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冲突处理原则

冲突处理原则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冲突是为了处理冲突,分析为处理提供了依据,但不能替代处理。处理冲突,须以效果为依据,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得法者处理冲突不失“章法”,这就是要依据原则行事。根据西方的现代冲突理论,处理冲突时承认冲突具有二重性,避免冲突向破坏性方向发展,引导冲突性建设性方向转化。因此冲突应以适度为宜,通过调整使之维持在不高不低的适当程度。(二)中国的原则中国人处理冲突的原则是贵和、持中。
冲突处理原则_美容消费心理学

分析冲突是为了处理冲突,分析为处理提供了依据,但不能替代处理。处理冲突,须以效果为依据,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分析得当并且处理得法,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否则,将会事半功倍,甚至是事与愿违。得法者处理冲突不失“章法”,这就是要依据原则行事。

(一)西方的原则

西方处理冲突的原则是:倡导建设性冲突,并控制在适度的水平。根据西方的现代冲突理论,处理冲突时承认冲突具有二重性,避免冲突向破坏性方向发展,引导冲突性建设性方向转化。西方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具有程度性,冲突的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组织绩效。因此冲突应以适度为宜,通过调整使之维持在不高不低的适当程度。

(二)中国的原则

中国人处理冲突的原则是贵和、持中。这是中国崇尚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结果。

1.贵和,就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儒家主张和为本,和为贵。儒家的和有多方面的含义:

(1)“和而不同”。“和”是差异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论语·子路》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和谐。“同”指附和。“和”的精髓在于对不同质的事物的兼容性。

(2)“中则和”。《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就是讲究适度,采取协调兼顾,一视同仁的态度。

(3)“和为贵”,《论语·学而》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解决矛盾的上策。

(4)“和生实物”,“和气生才”,“家和万事兴”。

2.持中,就是坚持中道,不走极端,“过犹不及”。孔子用“持中”来规定和谐界限,并作为达到与保持和谐的手段。在他看来,无过无不及,凡事去其两端而取中,便是“和”的保证,“和”的实现。《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大道与天道之间的和谐和原则。

贵和持中思想使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摒弃隔阂、求同存异。有着积极意义。但是,这也有可能造成对个人创造性的束缚,抑制了竞争性观点的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