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民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公民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民建筑倡导人们将目光投向诸如居住、公共空间环境、社区等各种民生问题,在当代的现实状况下探索具有文化表现力的、倾注人文关怀的、高质量的建筑作品。它是对现代建筑屈从于感官刺激、服务于少数高端人群的欲望而进行的“尖叫建筑”的一种反叛。而社区主体意识的建立,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为挽救这个族群,谢英俊在各个团体的捐助下,对邵族安置社区进行了族群的保存和文化的复育。
公民建筑的探索与实践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公民建筑倡导人们将目光投向诸如居住、公共空间环境、社区等各种民生问题,在当代的现实状况下探索具有文化表现力的、倾注人文关怀的、高质量的建筑作品。它是对现代建筑屈从于感官刺激、服务于少数高端人群的欲望而进行的“尖叫建筑”的一种反叛。建筑评论家朱涛认为:“当今中国的建筑以及建筑文化正处于一个无视广大公众生活现实,仅仅专注富家阶层兴趣的‘势利眼’状态。”[14]公民建筑就是要呼吁相关学者转向关心社会大众、关注民生的方向发展,从功能需求的角度为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和需求而设计。

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密度的急速上涨,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已成为一个超级城市,土地和住宅的商品化使住宅的开发建设转向开发商,房产的开发也是以为有产阶级服务为宗旨,原本都供不应求的低价廉租房更是难寻踪迹了。高价的租金让不得不居住在城市的外来人口几乎难以为继。20世纪80年代陈旧的多层住宅和城中村为他们提供了栖息之所,但是这些住宅存在社会治安问题、居住卫生问题、环境问题等。万科土楼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它的落成在满足低收入人群居住方面就是一个很成功的项目。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提出了土楼形态是较好的小单元的居住原型,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将这个想法逐渐落实在设计上,将土楼作为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宅的做法,不仅是外形体量上的承袭,更重要的是详细地分析了土楼的内部空间的布局,对其进行改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传统的客家土楼是以集合住宅的方式将居住、储藏、商店、集市祭祀娱乐等功能集中布置在其内部,圆形的格局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空间内的共享设施则给居住者营造了共同的场所,在这里居住的人一起活动,会产生精神上的升华和共鸣。设计者秉承了这一增进邻里感的布局方式,并在内部增加了新的内容:每家都有独立的厨房和浴室,每层都有公共活动空间,还有食堂、商店、旅店、图书室和篮球场等公共设施。

新土楼在城市多个消极闲置土地内的植入,如与城市边角、绿地的拼贴,与立交桥、高速路的呼应,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节约了土地,且将该建筑与中高档小区毗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土楼的设计通过转译传统土楼的形式语言,对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方式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和理解,为低收入群体在城市内高密度的聚居形式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见图5-109)。

图5-109 土楼的内聚型空间

资料来源:都市实践,万科土楼,内部资料.

谢英俊是谢英俊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他的乡村建筑工作室多年来一直在为弱势族群、普通大众的居住生活而努力,他善于将社会、文化、经济条件融入研发和建设中,致力于就地取材、低造价成本、适用技术、建立开放式构造体系的做法,并坚持发动当地群众参与、协力造屋的原则,共同营造农民的家园。在谢英俊的带领下,该建筑事务所先后完成了由台风造成的天湖部落迁建工程、台湾“9·21”地震灾后原住民部落300余户住房的重建(见图5-110~图5-113)。此后,他携此重建的经验,进行了河北定州乡建学院地球屋系列,河南兰考农村生态农房建造,四川“5·12”地震中汶川、茂县、青川等地500余户农房的重建,台湾“8·8”水灾原住民部落1 000余户的重建以及西藏牧民定居房建设等多项工作。

图5-110 玛雅农场重建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rastudio.

图5-111 松鹤部落重建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rastudio.

图5-112 协和避难屋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rastudio.

图5-113 太麻里介达中继屋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rastudio.

