建设与布局体现着“师法自然”的思想。同时画作所呈现出的城市嘉年华,即清明时节城市的欢乐盛景,城市的节令风俗,集庆庙会等城市文娱生活,体现着师法自然的城市生活节奏,体现着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也体现着对城市的美好生活的理解与向往。

因此,《清明上河图》理所当然地成为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这一主题的首选。

“历史长卷”对面的黑色玻璃墙同样呈立体转折造型,与折幕相呼应。在这个名为“文明传承”展区里,选取了八个主题、八组文物、共计各类文物四十件,表现了古人在金属冶铸、丝绸染织、瓷器、造纸印刷、市民生活、中医药、建筑技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等八个领域里的高超的科技发展水平。

第一组,金属冶铸。金属铸造为中国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产力基础。先秦早期,金属铸造被用在事关国家根本的礼器与兵器制造中,工艺极为精湛;汉代之后,金属铸造更注重农具,对农耕文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展示中有两件重要展品值得一提:

其一是乳钉纹爵。夏代乳钉纹爵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酒具之一,制作工艺非常精美。铜爵长流、尖尾,流尾有一对小柱,束腰,平底,下有三棱锥状足。爵一侧鋬上还有镂孔,腹部一侧有五枚横排乳钉。

img14

乳钉纹爵

img15

曾侯乙建鼓底座

其二是“曾侯乙建鼓底座”。它是青铜冶炼的巅峰作品,由八对大龙及数十条小龙组成,龙身相互缠绕、镂空,并嵌有绿松石,其工艺至今无法复原,也无复制品。它充分体现了春秋时期精湛的青铜制作工艺。

第二组,丝绸染织。丝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创造之一,是中国传统精湛的染织技术的代表。丝绸曾经作为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的主要物源,对于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过重要作用。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件藏品:

三彩载丝驼。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是沿着丝绸之路跋涉的人们必不可少的伙伴,所以,唐代创作了许多以骆驼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其中保留得较多的是三彩骆驼俑。

信期绣。“信期绣”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众多绣品中的一种,以几种丝线在罗、绮、绢等织品上绣成花纹,图案纹样单元小,线条细密,做工精巧,反映了我国古代丝绸刺绣技术的精良。这件藏品色泽艳丽,针法细密,是一件极为难得的刺绣珍品。

第三组,瓷器。China是中国,china是瓷器,瓷器不仅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曾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海上陶瓷之路见证了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其中两件景德镇的瓷器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精湛的瓷器烧造工艺:

景德镇窑注子温碗。注子与温碗配套使用,工艺精美:注子小口、长流,盖顶蹲一狮。碗的外形呈仰莲的式样,莲瓣边沿装饰有如意纹,底部圈足装饰一周小莲瓣。

景德镇窑螭耳瓶。这件作品系中国清乾隆官窑青花瓷器,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周身满绘青花纹饰,瓶颈肩部塑有一对螭龙,神态灵活,动感逼真。

第四组,造纸印刷。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它与印刷术一起,对文化的传播起到过巨大的促进作用。以下两件藏品再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状况:

img16

三牺钮银豆

青瓷对书俑。西晋的青瓷对书俑以我国古代校对书籍的官吏为原型,两俑相对而坐,中间有书案,案上还有笔、砚等文具,展现了我国古代对书籍文献准确的严谨态度。

雕版。雕版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印刷方式:即将文字、图像雕刻在平整的木板上,再在版面上刷上油墨,上覆纸张进行印刷。这里陈列的是清代《暖红室汇刻传奇之西园记》的雕版。

第五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通道,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下面两件藏品展现了我国唐代与其他国家的商业、文化交流:

三牺钮银豆。这件汉代文物的原产地可能是中亚的安息或地中海地区的罗马,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又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以及审美标准对它们进行了改装,在银盒下面加上铜圈足,使之成为豆,即一种食物器皿。

北燕鸭形玻璃注。北燕时期的鸭形玻璃注的造型和装饰技术均来自于古罗马玻璃制作工艺,见证了这一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状况。

第六组,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国独创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医建立在中国人对于自然与自身认识基础之上,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件藏品非常重要:

针灸铜人。这是中国古代供中医教学而制作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这尊明代针灸铜人体表刻有经络和穴位名称,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有内脏器官。

img17

针灸铜人

img18

错金博山炉

错金博山炉。博山炉是我国古代的熏香器具,内置香料、药材燃烧,用以除臭、避秽、医疗。这尊西汉错金博山炉制作工艺精良,炉内香料燃烧时,壶盖的山峦间香烟缭绕。

第七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木结构框架体系的建筑是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代就已经基本定型,并长期影响东亚文化圈,取得过许多杰出的成就。下面两件藏品展现了我国古代的木结构:

木亭模型。这件唐代的木亭模型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体系:房屋建于阑干围成的台基之上,建筑构架由柱、斗、拱等组成。

img19

镏金铜浮屠

镏金铜浮屠。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镏金铜浮屠是一座铸造而成的塔,反映了我国唐代塔的建筑结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塔上的斗拱。

第八组,城市经济与市民生活。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产生变革,城市的商品经济发达,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市民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活跃于历史的舞台。以下两件唐代藏品充分说明这点:

鎏金银茶碾子、鎏金银盐台。鎏金银茶碾子和鎏金银盐台都是唐代茶具。茶碾用于碾碎茶饼,盐台用于贮存调泡茶叶的食盐等调味品。两件茶具反映了唐朝时期的饮茶习俗。

打马球俑。打马球俑展现了我国唐代一种高档流行时尚运动——起源于西域的打马球活动。

在“智慧的长河”区域,陈列着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即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真迹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铜车马。在开幕第一个月展示的是《清明上河图》,之后是铜车马。

仇英,字实父,江苏太仓人,是明代代表性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并称为“四家”。这幅《清明上河图》采用青绿重彩工笔,描绘了明代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风情,该画长达9.87米,宽0.3米,画中人物超过2000个。天平山、运河、古城墙,当时苏州地区标志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山清水绿之明媚。仇本《清明上河图》在历代《清明上河图》摹本中属精品。据专家分析,仇英在创作该《清明上河图》时很可能参照了张择端的构图形式,但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细微处体现的则是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情致。这幅画卷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次专门配合“智慧的长河”的展示主题来此展出。

而自出土以来,秦陵铜车马就被称为“青铜之冠”,它是了解秦代金属冶铸、人文、军事等信息的重要物证。值得一提的是,铜车马出土以来从未离开过秦俑博物馆,这次是首次离开陕西,来到世博会的中国馆。秦陵铜车马解决了古代车制研究方面长期争论的一些学术问题。另外,秦陵铜车马制作工艺复杂,结构合理,比例准确,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技术,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页。

img20

秦陵铜车马

这些器物的选择暗合着“指南针计划”,国宝展示时都按“四大发明”和“中华民族科技发展历程”的主线进行。既是对中华文明在各个方面成就的凝练的展示,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指南针式的指引。在这些器物背后,就是中华智慧,这些器物体现着民族的创造力与技艺,同时也和“自强不息、师法自然、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中华智慧之间有一种呼应与暗合。

东方足迹层的第三个展示区域是“希望的大地”。它用“一片绿色”来反映面向未来的中国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以及未来城乡一体化的中国式发展战略。

首先是绿色家园展项。在这里,琳琅满目的悬吊植物、发光的行道树以及仿真湿地营造了充满生机的展厅气氛,春意盎然的绿色暗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理想。在两侧的行道树翠绿的树干上不断地流动着古代诗词,抒发着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其次是“同一屋檐下”。在这个区域,观众可以看到多媒体剧——“同一屋檐下”。通过一场长约两分钟的充满奇幻色彩的多媒体综合展示,描述了一座公寓楼里的九个家庭和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表现未来城市中充满温馨的邻里关系,以及富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的社会政策。通过虚拟和真实场景的结合与转换,达到真假难辨的效果。

展区内摆放着的植物是红豆杉。这是一种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它不仅是提炼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唯一树种,同时在净化空气方面有着神奇的功效,是未来城市绿化的理想树种之一。一个古老的树种进入城市绿化,也寓意着古老的中华智慧将给予未来城市发展以现代启示。

东方足迹层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展项是“超级水稻”。展区展示了室内种植的活体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千百年来,以水稻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养育了中国的城市。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农业科技人员所培育的“超级水稻”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较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创造了可能。采用活体的水稻是因为一个真实的绿色生命能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感知,对绿色未来的畅想,未来的城乡更加一体,更加生态有机,就像生命一样生长在大地上。同时,还因为水稻在中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不仅关乎历代的民生,还缔造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农业文明,以致我们的民族与文化都具有这份生命与土地的气息。此外,也表现了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压力不断增大的明天,我们如何来平衡土地开发和农田保护之间的关系。