在环境方面,他提倡建筑的生活化和普识化;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他尊重每个人的工作权和生存权,他强调居民使用者的重要地位,动员当地居民参与房屋的建设,通过协力互助、集体劳动来实现他们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凝聚部落社区意识。而社区主体意识的建立,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早已注入血液中的世代生活与生产的经验,将习俗和文化在新建的环境中继续传承下去;在经济方面,建立了自主的、非依赖性的营建体系,利用富余劳动力和当地富有的材料进行房屋建设,降低对主流营建市场和货币的依赖,生产设备简化,减少了资本投入。在技术操作方面,谢英俊认为,在“互为主体”的原则下,专业的建筑师只做有限的事而不是从头到尾包揽一切。他把自己的职责锁定在探索、建构房屋的各种原型中,包括结构与材料力学的分析、各种构件实验等,最终采用环保、造价低的轻钢材料,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可持续的平台:空间与构架、构造方法具备开放性与弹性,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泥土、稻草等原材料,同时可以运用传统的材料和施工工艺,随着需求的改变可灵活地变动。

谢英俊指出,中国在庞大的土地上拥有占总人数63.76%的8亿农民,而建筑师却很少涉足这么庞大的普通农民人群乃至乡村的居住环境领域的设计。被视为人道主义建筑师”的谢英俊十多年来一直把精力投入乡村的普通民宅的社会建筑实践中,他提出以后要继续坚持给寻常的老百姓做建筑,给农村居民做建筑。诚然,设计师确实不该再继续服务于上层社会欲望的奢求,设计不再是富人炫耀身份和财富的替代品,也不是那种外表炫酷、具有强烈视觉刺激的新奇建筑。外表的华丽未必能让生活在内的人住得舒服,也未必能让人体会到亲切的邻里关系。为大众服务的设计应该是朴实无华、充满关怀的,设计应该把那些被扭曲的、遗忘的却属于公民权益的东西找回来,设计应该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体验。

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造成大多数邵族人的家屋损毁。为挽救这个族群,谢英俊在各个团体的捐助下,对邵族安置社区进行了族群的保存和文化的复育。邵族作为台湾现存人数最少的民族,保存了自己族群独有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以及完好的祖灵信仰和丰富的岁时祭仪。安置社区的规划以仪式空间为主轴,并按照原有的地势环境而建,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当地的族人共同参与社区的营建,既解决了生计问题,也通过集体的劳作来重新凝聚部落意识。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盖出了自己想要的房子,对房屋的感情自然更加深厚。

四川“5·12”地震发生后,谢英俊的乡村工作室对汶川、茂县、青川等地500余户的农房进行了重建。茂县的杨柳村是为数不多的将传统的文化和语言保留下来的羌族村落。谢英俊的乡村工作室秉承协力造屋的理念,将当地的村民动员起来,共同参与建造自己的住宅。这56户民宅的重建是以轻钢作为骨架,结合当地的建屋习俗,一层的墙体使用当地的石头砌筑而成,二层用钢网混凝土建筑而成,三层使用木板的组合方式建筑而成。建筑以开放性的架构为基础,建筑师把握了大体的风格和结构的安全,预留出了很大的自由度,供住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需求灵活地进行调整和增设,最终呈现出整体风格下的多变风貌(见图5-114)。

图5-114 汶川草坡码头村实景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走向公民建筑[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无止桥团队是由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发起的,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内地贫困农村地区修建桥梁和建筑的志愿者团队,该团队坚持以“人力为主,以策安全;就地取材,永续利用;引进科技,减低砍伐;发掘民间智慧,融汇先进技术”[15]为设计原则,为改善偏远贫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修建行人便桥,仅在2009—2010年就完成了甘肃省少地村和太白村的无止桥,四川省的石寺村、河口村、马鞍桥村的无止桥,云南省的放马坝村、宝山村、沙力坪村的无止桥以及贵州省新场村的无止桥等多座桥梁的建设项目。无止桥团队的成立最早是源于吴恩融教授看到位于西北贫困村落毛寺村的孩子上学过河十分困难,两岸间只有一条简陋的木桥连接,孩子们每天都要涉水过河上学,时刻面临溺水的危险,为了解决孩子和村民安全过河而发起的建桥计划(见图5-115)。

图5-115 形态多样的无止桥

资料来源:www.baidu.com.