东方足迹层的最后一个展项是“意象竹林”。在一根根透明塑料管中,通过变幻的LED灯光,营造出竹林的氛围。古人云:“不可居无竹”,这里借用竹林的意象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未来城市。大家可以看到,竹林中的光影不断变幻,时而模拟城市的天际线,时而模仿城市建筑群,时而呈现绿色的田野,暗喻了未来城乡之间的和谐互动。

从东方足迹层向智慧之旅层的过渡是一个通向第二展区的通道——童心畅想。这是一条长约300米的坡道,主要通过儿童画的方式展现儿童眼里的世界。在头顶上,折纸的飞鸟造型环绕整个区域,同时地面也被处理得五彩缤纷,营造出一个童真的氛围。2009年,上海世博局与全国少工委合作,共同发起“我心目中的未来城市和生活”儿童画征集活动,向全世界华人儿童征集作品。活动共征集到5000余幅作品。经评选,从中选出98幅作品进入中国国家馆进行展出。

img21

儿童画一

img22

儿童画二

中国馆的第二层是名为“寻觅之旅”的展区,也是第四个主体展项——“一次骑乘之旅”。本展区以对话与漫游的形式,通过一场轻松、动感、充满想象的骑乘,使游客体验中国城市营建与规划的特点,了解“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营建智慧与传承。

步入月台等候区,观众仿佛置身于梦幻的大自然中,折纸造型的轨道车缓缓驶来,带领观众寻觅森林深处的智慧之光。拱形的石桥晶莹剔透,现代大桥流光溢彩,这便是“遇水架桥,通达八方”桥区,也是“寻觅之旅”的第一个区域,结构的古典石桥造型与光影璀璨的现代立交影像互相映衬,展现古今城市作为空间和信息枢纽的功能。随着视角的转换,一片宏大的斗拱矩阵图案展现在眼前,而斗拱森林旁则是艺术化线条表现的钢架造型。“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正是通过艺术造型的斗拱与现代钢结构造型的鲜明对比,来表现城市建筑工艺的古今传承。规划区体现的则是“法度可循,规矩方圆”。轨道车穿越一条隧道时,两面以投影的方式展现古代模数化的城市构建以及当代可持续的城市规划。作为“寻觅之旅”主要区域的园林区体现的是“象由心生,诗意栖居”。古今城市景观的巧妙结合与相得益彰,展现了古人与今人对诗意栖居的不断追求。

img23

“寻觅之旅”一

展示从古今城市营建的四个重要元素提炼出“范、达、工、逸”四个字,诠释城市规划、交通、技艺以及栖居追求四方面的智慧。

范,意味着典型。展馆通过对世界经典古今城市地标的影像展示,对城市文明的辉煌进行片断式的回顾与赞美,观众在“浮光掠影”之间,欣赏城市之美、城市之奇与城市文明的伟大。

达,意味着交流与沟通。展示通过对各式各样的桥的微缩式的展示,既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桥文化,也是借助桥所体现出对“沟通”、“交流”、“联接”的呼唤。

img24

“寻觅之旅”二

工,意味着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城市文明的发展,而在中国文化中,最能代表中国建筑与筑城技术的物件是斗拱。斗与拱,均为中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两者合称斗拱。它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过渡的承重构件,也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结构功能与艺术形态结合的一个突出亮点,堪称中国传统建筑的“钥匙”或符号,它兼具力学与美学功能。

逸,意味着一种审美化生活。最能代表这种生活方式的是中国的园林艺术,特别是园林所体现出的人工与自然的融合。人在园林中可以通过对景观的审美从功利生活中短暂超越,也是美化了的人居环境,美化了的城市景观。因此展示摆出了一些中国园林的符号性图景与物件,作为对审美化生活的象征。

img25

“寻觅之旅”三

img26

“寻觅之旅”四

中国馆的最下一层为33米体验展示层——“低碳行动”。工业革命所导致的城市发展、繁荣制造了大规模的碳排放,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必须对这一问题给出回应。“低碳行动”展区展示目的就是要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下,给出对人类未来方向问题的中国式回答。这种回答不是即兴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有深厚的智慧基础的。面对人的无限需求和大自然有限资源的矛盾,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留下了“取之有道、用之有节”的箴言。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要确立正确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碳排放,同时选择新型的替代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能源,通过全民植树来增加碳汇,抵消碳的排放。中国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做了不少努力,在新能源开发和设备建设中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

“低碳行动”展区是中国国家馆的第五个主体展项,称为“一次低碳体验”。本展区共分为五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自然警示”、“取之有道”、“用之有节”、“返璞归真”、“感悟之泉”。展示中使用了“+、-、×、÷”这四个简单的数学符号来表现中国为创造低碳未来的努力,带领我们经历一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思考的思想历程。参观者在经过这几个展示环节后,会逐步领悟到中华智慧在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面的独到之处。

观众来到“自然警示”区域后,首先看到的是墙面大屏幕上显示的“+”号和“CO2”(二氧化碳)符号,远处的二氧化碳慢慢变成一个个白色的加号,好像被地球的引力吸引过去,围绕着地球叠加汇聚在一起,而且是不断地汇聚增多,警示我们碳排放的急剧增加。随着白色加号的不断壮大,蔚蓝色的地球似乎开始渗出隐隐的血丝,红色逐渐加深,范围扩大,迅速覆盖了整个星球。多么令人揪心的现实,引起我们的无限关注。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干旱和沙化,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正逐步向人类逼近。在墙上有一个凸出的地球投影,向我们展现了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及其造成的影响。内投影地球显示的内容为工业革命前1860年,人为干涉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是280ppm,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至今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已超380ppm,如不加以控制,至2100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将增至550ppm,与之相应,地球上的冰川将大面积缩小,海平面随之快速升高。两侧激光投影屏展现了碳排放导致的灾难;大型投影展现了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冰川垮塌、海啸等灾害问题,同时展现当前碳排放的现状:200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15.5亿吨,其中发达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8吨,中国为5.4吨。

这一区域还有一簇透明柱体,通过具体案例,形象地展现生活中“衣食住行”四方面的碳排放量。柱体分为四组,每两个作为一组,如:“生产1件衣服排放CO2约6.4千克”、“出产1公斤猪肉排放CO2约1.4千克”、“制造1吨自来水排放CO2约0.9千克”、“1辆小汽车行驶10千米排放CO2约1.8千克(假定油耗为8升/100千米)”。

img27

警示走廊

“警示走廊”通道中悬挂了大量带有二氧化碳标示的透明球,两边墙面上播放的一系列视频短片从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等方面表现了碳排放剧增的严重后果,给人以警示。

“取之有道”寓意正确的、高效的、可持续的获取能源之道。“取之有道”展区的代表符号是减号,这里的减号代表人们要通过开发新兴能源减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就是向效率要能源。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三组新兴能源,从左至右分别是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左边的“风能”展项由模型和风力发电实物组成。风车模型内部安装了电机及控制程序,观众可以触发风车转动;风力发电机轴承实物展示了两个轴承共同作用,使叶片转速恒定、发电量恒定,以提高风能利用率。

img28

风力发电机轴承

“太阳能”展项主体造型为向日葵形的太阳能板,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转动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同时还展示了光热发电模型,这个“模块定日阵”的聚焦光热技术系统是由中国掌握独立知识产权,目前对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专利技术之一。该系统能将太阳光聚焦,使光转化为热,热能推动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img29

向日葵造型的太阳能板

“微藻生物质能”展项主体以一组线性管体组成的微藻养殖、产油装置实物展示为主,同时辅以视频,介绍微藻产油的原理、过程,展现将二氧化碳资源化等获取能源之道。

img30

“微藻生物质能”

“取之有道”展区还通过由12个屏幕组成的移动屏,表现未来的获取能源之道,介绍各种类型的新型清洁能源,诠释能源无处不在的概念。并重点介绍了未来能源系统——“泛能网”(即智能能源网)的概念——以系统的方式,提高能源生产、使用等环节的效率,从效率中获取能源——这也就是最清洁的能源。

更多、更清洁能源的获取,仅仅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环节,如何使用是又一关键因素。在进入“用之有节”展区之前,根据标示,参观者选择相应的出行方式通过互动走廊(分别为自驾车、公交车以及轨道交通)。设备将统计人流量,并乘以此种方式的碳排放量(比如,公交车每行驶10千米距离,人均碳排放量约0.13千克;自驾车每行驶10千米距离,人均碳排放量约2.25千克;轨道交通每行驶10千米距离,人均碳排放量约0.02千克),累计结果将显示在墙上。

经过互动走廊后,观众就来到了“用之有节”展示区,顾名思义,这个区域的展示内容围绕节能减排展开。这个展区的代表符号是乘号,意喻“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个体的低碳善举乘以巨大的基数,就是巨大的效应。本展项以三组沙漏造型的独立展品,分别以汽车、秸秆、限塑令为切入点,通过上方的视频与下方陈列品进行结合,直观地表现这一概念。