甘肃省天水市大滩村是无止桥慈善基金确定的首批项目之一。在桥体的造型选择上,选用了新月造型,它削弱了桥的形体在整体环境中的突兀感,以一种更为亲和、最少介入的姿态达到意境交融、浑然天成的视觉效果。此外,新月是回族宗教信仰的标志,也是伊斯兰宗教的标志,桥整体造型西侧的末端基本转为正西方向,那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方位,过桥的人即将踏上西侧河岸时,视线的前方面对的正是村中清真寺高耸的屋顶。当地虔诚的穆斯林年复一年、一日五次向正西的麦加方向膜拜,成了当地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设计者捕捉到了当地这种宗教文化的特点,因此人们在桥上行走的过程也成了当地人体验朝圣的一个环节。在桥体材料的选择上,选用了当地储量丰富、物美价廉的毛石填装预制网箱作为桥墩;桥面由预制镀锌钢架和竹夹板组成,操作上只需用钢丝将竹夹板中的钢筋和钢架上的预留孔位拴紧即可,施工简单方便,利于后期修缮;桥两侧的扶手选用了当地生产的麻绳,虽然麻绳使用期限不长,但可随时更换,廉价易行。在施工方面,不仅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项目组的师生志愿者,更有当地男女老少齐心协力的参与和配合。通过各界共同的努力,整个项目仅用了4天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建造(见图5-116)。

图5-116 百姓协力建桥

资料来源:杨路,陈翔. 心桥无止——甘肃省天水市大滩村无止桥建设与实践[J]. 时代建筑,2009.

该团队的设计师没有沉迷于城市中新奇的建筑景观的设计,而是在亲身体验农村实际的生活困难后,将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倾注于解决贫困地区村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上面,设计中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震撼的造型,有的只是低调的适合当地并满足基本需求的朴实构造,这样一座座关注民生的桥梁不只通向河的另一边,更通向人们的内心深处。

2008年,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傅莜为浙江省长兴县龙山文化新区设计的S景观步行桥,充分注意到市民日常活动的需求,创造了一处具有供市民自由活动、散步、休闲、观景等多功能的空间。在桥形态的处理上满足了轴线上的对称性和礼仪性活动的需要,桥的侧面和内部则由一系列丰富多变的空间组成,人们可以在此欣赏周边的景观并在此进行各种活动,这座步行桥不仅具有通行的功能,开放亲切的空间更多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交流的场所。此外,弯曲的钢结构带来了空间竖向上的变化,桥自身也成为一处城市景观(见图5-117)。

图5-117 丰富多样的景观桥空间

资料来源:傅莜. S景观步行桥[J]. 世界建筑导报,2011.

台湾津梅栈道是由建筑师黄声远带领下的田中央工作室设计完成的,建筑师运用原有的机动车行桥梁,以巧妙简单的构造,营造出可供步行的、安全亲切的廊道和交往空间。建筑师以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从日常生活场景的点滴着手,反映出一种平实的社会关怀意识。

宜兰河经过整治后绿草盎然、原生树木围绕、景色十分自然优美,这为缺乏公共空间的老城区的居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但是河两岸的绿地中间却没有专门为骑车和步行的人们提供安全的渡河方式,人们只有在狭小的桥面上同汽车争道。由中央工作室选择了在旧有的大桥体上增添部分功能细节,通过附属、改造等方法,保留旧的城市纹理和故事记忆的卡空间,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融合新与旧的衔接交织,来完成一种非传统交通的路径。河边孩童们荡着秋千、老人观看着流动的汽车、桥上写生的学生、照看小孩散步的家长……改造后的津梅栈道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多了几分百姓寻常生活景象的呈现,诚然,场所就是由这些平凡无奇且随机多样变化的日常活动所营造的(见图5-118)。

图5-118 津梅栈道满足步行者的需求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走向公民建筑[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设计的最终目的不是追求最高的经济效益,而是创造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虽然设计师在整个环节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但对于大众真实的生活需求的满足和回归,不是仅仅靠设计师群体或个人的努力就能改变的,而应靠社会各界的综合力量去构筑:如需要使用者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强化,需要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引导,也需要企业、媒体、文化机构等多方社会力量的介入与参与。

上述实例的实践对走出一条公民建筑的道路是一种良好的开端和尝试,我们相信,形象工程的时代应该结束,漠视公众需求和空间利益的时代应该结束,中国将会迎来一个真正的公民建筑的时代。正如李砚祖所说的:“至善的目标应是高悬在设计之路前方的一盏明灯,它既是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又是一个方向、一个终极之目标。”[16]“至善”指向的是设计的目的,即为人的生存和生活服务,并使人的生活通向幸福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