第一组以“清洁能源汽车”为例的视频中,表现了小汽车的排放状况:比如,油耗大于12升/100千米的轿车行驶10千米排放二氧化碳约为4千克;2010年中国小型车销售量将超1000万,因此,这些车行驶20000千米排放二氧化碳约为80亿吨。下方陈列品为两组电动力车,如果我国的汽车全部更换为电动力车,使用过程的碳排放量将为0。

第二组以“限塑令”为例。假如每人每年使用100个塑料袋,将排放0.01千克二氧化碳。但这决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中国有13.35亿人,一年排放13万吨二氧化碳。下方陈列品是环保购物袋扎成的艺术品。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选用环保购物袋,将能避免使用塑料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第三组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例。燃烧1吨普通秸秆排放约1.8吨的二氧化碳,以全国2010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计,假如全部燃烧将排放大约12.6亿吨二氧化碳,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下方陈列品是秸秆物品,意为如果对秸秆材料充分利用会大大降低碳的排放量。

“节能建筑”展项通过视频,从建筑材料、外观设计、能源获取、雨水收集等角度,介绍如何建造一个节能建筑并有效使用。

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造成了碳排放的加剧。“节地模式”展项以视频的形式介绍了新型的城市规划模式——“节地(JD)模式”(交通顺畅的低碳城市)。此城市规划模式通过人车分流等措施解决了城市化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在“节能建筑”和“节地模式”之间还有12个互动小视频,随着时针的变化,体验从衣食住行的小事情做起的“低碳一天”。比如每晚7点选择购买当地出产的当令食品,既新鲜又减少食品长途运输导致的碳排放。又如每晚8点时,空调温度设置在摄氏26度以上,每调高一度每年可以节电22度。每晚9点看电视时调低电视亮度,每台电视机一年可以节约电约5.5度,等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老的中华智慧正在闪耀着它睿智的光芒,节能减排的效应也将像本展区的符号乘号一样呈几何倍数放大。

接下来,观众可以根据标示,选择相应的照明方式通过这二个互动走廊(分别为白炽灯、普通节能灯以及LED灯)。设备将统计人流量,并乘以此种方式的碳排放量,累计结果将显示在墙上。其中显示普通白炽灯(40W规格)每使用8小时碳排放量约0.30千克;普通节能灯(相当于40W白炽灯亮度)每使用8小时碳排放量约0.05千克;LED灯(相当于40W白炽灯亮度)每使用8小时碳排放量约0.04千克;

观众走过第二个互动走廊就来到了低碳行动之“返璞归真”展区。“返璞归真”区以“森林碳汇”为核心内容,本区域的代表符号是除号,表示宏大的碳汇目标除以巨大的人口基数,每人只需出一小份力就可为碳汇作出巨大贡献。在展示区域的中央有7根剔透的玻璃立管,在立管中以内成像的方式(高速旋转的LED灯带)展现碳汇林中的树木。用手轻轻触碰一下筒壁,圆柱中的树就会生长,触碰越多,树木生长越快,绿叶纷纷从顶部飘下,幻化成一串串数字。在飘落的树叶间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对降低碳排放的承诺,绿叶又渐渐变成加号升至玻璃柱顶部,凝结成一滴水珠,慢慢随天花板的旋涡状水流流向远处。

展示区域的两侧还有两组立体电视,分别介绍“退耕还林”的成效,以及“湿地”固碳方面的价值。与节能一样,增加碳汇也是一种有效的减少碳排放的方式,通过退耕还林、保护植被、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

该区域的背景墙是用啤酒瓶垒砌成的,在每一个瓶中放置了LED灯,组成了一个大型LED点阵,结合动画,展现我国“植树造林、森林碳汇”的成果和目标。

中国国家馆的最后一个展项是“感悟之泉”。中国馆有一个贯穿全馆的展示元素,那就是“水”。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我们用“水”的元素来象征绵延不绝、无处不在的中华智慧。在“智慧的长河”展区,有一条投影营造出的水系;在“寻觅之旅”展区的桥区,有一条蜿蜒的河水;在本展区的顶部,灯光营造出水流动、汇聚的效果,贯穿全馆的水系至此汇聚,形成水帘流下,水幕上出现的文字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华智慧的精髓。“取之有道、用之有节、师法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些熟悉的汉字正是深深印刻在我们肌肤血液中的、源远流长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智慧!顶部感悟之泉的水组成片片涟漪,形成源头,汇入明天。在水帘下部的池子里,朵朵荷花正在绽放,象征中国城市的和谐、美好的未来。

img31

感悟之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